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原  胡绍铮图 《社区》2013,(6):38-38
今年93岁的杨大挺是一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敬老院居住了11年的老人。和我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习惯上的认识不同,杨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加敬老院的各种兴趣小组,还常常为院里献计献策。在敬老院的各种活动中,杨爷爷总能用最贴切的话语道出老人们的心声,大家都称他为敬老院的“形象代言人’。无论在台上还是私底下,杨爷爷总说,他是不住在南码头的南码头人,他一生最幸福的时光是在晚年。  相似文献   

2.
黄原  胡绍铮 《社区》2013,(4):38
今年93岁的杨大挺是一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敬老院居住了11年的老人。和我们对敬老院的老人习惯上的认识不同,杨爷爷总是乐呵呵地和其他老人们一起参加敬老院的各种兴趣小组,还常常为院里献计献策。在敬老院的各种活动中,杨爷爷总能用最贴切的话语道出老人们的心声,大家都称他  相似文献   

3.
宋俊  龙衍庆  金菊桂 《老友》2011,(1):27-27
在湘赣边界的江西省永新县高溪乡,传颂着一位敬老爱老、把老人当做自己父母的人,他就是有着37年党龄的高溪乡敬老院院长段先福。  相似文献   

4.
2009年,蔡元俭与老伴住进了一家敬老院.不久,他便发现不少老人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看报、看电视有些困难,但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大事、充实精神世界.于是萌发了想用自己擅长的党课教育的形式改为向老人们讲报.蔡元俭原先是位党校教师,离休十多年来,坚持在上海老干部大学和上海虹口、普陀等区义务上党课1000多场,听众达7万多人,荣获“上海市经委系统优秀党员”、“上海市老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陈福春 《老友》2010,(10):26-26
当你走进横峰县葛源镇敬老院,你就会在这个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庭院里,见着一位时而修剪着树枝花草,时而搀扶着老人散步,时而同老人拉家常的中年男子,他就是院长周国彪。  相似文献   

6.
河津市柴家乡樊家峪村的樊富录,当过11年兵,在部队入党,回家乡后当了17年村党支部书记。1985年乡政府办起敬老院,他被乡党委挑选为第一任院长。虽然每月工资只有65元,但他二话没说,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说:“我是苦出身,如今过上了好日子,全靠共产党,共产党员不能讨价还价,党叫干啥就干啥。收养‘五保’老人是个辛苦事,我一定把敬老院办好,让孤寡老人享一享社会主义的福。”办院期间,樊富录先后收养了22位“五保”老人,这些老人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67岁,而且有哑巴,有盲人,有的半身不遂,有的双脚残疾,有的腰腿疼,有的血压高,有的有心脏病,有的…  相似文献   

7.
王景龙  孙艳  胜秋 《老友》2010,(10):40-40
当子女因工作及生活等原因无法照料家中年迈的老人时,把老人送进敬老院,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可据调查,约7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30%左右的老人表示愿意到社会养老机构(如托老所、敬老院等)养老。为啥有些老人不愿意进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距永济市虞乡镇南1公里处,有座景色宜人、花木葱茏的院落。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下,门楼匾额上“虞乡镇敬老院”几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在这里,主人虽然是11位孤寡残疾老人,但是却没有常人所想像的寂寞和孤独,而是充满幸福与快乐,每一天都洋溢着春天般的温馨。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虞乡人的好品德。80年代中期,因为经济贫乏及院养人数太少的原因,敬老院一直借住私人住宅,后来又借用本镇一处村委会的场地。因而,建一处真正属于老人们的天地,成为各届镇党委政府领导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9.
喜得合不拢嘴的王福喜老汉,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打了一辈子“光棍”,竟在57岁时做了新郎。新娘就是与他同在平顺县中五井乡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郭小女。 1995年12月17日,乡亲们一路谈笑地向敬老院涌来,急切地想亲眼目睹由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为一对孤寡老人举行的特殊婚礼。王福喜老汉和郭小女大娘早早就穿上了民政部门给置办的新衣,他们瞅瞅“鸳鸯戏水”的窗花和胸前  相似文献   

10.
黄永东  剑邑 《老友》2008,(7):28-29
一名共产党员,不计工资之低,把自己的黄金年华献给孤寡老人;一名普通干部,曾守在数十名老人面前送他们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却因工作未能在母亲临终时守在她身边聆听最后的嘱托……他就是连续12年被高安市民政局评为模范院长、先后获得全  相似文献   

11.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时,北京市和平里敬老院30多名老人穿着街道工委送来的唐装;品着便宜坊烤鸭店送来的烤鸭;乘坐1 5辆志愿者私家车逛京城。一天的活动,使老人们从心里感受了融融暖意。敬老院里的新鲜事@吴强  相似文献   

12.
黄荣风 《老友》2009,(4):31-31
他是一位入党已55年的老党员,一位有口皆碑的老模范,也是一位感动大众的乡敬老院勤务员。他就是江西省宜丰县新庄镇湖城村的黄荣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黄荣糯在集体生产劳动中处处带头、事事抢先、无私奉献,乡亲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0月阳泉市郊区三郊乡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支持下,集资13万元,建起了乡敬老院,该院占地2668平米。27间房设床位30张,最多可容纳60位老人居住,迄今累计共收养了56名老人,为这些平均年龄为71岁的老  相似文献   

14.
南城县建昌镇敬老院先后获"全省五好敬老院"、"全省三院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卫生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全市样板式敬老院"、"全市文明单位"等多种光荣称号。而这些无不凝聚着一位老人的心血,他就是担任该院近30年院长的刘锋。刘锋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小伙子调到敬老院工作一直干到现在,已成了白发老头,几十年如  相似文献   

15.
102岁高龄的老寿星周兆阶住在湖南桃江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他虽然年逾百岁,但面色红润,头脑清晰,耳不聋、眼不花、腰不弯、背不驼,腿脚灵便。老人一生热爱劳动,直到现在仍自己洗衣,料理部分家务。谈到老人的长寿秘诀,他的儿子笑着说,父亲主要是心胸豁达,性格开朗,遇事都往好处想,乐观向上,笑口常开,有一颗年轻的心。此外,老人的健康长寿还有以下几个原因:早睡早起老人一直坚持早睡  相似文献   

16.
赖世春  张鹏 《老友》2014,(8):31-31
正在江西省安远县车头镇车头村,有一位80后的年轻人,数年如一日,用一颗热忱的心为120多位农村空巢老人送去温暖、关怀和欢乐,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作"亲人"。他还组建了"乐帮志愿服务站",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空巢老人的队伍中来。他叫刘鹏,是车头镇车头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调解纠纷受触动2008年9月,大学刚毕业的刘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被安排在安远县车头镇车头村担任村党支书助理。2009年冬天,在调解一起老人的赡养纠纷时,刘鹏受到触动,决心要为农村空巢老人做点什么。那天的情形,刘鹏还记得很清楚:"老人的床铺就  相似文献   

17.
张桂琴1964年出生,她在2005年当上了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敬老院院长。十几年里,敬老院的老人成了她的家人,有的老人还亲切地喊她"姑娘"。2014年,张桂琴被民政部表彰为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评为"镇江市优秀敬老人物";2016年,她又被京口区文明委评为"最美京口人";2017年获评"镇江好人"……2021年3月光荣上榜"江苏好人"。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谏壁街道东街社区的谏壁街道敬老院。现场有工作人员在包馄饨,几名老人有的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有的悠闲地散着步。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03,(7)
一种家庭型的小型敬老院在日本持续走红,据悉在最近2年半内奇迹般地激增了8倍之多,目前在全国已达到了2300余家,而且以每月扩充100家的趋势在继续增加其数量。据日本广播公司报道,这种小型敬老院的规模确实很小,每所一般只能收容5—8名老人安度晚年。然而它带来了一个创办者始料未及的好处:竟然还能使痴呆症患者的病情在不同程度上得以缓解,因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上海市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各居民区,一直在静悄悄地开展着"四门行动",它如同早春的和风细雨,滋润着居民区每一位居民的心。"敲门行动"让独居老人不再无助"咚咚咚!"文苑一居民区内一位独居老人的房门被敲响,老人打开房门,笑容漾上了脸颊。原来,这是和他结对的一位党员志愿者又来探望他了。老人的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这位党员志愿者定  相似文献   

20.
人生的十字路口1990年10月,担任蓝坊乡蓝坊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的刘金山接到通知,要他担任乡敬老院院长。始建于1958年的乡敬老院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三幢破房子被列为一类危房,院里收养的9位孤寡老人中有2位大腿残疾,4位卧病在床,老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