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列宁一贯强调十月革命的特点。一九一八年一月布列斯特和约辩论期间,一九一九年三月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上,列宁多次分析过俄国革命的特点及其胜利的特殊条件。一九二三年春天,列宁又针对苏汉诺夫论革命的札记,在其最后遗嘱性的几篇著作中,进一步指明了俄同革命的特点。他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的历史状況,俄国革命不免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显得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的革命,而且转向东方国家时这些特殊性又会带有某些局部的新东西。”遗憾的是,列宁的教诲并没有引起后来政治家、历史家  相似文献   

2.
“过渡时期究竟是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还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为什么列宁在有些文章中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又在另一些文章中讲‘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为了弄清这问题,我们从列宁的三十多篇著作中,把凡是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或“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表述的地方,作了初步的研究,从中领会到,列宁一贯是把过渡时期看作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一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时期。早在1916年7月列宁就明确的指出:“马克思在批判哥达纲领时写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与这个时期相适应的是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全面地总结了哲学斗争的历史经验,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论断,并对这一论断的基本内容作了规定,从而为人们科学地理解纷繁复杂的哲学学说及哲学发展过程提出了一条基本线索。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斗争中,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总结了哲学斗争的新鲜经验,用哲学上的“两条认识路线”概括了思维和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笔记》这部伟大著作中,列宁存评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时,写下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对于列宁这段话,许多文章加以引用和解释,有的比较符合列宁的原意,有的则带有主观随意性。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关于实践的普遍性。这是指实践的共同性、规律性而言的。实践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并非杂乱无章,没有规律可循的。人们改造世界的每一种具体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5.
(一) 人们使用“长官意志”这个概念,是从列宁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引来的。在这篇著作里,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说,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在这里,列宁讲了“长官意志”和社会发展规  相似文献   

6.
<正> 在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中,对宗教的批判是比较深刻的一部分。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无神论的著作占有一个突出的地位,从数量看也是相当大的。而且他从早期就已经写下了批判宗教的著作,最早的著作《论死和不死的思想》发表于一八三○年。尽管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信徒,但已经开始对宗教进行批判。到四十年代以后他写下了一系列批  相似文献   

7.
列宁是当代卓越的革命家和政治家,这是人们普遍承认的。但列宁是不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这在国际范围舆论中,却有着明显的分歧和争议。一般地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内部,除了第二国际时期的一般思想家以外,长期以来,对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充分肯定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和专著中,大都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以“哲学家列宁”、“列宁和哲学”为书名的著作曾多次出现,至于论述列宁哲学思想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专著就更多了。匈牙利的著名思想家卢卡奇,在列宁逝世后立即出版的《列宁》一书中,把列宁看作“一贯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家”法国和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列宁的哲学遗产表现过极大的兴趣,出版过一系列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著作。法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让·柯尼奥在论述列宁哲学思想时曾经指出:“二十世纪哲学思想发展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从列宁的《哲学笔记》到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后退”了。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其主要根据是,斯大林在自己的著作中,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不仅没有引述列宁说过的“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而且还认为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开展”,实际上等于否定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评论者由此得出结论,并以此作为  相似文献   

9.
乌拉吉米尔·伊里奇·列宁在一九二三年所写的著名论文“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在列宁主义——苏联共产党和各国共产党与工人党的丰富的胜利武库中,占有光辉的位置。这是伟大列宁的最后的论文,是党与苏维埃国家的奠基者和领袖的政治遗嘱,它们对於苏联社会主义的胜利,起了巨大的作用。列宁在著述这些论文时,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已在其发展中走过五年的道路。这几年当中,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苏联人民,胜利地结束了反对  相似文献   

10.
<正> 学习辩证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研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与范畴,另一条是研究辩证法的实际运用,特别是研究革命导师如何在革命实践中运用辩证法。这后一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列宁在《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这篇论文里强调了后一方面。他并且号召人们要特别注意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历史著作中学习辩证法。列宁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许多著作(也许可以说是全部)里都渗透了活生生的辩证法。今天,我们在研究列宁著作时也应当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般将列宁的哲学思想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①1894~1905年,列宁哲学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怎么办?》;②1905~1914年,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列宁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认识论问题上,发表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③1914~1924年,列宁哲学思想的成熟时期,主要著作即《哲学笔记》。1905年前后,俄国国内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如何对待革命问题·上,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与此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六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从列宁主义的发展源头来歪曲列宁的思想,为此,他们不但“研究”列宁在19世纪90年代及其以前的活动、著作,而且还对当时俄国的一般历史.社会思想史、工人运动史进行歪曲,资产阶级学者标榜自己所进行的这些“研究”的“客观性”,以便使人们相信他们.如L·费舍尔在他的专著《论列宁》的英文版前言中写道,他的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客观地、精细地研究了列宁的生平和他的历史地位”.实际上,他们所标榜的“客观性”,就是对各种机会主义、孟什维克、列宁思想的反  相似文献   

13.
列宁"遗嘱"以及"遗嘱"本身的真伪问题近年来仍不时引起学者的关注。把列宁未竟的遗愿和1991年前夕的苏联的状况作一番对比后会发现,苏联后来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偏离甚至背弃了列宁遗嘱。这一比较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苏联解体这一历史性事件,以及列宁"遗嘱"在某些方面所显现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周嘉昕 《河北学刊》2007,27(3):6-11
在“哲学笔记”的既有研究中,存在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倾向,即把“哲学笔记”看做列宁为改造辩证法而创作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是,列宁在世期间,“哲学笔记”并未公开出版。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中的各篇文献才逐渐得到发表,并于1933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笔记”单行本。在苏联党内两次重大的理论争论之后,“哲学笔记”获得了以阿多拉茨基的判断为基础的理论形态,尽管存在被过分拔高的嫌疑,但仍未被看做一部著作。之后,由于斯大林刻意抬高《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理论地位,并将“哲学笔记”指认为“列宁的思想实验室”,对“哲学笔记”的研究遂陷入低谷。直到1963年新版“哲学笔记”的出版和以凯德洛夫为代表的相关研究出现,作为“未完成著作”理论形象才最终在文本和逻辑上得以确立。将“哲学笔记”视为独立的哲学著作,并构造一个列宁改造辩证法的“计划构想”,背离了列宁思想发展的原初语境,并在逻辑上呈现出内在的悖结。只有抛弃传统研究的同质性思路,在俄国和列宁思想的真实历史语境中把握“哲学笔记”内容和意义,才能科学理解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逻辑学》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思想,同时也论述了认识论的原理。列宁指出:“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列宁:《哲学笔记》第233页)列宁还多次谈到黑格尔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一章。”(列宁《哲学笔记》第165页)对我们理论工作者来说,对黑格尔的逻辑学,不要一说是唯心主义著作就不加理会,而是要象列宁那样用心研究,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黑格尔《逻辑学》一书内容比较丰富,本文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一段饱含着青春的活力、展示着新的黎明的篇章,这就是恩格斯青年时代的哲学思想,它急待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整理、研究,使之重新闪烁出璀璨的光芒。列宁说得好:“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须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在这里特别强调要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当然应该包括恩格斯青年时代的作品。恩格斯整个一生哲学思想的发展,从青年到老年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恩格斯晚年的哲学思想就是他青年时的哲学思想和志  相似文献   

17.
"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列宁的建党理论和组织思想中,集中制和民主集中制占有特殊的地位。不过,列宁对它们的贡献却不尽相同。对于集中制,列宁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缜密的体系,严谨的逻辑,专门的著作,而且还提出了明晰的理论概念。而对于民主集中制,虽然列宁也作出过重要的理论贡献,但相对于集中制而言,则既无理论专篇,又无理论专著,更没有首创能够概括这个组织思想的专门的科学概念。由于种种原因,苏联的相关史学和理论著作把“民主集中制”的首次问世断定在1905年召开的塔墨尔福斯代表会议,但是从未断言是列宁首创;而中国的同类著作和大量的教科书则直接把民主集中制的首创权归为列宁所有。这不仅在学风上过于武断,在事实上也断难成立。  相似文献   

18.
前一个时期,批判、攻击列宁主义在一些人的文章和讲话中成了一种“时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打着“回到青年马克思”或“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人为地制造马克思和列宁的对立,用曲解列宁著作的手法,攻击列宁是背离了马克思的思想。在哲学和认识论上则集中攻击列宁的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指责他是背离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倒退到了旧的机械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其实这些论调并不新鲜,稍作对比就可以发现,不过是从西方“列宁学”和被一些人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抄来的陈辞滥调罢了。对造谣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哲学笔记"不是一本现成在手的著作,只是一部由后人收集、整理和编辑出版的列宁在二十余年(1895~1916年)中陆续写下的各种不同性质的读书笔记、心得和阅读批注之汇集.对这部书稿的整理、编辑、出版和中文翻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本文从文献学的视角认真梳理了这一重要文献的历史生成和基本文本情况.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对此,列宁曾作过这样的说明:“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需要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朋友恩格斯的著作。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当前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研究中,西方一些学者特别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者违背列宁的科学论断,竭力歪曲和贬低恩格斯的作用,给他扣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例如说恩格斯的哲学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