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一、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诗歌价值。那么,李白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李白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在5岁到25岁时,他饱读诗书并在蜀中游历。李白在五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江油县,十五岁的他已经创作出许多诗篇。  相似文献   

2.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3.
研读《李太白全集》,除了惊异于诗人出人意表的奇思和超轶常伦的秉赋外,还会对他广泛继承前代文化遗产,充分肯定前人所取得的成就,学习前贤成功的艺术经验产生深刻印象。李白对前贤的态度,实质上是他的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和文学思想的组成环节之一,这是深入研究李白创作个性、思想、文学作品必然要涉及到的内容。李白对待前贤往往具有既肯定而又否定;既揄扬而又贬抑,即所谓二重性的特性,是迥异于他人的。  相似文献   

4.
裴迪考论     
裴迪是和王维同时而稍后的田园诗人,他的一生中大概有20年是跟随着王维度过的.裴迪在唐代并不是显赫的诗人.但是他与当时除了李白以外的其他大诗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考证他的事迹和与这些诗人的关系,也可以使这些诗人得到更多的还原以被人们了解.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对古代圣贤最为仰慕的一位诗人。他一生多次漫游齐鲁 ,并居家兖州达20年之久 ,其思想、生活与诗歌创作 ,深受齐鲁文化的熏染与影响。探讨、研究李白在齐鲁的生活足迹与诗文创作对深入广泛地研究齐鲁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等 ,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在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盛唐诗坛,一位天才的诗人带着他银河落九天般豪迈雄壮的诗篇走上诗坛.他的诗,仿佛是一声声震响诗坛的春雷,向盛唐这个气象恢宏的大帝国宣布;一位独具异彩的诗人步入了俊才云蒸的时代.他就是诗人李白.他的诗,令人目骇神摇.古人认为他不食人间烟火,诗歌迷离惝恍,不可究诘.今人则认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笔者认为,李白并非云端里飞来的诗人,而是盛唐诗歌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李白诗歌的风格固非一  相似文献   

7.
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中存在着不少西域文化因子,这些因子营造了李白部分诗歌的西域文化氛围,也证明着诗人与西域文化的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白经常在诗歌里大发牢骚,以此作为他与人生命运的一种对话方式.李白诗中的牢骚既反映出他的苦闷与忧虑,又表现出他对现实与人生的热情与执著,还有着同时代人所难以企及的自信与骄傲,展现出诗人在自我奋斗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七言歌行,最能体现他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一直为评论者所称道;李白的七言绝句,字少意多,语近情遥,是他文学天才的杰出表现,为后世诗人所倾倒。所谓“绝伦逸群”、“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的评赞,不为过誉。唯独他的五律,没有受到应有  相似文献   

10.
裴迪考论     
裴迪是和王维同时而稍后的田园诗人 ,他的一生中大概有 2 0年是跟随着王维度过的。裴迪在唐代并不是显赫的诗人。但是他与当时除了李白以外的其他大诗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考证他的事迹和与这些诗人的关系 ,也可以使这些诗人得到更多的还原以被人们了解。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书院与长江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书院制度,其起源、发展、普及的重心一直是长江流域。一方面,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是长江流域书院崛起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原因;另一方面,长江流域对唐宋以降的长江文化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古桥考     
长江桥梁之始,有史可考者,应属东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公孙述拒汉军的荆门-虎牙浮桥.至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长江上的桥梁计有十余座之多.除带高楼与水下防御装置的复杂型和简易平板型船式及筏式浮桥外,尚有可以置放有后座力大炮的铁索桥.这些桥梁绝大多数是出于军事目的而建,也有如汉阳-武昌筏桥一类,出于民用目的而建者.  相似文献   

13.
双重增长极与长江流域有序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长极理论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特别是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作用。长江流域总体上仍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阶段,少数发达地区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呈现出农业、工业、知识三大经济形态并存局面。为了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必须抓住三级经济形态之间两大转型的历史性机遏,同时培育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增长极,使长江流域“三级两跳”,即推进由农村、初步工业化地区向现代化大工业转型和发达工业化地区向知识经济转型,使流域发展走向有序化、多元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运用区域经济和运输经济的有关理论考察研究江阴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后作为大桥苏北桥头堡所在地泰州经济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泰州应充分利用自己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强化优势产业,大力沟通上海、苏南,拉动苏北腹地经济上台阶,形成以泰州为中心的苏中地区沿江经济发展带。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间梁单元和板单元的组合空间模型,对芜湖长江大桥正桥第三联3×144m板桁结合连续钢桁梁施工过程中主桁杆件和桥面板的应力变化及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唐诗人戎昱从大历初年回到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幕府中任职,到大历四年前后在澧州刺史府中作幕僚。大历五年冬天,先后游历衡阳、耒阳等地,大历十一年流徙到桂州。建中三年到兴元元年他曾担任辰州刺史,贞元初年,改任浙江东道某州刺史,贞元七年,任虔州刺史。他的晚年颇为凄惨,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生涯中,创作了不少富于感情色彩的诗作,或述说自己命运的不济,或钟情朝廷,或思念故乡。他的抒情小诗也富于文学情感。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小说广泛地反映了本地域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在古代,神话更接近于原始,许多寓言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魏晋小说反映了江南士子蔑视传统、张扬个性的特点;唐人小说充满长江水文化气息;宋元小说多以市民为对象,表现了人性的觉悟;明代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人性的张扬;清代小说则真实地再现了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在现代,长江流域最先受到西方影响,其文艺思潮复杂多变,反映社会更加全面深入,作家无论采用什么创作手法,作品皆散发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道教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发道教专项旅游的条件和基础,本文据此提出了长江流域道教专项旅游的项目开发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长江三角洲新一轮的沿江开发中,镇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制定科学的沿江开发规划,实施扬长避短、错位发展战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策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长江源的探寻和认定经历了漫长而又艰难曲折的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沱沱河被认定为长江正源之前,有关江源的认定一直众说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岷江源说、金沙江源说、一源说、二源说、三源说、巴颜喀拉山南麓说和沱沱河源说等,但在古代中国,岷江源说一直占有统治地位。本文按照时代顺序对不同历史时期江源的探寻和认定做历史性回顾的同时,也对各个时期江源探寻和认定的原因,尤其是对古代中国岷江源说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并指出:在尊重权威的同时也要敢于怀疑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