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学报的补白反映了学报在实现和挖掘其高校在社会的功能,增强刊物的可读性和扩充学报信息量,以及期刊主体在服务教学科研方面的长足发展的愿望。从科研简讯、学科建设与发展、青年学人、校企合作等补白内容的选材与撰写,可见出补白文章要达到的目的和补白文章的编辑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作为传播信息和学术科研成果的载体及工具,注定了读者的特定性和专业性.和一般刊物的读者相比较,高校学报读者具有高层次、小众化、阶段性、二重性等特点.他们阅读学报的动机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工作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些特点,学报读者群的开发应从强化读者意识、突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开发潜在读者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3.
论学报办刊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高校学报的传统办刊模式已经限制了其竞争实力的提高。如何转变办刊模式,增强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学报应在刊物的形式、刊物的内容、刊物的发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高校文科学报的精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精品战略是现代化建设对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高校学报应响应现实的呼唤 ,确立精品意识。高校文科学报与其他类刊物相比在追求精品化方面有着不同点。学报工作者要把实现学报价值同确立精品意识密切联系起来 ,把追求学报的精品化纳入学报建设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传播过程的缺失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包括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以及反馈。高校学报传播过程中受众及其反馈的缺失,造成了高校学报传播功能的异化,严重影响到高校学报的发展。为此,学报需首先转变"作者本位"意识,加强学报读者工作;第二,开发高校学报资源,深化读者服务;第三,准确定位学报受众,突破"作者即读者"的传统受众观;第四,建立受众反馈机制,以此完善学报传播过程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学报的编辑思想与刊物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编辑思想及其内涵、刊物特色及其内涵、刊物特色与编辑思想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学报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编辑思想决定刊物特色,刊物特色反映编辑思想的观点。认为发挥主编和编委会的作用是提炼编辑思想、彰显刊物特色的关键,并探讨了提高地方高校学报影响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分析了学报补白的内容类型和形式,对是空白还是补白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对如何充分利用好版面的补白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是一种特殊的期刊品种,它以学术性、理论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征,在文化建设上担负着传播知识、进行文化积累的使命。学报编辑对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学报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质量竞争日显激烈的新形式下,增强学报编辑主体的策划意识、学术意识、著作权意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反映本校科研成果的学术期刊,担负着储存、传播科技信息的任务。但是,由于高校学报的理论性、专业性和学术性都较强,固定读者少,发行量小,经济效益不佳,给学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学报需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好刊物的质量管理,快速、准确地传播科技信息,吸引更多的读者。从实践中我体会到,学报质量的核心是稿件质量、编辑加工质量和出版质量。加强这三个方面的质量管理,就能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35-37
高校学报在传播过程的初始阶段,学报编辑需要承担收集信息的任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审读大量自然来稿,并从中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符合本刊发稿范围、方向及宗旨的学术文章。二是学报编辑在审读自然来稿之外进行的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在传播过程的中间阶段,学报编辑需要对确定的稿件进行编辑,校对、加工,使之符合学报出版规范。最后,是传递信息的阶段,文稿以一种规范的形态通过印制出版确定下来并向外界传播。作为职业传播者,学报编辑还要在刊物出版之后及时收集各种反馈信息,通过分析了解学报出刊后的传播效果.并根据传播效果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