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悲剧源起(戏剧体诗与悲剧歌队)、悲剧主体(伦理实体与酒神冲动)、悲剧冲突(分裂和解与二元媾和)、悲剧效果(调和的感觉与形而上的慰藉)四个方面,对黑格尔与尼采的悲剧美学进行全面的比较.在比较的同中之异里,考察尼采悲剧美学受到的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在比较的异中之同里,管窥西方古典美学向现代转型的诸多中介环节,并寻觅尼采美学所包孕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端倪.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一直是当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尼采的哲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哲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解读的基本论点和思路,然后揭示出尼采哲学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返回到尼采哲学自身,就此澄清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曲解和误解之处.最后,本文尝试对两位哲学家的共同哲学关怀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哲学的先驱叔本华、祁克果、尼采三位哲学家一改在黑格尔那里达到顶峰的近代哲学的传统,转而对其进行批判并开始关注个体生命.然而,在现代性语境下,却出现了都市化的流浪、归属感逐渐淡化的个体自我认同的悖论和危机.如何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意识关系三个维度上分析,将为我们思考和解决个体自我认同问题提供一种现实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尼采宣称"上帝之死"以及福柯欢呼"人之死"之前,黑格尔其实已经宣告了超验的、彼岸的老上帝的死亡.与此同时,在黑格尔的"死亡哲学"那里,"上帝之死"亦同时伴随着"人之死".本文力图考察黑格尔、尼采与福柯各自的"上帝之死"与"人之死"的思想意蕴,考辨其深刻差异,以期梳理西方现代性思想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从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工具论"到康德的先验逻辑的转型,并以此来理解黑格尔辩证逻辑对形式逻辑的改造,认为黑格尔的逻辑学并不是要抛弃或解构形式逻辑,而是要改造形式逻辑,把形式逻辑描述为一个更大范围内的逻辑的一个层次、一个发展阶段,并从本体论的基础来理解形式逻辑的那些形式底下的内在含义.黑格尔用辩证法为形式逻辑奠基,抓住一个"存在"(Sein)、一个"矛盾"(Widerspruch),就抓住了根本.从对上述这两个概念的本体论理解出发,黑格尔对形式逻辑的整套规律进行了逐个的重新解释,指出形式逻辑只有从内容方面来理解才有认识上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也就意味着它只有建立在辩证逻辑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在法国遭遇了特殊的历史命运。只有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当科杰夫和依波利特以创造性的诠释方法,把黑格尔与胡塞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法国哲学家才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中,获得改造哲学本身的创造性力量,并由此而使法国哲学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了辉煌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尼采在哲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对这样一位哲学家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海登·怀特作为历史哲学家,他从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了尼采的哲学思想.本文就怀特在他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一书中尼采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美学的人类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人类学作为对人类生存及其超越的反思体系,是当代西方哲学以至美学的基本主题.尼采、海德格尔、马尔库塞这些哲学家的美学思想,实质上就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美学观.这种既非自然(物质、宇宙)又非精神(我思、心灵)的人类学,正是美学研究的终极本体.作者还从生命意识的意义上分析了理性与非理性、哲学与诗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哲学问题是一些永恒无解但人类精神却不得不永远追问的难题 ,由于这些难题并没有统一的终极答案 ,只有不同的解答方式 ,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不同理论通常就是这些不同解答方式的典型代表 ,因此哲学不同于科学 ,它不是线性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而是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无穷探索 ,哲学家们的思想作为一条条探索之路 ,相互之间不仅仅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更具有相互独立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哲学的本性乃至哲学问题的性质的分析 ,将哲学家们的思想活动看作围绕哲学问题而展开的争论 ,我们称之为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对话” ,从而对于“哲学是哲学史”给出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解释 ,意在引入一种非黑格尔式的哲学史观  相似文献   

10.
卡尔·波普尔不仅是一位科学(自然科学)哲学家,而且是一位社会科学(技术)哲学家.波普尔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视角提出"逐步的社会工程"理论;从社会科学"有限理性"视角提出"社会技术"范畴,并把"社会技术"视为"政治的科学基础";从社会本体的主体际性视角分析了"社会技术"(社会工程)与"物理技术"(物理工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