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入WTO,中国保险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从中国保险市场对外资开放试点几年的情况来看,外资保险公司在华营业对中国保险造成了一定冲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客观地说,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也参与了市场的培育,并从多个方面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因此,加入WTO将给中国保险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 ,开放中国保险市场是必然趋势。外来保险公司的进入 ,会对正处于发展中的重庆保险业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文章根据重庆保险业的现状和保险业发展的趋势 ,提出了重庆保险业入世后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逐步发展和西方近代保险思想的传播,为中国近代民族保险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舆论准备。外商在华保险公司利用政治特权,垄断保险市场,攫取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的严峻事实,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保险业的兴起与保险立法的逐步完善,显示了资产阶级民族本位观念和行为的理性化趋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承诺:中国加入WTO后,允许外国财产保险公司和灾害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五年内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参与人寿保险、退休保险。外国保险公司的进入,将使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外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实力和优良的服务,将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大冲击。我国保险业必须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在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投资效益等方面,争取在短期内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西方近代保险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兴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的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生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实行各种赈济制度,但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以储粮赈济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保险不可能向近代保险转化。近代保险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1840年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适步发展和西方近代保险思想的传播,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产生、发展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和舆论准备。外商在华保险公司,利用政治特权、培植买办势力、垄断保险市场,攫取巨额利润,致使大量白银外流的严峻事实,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华商遂自办保险,维护民族利权。从1865~1912年,华商经营的保险公司已达35家,表明中国民族保险业已经兴起。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与中国保险市场开放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保险市场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应对挑战,中国应尽快建立保险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明确发展目标,抓住入关前缓冲期积极进行保险公司内部经营体制改革,巩固现有的保险阵地,并扶植一批经营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的民族保险业的大公司,增强对外资大型保险企业的抗衡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 ,中国保险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力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资金运用、偿付能力、险种结构、服务水平、税收待遇等方面 ,但中国保险市场也充满机遇 ,必须重视对其今后的发展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是不可避免。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水平较低 ,无论是企业规模、经济实力、赢利水平 ,还是经营的产品种类 ,都无法与国外保险公司相比。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对保险业的改革步伐 ,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险业市场集中度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保险业市场集中度过高,属于极高寡占型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格局不利于中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我国保险业市场集中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是历史沿革、必要资本量壁垒和政策性壁垒。为改变这一现状, 应加强对国有大型保险公司的重组,鼓励和扶持中小保险企业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保险公司的进入壁垒,使保险市场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参与竞争,从而达到优化市场结构、提高我国保险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端于美国次贷问题的世界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全球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作为开放力度较大、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之中难以独善其身,也受到了冲击和影响。金融危机使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使我国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监管机构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应对金融危机,必须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努力维护保险市场稳定;转变保险公司经营理念,积极推动保险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支持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重点领域改革,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