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从文所说的"地方重造"指的是大湘西的重新改造.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地方重造"思想逐渐生成.湘西地方实际存在的问题是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生成的外在客观依据,而他热爱湘西地方的浓烈情感则是内在成因.就湘西地方如何重造,沈从文提出了个人的方案设计.沈从文"地方重造"思想的特点在于地方主义与国家主义的统一,且与其湘西少数民族立场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
改造国民灵魂一直是二十世纪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重大命题。相隔近半个世纪,沈从文与韩少功在同一面旗帜下聚合,以如椽之笔创作了各自独特的“湘西世界”。两人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乡土的人、孤独的人、民族家国的人三个角度分别探究了沈从文这个作家独特的性格特点与艺术品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哲学史界对弗兰西斯·培根的认识论、归纳法以及关于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等主要问题研究的较多,但对培根的“人就是人的上帝”这一重要命题却很少有文章涉及。本文试对其探讨和评述。 (一) 关于人的地位、人的评价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它极力抬高神,贬低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重造"思想是沈从文的核心思想之一,它由多个思想成员集合而成,在思想策略、思想性质与内部关系结构上呈现出鲜明的特征.沈从文"重造"思想的策略特征在于"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从强调个体独立自由思想的立场出发,沈从文的"重造"思想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的思想话语.在沈从文的"重造"思想成员之间或某一成员内部存在着一种张力结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中的名人更是不断的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从沈从文散文中浓厚的"水意象",说明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对古典知识有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中的名人更是不断的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从沈从文散文中浓厚的“水意象”,说明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对古典知识有其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研究已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依然有着新的探究空间。《会通与融摄:论沈从文与佛家文化》从沈从文的人生境遇、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上深入地探讨了其与佛家文化之间的因缘;《〈雪国〉与〈边城〉:东方情爱文学的双璧》则从比较文学的视阈出发,指出两者都有着共同的东方情结,那就是对于美的执著追求;《去乡与返乡:沈从文地域文化观的建构》发掘了沈从文不同时期地域文化的建构与具体构成;《论〈长河〉关于现代社会变迁的叙事策略》则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下的人事互动在文本构成上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读完目前所能看到的沈从文的全部著作后,我不能不感到一种巨大的惊讶、困惑和眩目.我觉得我是达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至真至纯的境界.除了一曲无声的音乐,一出无形的舞蹈,一首无言的诗,我似乎不可能准确完整地传达出我的全部感觉.沉默也许是最明智的.再完美的语言,也会产生最恼人的遮蔽.但是我问你,一在更多的场合下,除了语言的小舟,我们彼此分离的心灵又怎么能够汇合到默契和领悟的彼岸呢?短期的沉默和迟疑过后,我毅然提起了笔.  相似文献   

10.
从《萧萧》看沈从文文化心态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下与城市、自然与文明之间,沈从文无疑是选择了前者,但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当他通过笔下臆想的湘西构筑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时,现实的湘西却如影随形地追逐着他,使他的笔端带上莫名的忧愁;当他为自然人性大唱颂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人性之“常”难以适应时代之“变”,他想在变中求生,却又害怕变带来人性的堕落。《萧萧》是可以解析沈从文文化心态矛盾的一个典型文本。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作品的理想人格是在都市人生和乡村人生的对立中完成的。其理想人格蕴含着深厚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自然率真、 雄强张扬的审美理想, 这既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个性解放的思潮一脉相承的,也是作家试图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改良人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重塑国民性格的审美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通过《边城》一书讴歌了人性之自然及自然人性之美 ,赞美了湘西边城人际的和谐与人情的淳厚 ,表现了湘西风情的古拙和淳朴。这与道家崇尚自然 ,主张复归于朴、少私寡欲等有相通之处。由此可见沈从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和道家文化的契合与联系  相似文献   

13.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多争议、最难懂的作品之一.小说中的地下人更是一个思想极其复杂、行为怪诞的人物形象.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文化要义》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要义》中,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相似文献   

15.
健康人的人中是整齐的,位置正中,人中沟清晰匀称,颜色黄里透红。如果人中狭长、沟道窄细或中细下宽、人中短缩、颜色灰暗,一般心脏都不会太好,易发作心绞痛。  相似文献   

16.
人性之美的张扬和民族品德的重造——论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章绍嗣在沈从文的作品组合中,最有特色最有成就的是他一往情深创作的“湘西小说”。这个小说世界的基石是:人性。沈从文曾经这样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人格内涵丰富,给我们很多启示,本文仅从毛泽东人格与毛泽东的文化观探讨毛泽东关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创新性及古今中外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众多作家都为中国社会两次大变革的最新潮流所吸引时,沈从文与张承志却专情于现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文化层面的审美观照。本文从比较分析重复出现这一特殊文化审美视角的诸种因素入手,既揭示了其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与意义,又在互为参照中对两位作家的创作,作出了某些独到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作界、出版界、批评界对“女性写作”的命名“热潮”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写作出版物的命名、对女性写作群体的命名及对女性写作意义的命名。从近三十年来女性写作的“被命名”现象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中,男性依然把持着文化权力,女性写作遭遇被商品化的命运;但是另一方面,女性也正以自己的声音参与着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女性写作的繁荣需要更加健康的文化批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是将此一遗产从无形态转为有形态的先决条件和手段,一切为保护而开展的记录,必须借鉴并实施为学术的记录,即科学的记录.记录是保护的第一原则和第一步骤.从研究性记录走向保护性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折,需要高度关注这一转折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一次人类文化历史的重要转身和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