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战略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星 《中州学刊》2007,(5):35-37
近年来,在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决策中,聚集因素的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聚集度的一致性和产业扩散的双指向性这两大特征。产业转移与产业聚集具有互动关系:一方面,产业聚集引发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可以加速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中部地区应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优势区位,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城市经济圈网络、培育产业和区域增长极、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等路径,以加速产业聚集,促进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2.
产业地理集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证明 ,产业地理集中能改善产业生命力 ,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文章首先探讨了产业地理聚集的原因 ,并指出自然优势聚集力、外溢聚集力和人文凝聚力是产业地理集中的基本动力 ;然后提出了利用产业地理集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的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民  蓝磊 《学术论坛》2005,(12):115-118
综观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基点和核心是通过产业整合、全力打造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上去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上去了。文章提出金融支持与合作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必须起到先导和核心作用的观点,并讨论了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小明 《北方论丛》2007,(1):140-143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但是我国处于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在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的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由劳动力成本因素、行政因素、产业集群效应、文化、技术与体制等因素形成,只有通过宏观政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陈小平  何清湖 《学术论坛》2012,35(12):125-129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进行分析,使之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重新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在厘清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机制基础上,提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方法,并以湖南为例,初步介绍了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方法应用问题,提出湖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还需要从重视管理体制、创意产业理论研究、人才培育和建立公共发展基金等方面着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演变路径与产业集群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实体形式,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区域文化的形成出发,在经济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使区域文化演变成产业文化,促使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并最后推动产业文化转变到集群文化,再在集群文化中培育学习文化和创新文化,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成长。文章从文化演变的路径揭示了产业集群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培育与引导区域文化、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产业聚集与我国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产业聚集力不强。本文从产业聚集理论出发,通过研究产业聚集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客观地分析制约城镇化水平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和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产业衰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普遍的一种产业形态。衰退产业的识别可以通过产业生命周期、资源性约束、产业竞争力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衰退产业的区域退出可以降低社会撤让成本和维持社会的稳定,针对区域产业衰退的显示情况,提出了衰退产业退出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全球新的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及其结构优化浪潮背景下,有效促进产业转移和实现地区产业聚集发展能力提升,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生成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最终实现产业经济协同发展基础上的区域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战略性关键问题。文章通过产业转移的资本补缺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就业创造机制及其市场作用的引导、政府政策的作用机制等,从理论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阐释,并提出有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决策过程,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如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等,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产业等方面的因素,如市场规模、产业聚集程度等.另外,一些制度因素,如关税、非关税壁垒税收优惠,以及文化差异等也会影响投资流向.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数百篇关于区位选择研究文献的归纳总结,可以看出生产成本、产业聚集、制度因素、文化联系四个方面的因素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重视,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也表明这些因素在企业区位选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聚集理论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光  周伟林 《江淮论坛》2005,50(6):5-10
产业聚集是区域产业组织的形式,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本文通过对产业聚集的形成原因、机理及理论进展进行梳理,分别从外部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新竞争优势理论、新制度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五个方面,对其理论发展及演变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伴随文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多,各区域文化的竞争和对抗不断加剧,文化入侵、文化殖民现象也日益严重,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对甘肃区域文化艺术资源的分布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甘肃在文化艺术资源实现艺术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江西省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本文认为江西省体育产业进行集群发展具备区位优势、科技优势、良好的发展机遇及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又存在体育产业区域差异较大、体育产业结构失衡、周边省份体育产业的威胁等劣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已有基础带动型”、“科技推动型”、“区域品牌聚集型”等发展路径,并给出一些促进江西省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外部政策推动和产业内部演化,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两种主要机制,当前的文献研究着重于产业集群形成,对产业集群持续性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产业区域内的实践社群是产业集群形成并得以延续的重要内在凝聚机制,在产业实践社群内,存在非正式的产业知识传播、共享和创造平台,从而员工能够获得丰富的创业知识,激发员工创业.新创企业出于知识创造的效应而偏向选址于产业聚集区域,同时产业聚集区域也因为新创企业的出现而扩大产业聚集效应,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省域尺度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检验全国范围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东部、中部、西部所辖省区的区域数据对三个区域进行逐个检验,分析这种关系在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不同表现。并根据实证结果,找出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区域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列举了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实例。通过对江西星火工业园有机硅产业集群案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 ,探讨了地方政府在集群规划中的作用 ,并提出了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东作为临近滨海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有利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如果能够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全面开发建设的良好机遇,实现与滨海新区密切联系和产业有机对接,对于促进山东产业结构升级,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空间经济、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提出运输成本和聚集经济对于产业转移的影响,分析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于山东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指出滨海新区建设将促进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向外围转移,带动周边区域配套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区域运输成本的降低,可以促进山东次级聚集发展,推动山东优势产业发展,促进山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演化经济学认为,相关性产业关联互动、企业分蘖机制与产业空间集群演进有着内在关联。笔者研究发现,这种关联同样存在于文化产业领域,同时由于文化产业创新创意属性,因而这种关联有着自身特性,也因此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政府应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市场机制,通过科学产业政策来引导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要建设好、营造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系统、文化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文化企业的分蘖演进和文化产业的都市空间聚集,以利于形成我国各区域合理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合作、共同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温州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是决定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两个基本因素.本文着眼于生产效率角度来分析温州模式,并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温州产业演进过程、现状及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产业合作的机理和模式研究——以粤台产业合作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产业合作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合作各方通过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的跨区域流动,在资源重新优化配置中实现了福利的增加。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的机理和模式进行研究,从发生基础、必要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区域产业合作的机理,并研究了产业合作的三种不同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粤台产业合作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粤台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