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唱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发声练习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歌唱方法和作品要求的角度阐述了发声练习的暖身,统一音色,加强共鸣,加强音准、和声感的作用.合唱指导者应通过发声练习让合唱者懂得如何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嗓音,自如把握音量、音色、音准,控制声音的强弱、快慢、连跳等.  相似文献   

2.
民族乐器中的二胡发音优美动听,表现力极为丰富,使人听起来亲切感人,余味无穷,故其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许多同学都希望在短短的学习期间内能学会它、掌握它。二胡演奏技巧较为繁多,从大的方面看大致包括音准、节奏、持琴按弦、指法、弓法、力度。音色、句法、乐段及全曲艺术处理等等。二胡作为民族弓弦乐器,演奏它左手没有固定的音位,所以音准问题令多数同学感觉困难,难以掌握,成为提高整体演奏水平的一大障碍。音准是指二胡演奏中乐音的准确性,属于音乐形式美的范畴。演奏者要充分表达乐曲内容,取得完美的演奏效果,音准是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雅杰 《新天地》2011,(11):212-212
声乐发声与播音发声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都是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加以科学合理的发声,经过实践训练,提高自身调节发音动作的能力。许多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往往在播音发声时音色比较暗淡,声音位置容易偏后。还有一些人盲目模仿播音感觉,使得声音听起来轻飘、无根,缺乏支持感。播音和声乐用声从自然属性看,都属于声音的范畴。其各要素的差异也是播音和声乐用声的主要差异。下面我从四方面分别论述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音准问题是多声部视唱的基本条件,对多声部视唱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影响音准问题的基本因素以及如何在多声部视唱训练中提高学生的音准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音准是指我们唱出和拉出的音,要符合音响学原理的振动频率.有了音准概念,才有可能拉准音.要拉准音,要靠耳的听辩能力,手在琴上的触觉能力和迅速的纠错能力,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做好.  相似文献   

6.
指挥是一门实践性强且极易被理论界忽视的独立学科.指挥的作用在于组织、训练和揭示音乐作品的构思,塑造音乐形象,完成对音乐作品的诠释.在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尚有其广阔的领域有待研究.本文试图从本人多年的指挥实践出发,从指挥所需的音乐素养及技巧,对指挥实践作一番理论上的探讨.一、指挥的音乐素养指挥必须具有一个良好的听觉,因为理想的音高听觉和擅长于判断音准,对于确立乐队、合唱队的音准、音色的纯正以及音响的协调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指挥必须经常性进行机唱练耳,以确保听觉能力的发展.同时关注理论与和…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学习视唱练耳的学生做到事半功倍,用非调性的音程构唱法解决音准的控制力;用节奏的简便记写法速记节奏;利用声波的传播特点分步骤训练学生的和声音程与和弦的听记能力,为学生最终能解决多声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音色的锤炼在钢琴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技巧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并创造美丽音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学会"听";手指技巧的教学引导;手掌及手臂的训练;身体力量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的教学音准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音高感” ,即音高的控制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 ,教师不能单方面强调音准、节奏感等技术性要求 ,而应联系一定的音乐风格全面正确分析音乐作品的调式、调性及情感表现 ,加强声音、气息控制的训练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视唱练耳课堂的音准训练。  相似文献   

10.
视唱练耳是一门既抽象又复杂的音乐基础课,它的教学目的是训练音准、节奏,培养调式调性感,发展音乐记忆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关键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教学原则和教学要求则是确保教学方向、教学实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