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唐宋词学批评史论》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论述唐宋词学与批评理论,就词体绮艳风格的形成、唐宋词兴盛的原因、唐宋词坛词体观的演进、宋代词学与诗学、唐宋人的诗词之辨、词学史上的清空论、柳永俗词、清真词、白石词、梦窗词、《草堂诗余》、《乐府指迷》等论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下卷主要是清人论析唐宋词,主要探讨了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浙西词派倡导的南宋词、常州词派的南北宋之辨、谢章铤论析南北宋之争、清末民  相似文献   

2.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苏州大学中文系杨海明副教授所撰著的四十六万字的《唐宋词史》最近面世,从而填补了我国文学史的一块空白。该书为江苏古籍出版社计划出版的“中国分体断代文学史”的一种。在这部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里,作者从对唐宋词的整体鸟瞰化入,论述了词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多角度多层次地考察了词体发展的历史进程;测绘出词的风格在不同时代里转换演变的轨迹,并揭示出社会经济和政治气候对词的创作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同时,在“史”的叙论中间又结合评述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词家的创作历程及其风格特色,其中列为专节专  相似文献   

4.
对唐宋词的立体观照——评《唐宋词论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明同志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是当前词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新成果。它的开拓性,主要在于提供了对唐宋词立体观照的一种新范式。自宋以来,词学研究可分“词史之学”、“批评之学”、“校勘之学”、“目录之学”、“声调之学”等门类。(参龙沐勋《研究词学之商榷》载《词学季刊》1卷4号)《论稿》基本属于“批评之学”。而“批评之学”自宋代至清末民初,大都详于艺术形式方面的论述而略于词作的思想价值之分析,又着重于  相似文献   

5.
我校杨海明著唐宋词论文集《唐宋词论稿》今年五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论文集系从作者己完成的论文中挑选出三十余篇所汇成。全书约二十五万字。该书既有对唐宋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宏观鸟瞰,又有对历代词坛名家名作的微观探究。宏观篇,将词置放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阐发了词作在“缘情”功用上的独特地位与优势;作者通观全局,有高屋建瓴之势。微观处,作者不仅对某一词人、某一流派进行专题探讨,而且细致及某一词家身世、生卒乃至出游的考证,不惮琐细,多方钩稽,确  相似文献   

6.
对于已经汗牛充栋的唐宋词研究领域,如何做到避复拓新?如何向纵深处开掘?刘尊明先生的新著《唐宋词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综论)》,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该著首章即以《审美体验论》为名,表述对唐宋词审美特性的新颖体悟。清人有“词之为体如美人,而诗则壮  相似文献   

7.
唐宋词的分派,是词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宋明时期的唐宋词分派,主要是"婉约"与"豪放"两分。清代与现当代的分派研究,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诸如"三派说"、"四派说"等,应有尽有。不同时期的唐宋词分派,既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词学批评与研究风貌,又是当时人们词学思想与审美理念的最佳反映。  相似文献   

8.
在国学渐次升温与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古典文学尤其唐宋词的欣赏与品鉴,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新时期以来,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即是《唐宋词鉴赏辞典》,它兼具选本审美品鉴与工具书的双重特质,内蕴丰富、凝聚集体智慧、突出艺术鉴赏,对唐宋词的普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回视《唐宋词鉴赏辞典》的诸多特色,在今天仍具有典范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古人常用“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语,评价一些意境幽深,含义丰富的唐宋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越是力求把唐宋词的意义剖析得明晰、精确,反而越是适得其反,词的韵味全无了。正象庄子曾以浑沌为喻,七竅凿而浑沌死。对于唐宋词的欣赏者来说,有时真要保持一种浑然完整的生气,以模糊识别方式去领悟唐宋词艺术意境的真滞。传统的批评方法,“非此即彼”的批评模式是无能为力的。文艺批评中模糊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唐宋词情景交融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词是一种非常主观、非常内向的文学体式,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配乐能歌的新体抒情诗.在抒发性情方面,它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沧浪诗话》说:“诗者,咏吟情性.”《词源》也说:“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盖声出莺吭燕舌间,稍近乎情可也.”唐诗重在抒情,而词更注重词人主观感情的抒发.在主观与客观,情与景的结合上,形成词独特的复杂多重的结构关系.“情景交融”成为唐宋词主要的艺术特色.然而宋词的“情景交融”,并非是这种文体与生俱来的秉性,追溯诗歌发展史、哲学史,可更清楚地看到它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和宋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关于词的构成,李渔说:“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非对眼前写景,即据心上说情,说得情出,写得景明,便是好词.”(《闲情偶寄》)李渔的看法,已经涉及到诗词艺术生成的两大要素,即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的关系.关于诗歌艺术生成、古代中国人流行着“物感说”,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艺术创作首先是来自人对物的感触,有了特定的感触才会有创作的欲望,由此开始艺术创作.这种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的看法,它是“情景交融”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11.
徜徉于唐宋词艺术海洋的探宝船──杨海明《唐宋词纵横谈》评介刘扬忠时下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评论和鉴赏读物中,我们最常见的是这样两种作品:一种是高深典雅、严肃板正的研究专著,一种是浅显通俗、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前一种多半是为着研讨和解决古代文学史中的...  相似文献   

12.
点染是唐宋词作家自觉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段之一。本文首次从唐宋词点染的性质、形态方式、心理内容和审美功能等四方面进行全面和初步的探寻。旨在揭示出唐宋词艺术个性美的某些特征,并为唐宋词的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唐宋词在创意时,多摄取物象作为传媒或吟咏体,其中月象出现次数较多。笔者以上海辞书出版社所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作为资料,进行了大致的统计,从中看出,所收1581首词里,就有506首词或直咏月亮,或直呼月亮,或将月亮作为比体和喻体,将月亮作其他称呼者还没有计算在内,比例高达32%。唐宋词中月象高频率地出现,绝非偶然现象,兹探讨如下。一唐宋词月象显现方式使览从月亮在词篇中的位置看,可分为直咏与直呼。1.1直咏:即把月亮作为通篇咏写的对象,从中寄寓作者的情思。苏武《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黄庭坚《念奴娇·断虹要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 ,有一部分时至今日已成为冰冷的历史标本 ,仅供专业人士研究之用 ;而另一部分却任时光淘洗依旧温热如昔 ,散发着鲜活的生命力。唐宋词无疑属后者 ,它历经千百年仍然滋润着当代人的心灵 ,使广大读者深感“心有戚戚焉”。以我的读词体会来说 ,一卷词在手 ,常觉齿颊留香 ,说不出的喜欢。但困惑也随之而来 :唐宋词恒久的生命力究竟来自哪里 ?是美仑美奂的辞采 ,还是缱绻不已的深情 ?似乎都沾边却又不尽然。杨海明教授的新作《唐宋词与人生》(河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 ,以“人生意蕴”为唐宋词的第一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尝试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本世纪词学研究和唐宋词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类统计,列出“本世纪词学研究及唐宋词研究总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唐宋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本世纪唐五代词人研究成果一览表”、“本世纪宋代词人研究成果一览表”等共6项统计表格,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分析了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基本风貌、发展历程、关注热点、研究格局,同时还就本世纪唐宋词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拙作《唐宋词体式初探》从横的方面探讨了唐宋词词牌的组合特点,本文拟从纵的方面理清唐宋词体式发展的脉络,以阐明词的体式如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唐五代文人词主要收集在《尊前集》、《花间集》、《全奁集》及《全唐诗》中,计有1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敦煌曲子词发现以后,王重民编了《敦煌曲子词集》,任二北编了《敦煌曲校录》,合两书,共辑录了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去掉与唐五代文人词重复者(敦煌曲子词中也  相似文献   

17.
词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艺术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本质特征而为人们喜欢,唐宋词的各项研究成果丰硕,研究领域和视野也在不断拓宽,但与词(曲)史的研究相比,艺术史的研究尚留有遗憾,个案的研究、静态的分析占据了绝大空间而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的束缚,邓乔彬先生《唐宋词艺术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版)的问世,使唐宋词史研究的领域不再留有缺憾。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的大学生是未来的教育者和文化传承者。培养他们欣赏词的能力,引导他们继承并发扬唐宋词的艺术精华,是唐宋词教学的目的。在唐宋词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如何解决词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值的矛盾;二是如何正确运用词的"本事"。  相似文献   

19.
《唐宋词常用语释例》是一本为了解释唐宋词中的常用词和词组而编写的专用工具书 ,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史上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它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纠补《汉语大词典》的有关缺失 ,其不足也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20.
《花庵词选》二十卷,上编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李白以下的唐五代和北宋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词作五百余篇,下编十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康与之以下的南宋词家八十八人的词作七百余篇.它是从五代以来到今天为止的许许多多唐宋词选中的一部特出的选集.这部词选的好处可从两方面来看:一、与后来人编选的许多唐宋词选比,它的优越处在于“不隔”——后人的选本,固然有高出于古人的地方,但是往往存在“以今稽古,病在不亲”(清人高士奇《绝妙好词笺序》语)的缺点.而《花庵词选》的编选者黄昇,由于本人就生活在宋代这个词的“黄金时代”中,所以就能避免后人常会犯的隔雾看花、隔靴搔痒的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