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开创出来的中国道路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正确道路。作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伟大创造,中国道路是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深入、持续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什么是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用什么世界观方法论才能科学地认识和揭示,这些就是理论界必须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揭示中国道路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真正坚持和贯彻唯物史观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科学揭示和解释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及其对象化是中国道路的最本质特征。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党团结和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对象化的过程和结果。中国道路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的有机统一,是“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是改变世界和构建世界的有机统一,是改造中国和改变世界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李大钊率先在中国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最先也最彻底地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并由此成为共产国际和俄共(布)远东局派来的人心目中组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人选。从这一点上说,在近代中国“研究历史最有成绩”、“最彻底最先倡导唯物史观”的李大钊,堪称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奠基者和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概括一点说,靠的就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具体一些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使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纵观新中国成立40余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光辉业绩,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条道路我们走对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富强,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李国华 《东岳论丛》2012,33(7):188-190
唯物史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唯物史观内涵的实践观、生产力理论和社会有机体论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深化与丰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化论的传播为唯物史观的确立扫清了障碍、提供了思想前提;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进化论"道"之裂变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确立,堪称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并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理论前提和奠定了物质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一个由"盲目性"到"自发性"再到"自觉性"的艰难历程,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并取得了社会主义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张三元 《江汉论坛》2015,(4):132-139
自由问题是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唯物史观的历史使命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的根本在于改变人的生存状况、实现人的自由.唯物史观科学地回答了自由何以实现的问题,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了实现人的自由的现实路径.实践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实现自由的现实基础,而文化则构筑起人类通向自由的阶梯.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中国道路保证我们确立通向自由道路的文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探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奋斗史.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领导中国取得了飞速发展.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为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以下重要启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判断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核心领导.  相似文献   

8.
孟庆仁 《齐鲁学刊》2008,4(2):58-64
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都没有阐述过、甚至没有提出过这个问题。人的发展道路问题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人的发展道路是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人的发展道路分为宏观道路和微观道路。概括的说,其宏观道路表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人的形成、异化和复归,是人的发展的几个阶段;其微观道路即个人身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辩证发展过程,这是人的发展道路更加深层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之路。它的成功开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端于近代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下被动卷入现代化历程的教训启示,印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以及不断汲取借鉴人类现代化发展优秀成果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以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展示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生成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历程、中国人民的幸福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是融合近现代中国历史、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理论智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逻辑合一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突破了西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的理论藩篱,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引领世界现代化发展走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出人类文明整体与民族国家深层融合的逻辑。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进唯物史观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一是满足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二是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三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来宣传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统一;三是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相统一。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新成果,主要包括群众路线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思想、革命战争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全面综合性、协调互动性、内生可持续性、人本前瞻性。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可是唯物主义哲学却停留在19世纪的工业社会里,已经不能充分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更难以引领世界哲学发展潮流。唯物主义哲学要发展,而21世纪必将是一个唯物主义乃至人类哲学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由此,主观唯物主义融哲学体系的创生将引发21世纪哲学的革命。这场哲学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而且在于使边缘状态的唯物主义哲学重新走入世界哲学的主流中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百年间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以来百年间的史学理论研究,有成就、有经验,也有缺陷、有教训,西方史学理论的输入,促进了中国史学的近代化进程,开阔了中国史学家的眼界,但存在理解不深、生搬硬套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给中国史学与中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但一度出现"左"的偏向和公式化的问题。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的史学理论研究,思想活跃,但仍然存在深度不够、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的遗憾。对这总的史学理论发展历程予以回顾、反思,从而提出今后史学理论建设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党百年来对捍卫国家安全的实践探索,历经一个逐步生成、深入发展和持续完善的伟大历程。党的国家安全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思想内容,都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价值旨归。文章通过溯源党的百年国家安全演进历程,彰显了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走正确发展道路、统筹发展与安全等宝贵经验。推动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事业的现代化,要坚持党的科学领导,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助推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坚定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体现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安全事业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从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十八大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召开的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入梳理这一问题,对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正是以思想路线的坚持、发展与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立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理论成果。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厘清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至关重要。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党的思想路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者,他对历史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对中国历史上的某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指出了正确方向,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科学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透彻地阐明了党的性质、目标、策略等,同时也包含着对政党建设基本规律题的探索,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指明了方向,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从理论创新、人才战略、执政为民、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政党为了维护他的执政地位都要不断建构他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执政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服务,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不断地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构是统一的。通过对大众进行社会分层的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特点,采用更具可行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