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澳门古近代文学是一种"植入"式文学,即中国内地的文人墨客旅澳或居澳期间,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构成了这一时期文学主潮和文学现象.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它的东西方互看,你看我,我看你,但说不上有意识的交融.研究澳门文学发展足迹,这种东西方互看的窗口作用,对理解东西方文化与文学相遇和碰撞,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文章重点探讨澳门古近代"植入"式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在港澳文学中,香港文学与澳门文学有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殊相。就以1920年代开始、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澳门诗歌而论,已与香港新诗分流,形成了华文作家与土生诗人互补等特色。澳门新诗评论多为具体作品评论,理论研究极少。澳门的诗评家主要有黄晓峰、陶里、云惟利、郑炜明、李观鼎等。  相似文献   

3.
元音三维图能较清楚地揭示穗、港、澳三地粤语单元音音质的声学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穗、港、澳三地粤语单元音声学表现的一致性大于差异性.其中,澳门粤语单元音与广州、香港粤语差异较大;穗、港、澳三地粤语女性发音人之间的差异大于男性发音人;穗、港、澳三地粤语标记性强的非顶点单元音//、//、//的声学差异相对较大;澳门粤语的单元音演变相对较快,香港粤语次之,广州粤语演变相对较慢;各方言单元音相对时长从大到小排列为:澳门粤语>香港粤语>广州粤语;标记性弱的顶点单元音/i/、/u/、/a/的时长较短,标记性强的非顶点单元音/y/、//、//、//的时长较长.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用和平方式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这一理论的指引下,香港已顺利回归。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归祖国怀抱,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认真学习澳门基本法,对进一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澳门的繁荣与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澳门民门文学是长期以来澳门下层市民大众口头创作和流传的文学,它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作家文学、西方文化及内地与香港文化的优秀传统,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统性和匿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澳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失守。寓澳诗人的诗词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坚韧。这些诗作或吟咏澳门风景之美丽,或议论濠境地势之险要,或表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与执着,或叙客澳西人人情风俗之中国化,可以窥见,中国文化传统在澳门岛一直得到固守。  相似文献   

7.
澳门文学的基本格局中,侨寓文学因素一度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并形成了澳门文学的独特传统。离岸文学现象则说明澳门文学曾有侨寓外地的传统。澳门文学概念的正式形成是在1984年,这一概念形成以后,对澳门文学的文化格局建构起到了有效的唤起作用。澳门文学概念的讨论与学术辩证,也突出显示了澳门文学文化格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阐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人口普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说明港、澳、台地区已跨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而且人口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文化澳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人治澳”的“旧澳门”时代之“不古不今、亦古亦今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旧文化”是“澳人治澳”的“新澳门”时代“新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在“新澳门”的社会发展中 ,文化建设是中心、是支撑点和增长点、是优势和特色。近五百年绵绵不断而博大精深的中西交汇的文化底蕴成为澳门走向回归和“一国两制”、走向知识经济和信息文明、走向世界和新世纪的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论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省的贸易和人员交往日益频繁,民事、商事纠纷随之增多。但由于香港、澳门的主权需到本世纪末才能收回,我国目前尚未参加有关司法文书送达和调查取证的国际公约,以致内地与港、澳的司法协助难于进行,使许多民、商案件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到贸易和交往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这些情况和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开展内地与港、澳司法协助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总结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澳门语文政策及其实践的成绩,对《澳门基本法》中的语文条款进行法理解读,针对目前因不同角度解读产生的争议,提出两点建议:明确中文为澳门第一官方语言,葡文为第二官方语言;明确“中文”为澳门的正式书面语,普通话和粤方言为“中文”在澳门的正式口语。坚决维护“一国两制”,进一步使澳门的语言生活有法可依,从法律层面消除可能存在的争议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澳門1983至2004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迅速遞增,但城市綠化覆蓋率連年下降,市民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激增。以賭博和旅遊業為主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需要政府更新"處理經濟發展必須兼顧環境保護需要"的陳舊理念,需用政府法律及行為,管理保護和培育綠色植物,創建優質的生存環境。社會弱勢社群不需要以綠化衰退和健康受損害為代價,换取非綠色的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这既是一种方针,更是一种相互担当的承诺。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与基础上,通过澳人治理澳门,建设澳门,发展澳门,形成澳门特色,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有机组成部分,事关澳门的前途。应当在善治澳门的基础上,处理好“两种制度”的关系,谋取全局以及提升澳门人的整体素质,在培育“新澳门人”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澳門在四百多年前,隨著耶穌會士來澳傳教建立麻風病院,對解決澳門、內地及香港等鄰近地區的公共衛生問題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透過對中西文獻資料的分析,闡述澳門麻風病院在澳門所作的貢獻。  相似文献   

15.
澳门作为中国最早正式对外开放的窗口,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澳门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策源地之一;是中国经济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商品经济转变最早的交汇点;是中西科技、文化和艺术交流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受益於深厚的理論傳統與顯著的治理績效,合作主義治理價值在戰後得到重新發现,並成為諸多國家(地區)社會治理的共同選择。回歸以來的澳門進入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期,在現實需求與基礎條件等方面,均存在借鑒社會合作主義治理模式的現實可能性。因此,特區政府應當不失時機地在《澳門基本法》及其基本政治原則基礎上,充分發掘澳門潛在的制度資源及其精神價值,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從組織、資源、人員等不同方面引導與調節現有社團結構,創設不同層次的組織载體與社會協商對話制度體系,按照理性設計原則分步驟地推進社會合作主義治理模式在澳門的實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治理主体和治理路径入手分析澳门治理模式的突出特征,研究发现澳门政府、社区组织和居民组成的治理主体权责分明、各尽其事,运用社会工作、公民教育和咨询协商等治理路径为澳门社区居民构建美好家园、和谐社区,这些突出特征为反思中国大陆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路径有效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澳门居民构成及其国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澳门回归祖国前 ,延伸适用于澳门的葡萄牙《国籍法》与 1 999年 1 2月 2 0日适用于澳门的中国《国籍法》之间存在许多相异之处 ,尤其是对于个人能否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问题分歧更大。为了有利于澳门的平稳过渡和日后安定 ,全国人大澳门特区筹委会关于中国《国籍法》在澳门实施作出解释建议 ,作者围绕着该《解释》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澳门回归及赌权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受到博彩业一枝独秀、经济结构单一化问题的困挠。2009 年1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澳门做出了“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2005 年7 月,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澳门申遗成功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将文化遗产作为一项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赋予了新的意义。在对澳门文化保护立法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2009 年特区政府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