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韬奋是新闻出版工作者的楷模 ,其编辑思想全面、深刻。其办报刊的宗旨是为大目标服务 ;办报刊的努力目标是奉献“引人向上的精神食粮” ;办报刊的经营方针应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以社会效益为主。其编辑思想的远见卓识 ,对于今天的报刊工作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治家,他从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形成了泽被后世的编辑思想:创新精神;立足现实,与时俱进;雅俗共赏,力求精警. 相似文献
3.
服务大目标是邹韬奋编辑思想的精髓,大目标事关国计民生,编辑要为此做好服务 ,就 必须认清自己在大事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摆正以下3个关系即大目标与编辑工作是主、从关 系,编辑工作与其他工作是相互配合的关系,社会总成就与编辑的贡献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同时他还指出,服务大目标的最终归宿是奉献引人向上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4.
5.
蔡光明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7)
回顾和研究邹韬奋先生早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和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邹韬奋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目的和意义的论述、职业教育内涵的基本思想,并 就其职业教育指导观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冬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邹韬奋报刊编辑出版思想的教益冬春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编辑、政论家、出版家和革命家.从职业说,韬奋是从事编辑和出版工作的。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据统计,韬奋一生,主编的报刊9种,参与编辑的刊物(或担任特约撰稿人)有9种.他以... 相似文献
7.
阳海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98-105
在由"差等正义"向"平等正义"转型的历史进程中,邹韬奋的媒介正义思想汲取了儒家正义观、西方正义观和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理论资源,"传播资源的分配正义""传播过程的程序正义""传播内容的信息正义"和"传受之间的人际正义"四个维度,构成了邹韬奋媒介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遗嘱中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并未参加阶级革命,而是以"和平"与"抗争"的方式,实践其媒介正义理想。邹韬奋这种兼具"人民性"和"专业性"的媒介正义思想,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新闻改革的精神遗产,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8.
韬奋提出要把民众救亡放在抗战的首要地位;民众救亡需要开放民众运动,发挥民力,集中民智;需要改善国内政治生活;需要民众自救推动全国形势发展. 相似文献
9.
方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2)
编辑社会学刍议方然(曲靖师专学报)一、编辑社会学的中心任务和理论价值在电视领域,“采编播一体化”早已不是新名词;在电影史上,编剧、导演、主演、制片人、发行人“五体合一”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在我国的编辑出版界,时下还有人热衷于把“选题编辑”、“组稿编辑... 相似文献
10.
张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编辑素质刍议张凝编辑工作的每一环节都是富于创造性的,非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情、意、智,是不能体现其真正价值的。好的编辑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集德、才、识三者于一体。就“德”而言,编辑应甘当为人作嫁的“铺路石”编辑处在作者和读... 相似文献
11.
朱迁乔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编辑风格刍议朱迁乔一、编辑风格的客观存在风格即风度品格。《辞海》中另一种解释为:“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造个性。作家、艺术家山干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 相似文献
12.
高祥山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编辑加工与编辑素质刍议高祥山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是反映高校自然科学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日。其质量和水平与高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教学与科研能力等诸因素密切相关。办好学报的主要基础是教学和科研水平。而编辑人员是学报编辑实践的主体,在办刊中起... 相似文献
13.
战继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青年编辑心理障碍刍议战继发任何职业领域都有其具体职业任务,这种职业任务要求从事该职业者具备相应的心理素质。编辑的特殊职业任务,自然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定的心理素质。一个青年编辑如果只掌握《编辑手册》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跟老编辑学习关于审稿、稿件加工、校对... 相似文献
14.
朱绍秦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编辑与发行在出版社是两个最大的业务──产、销部门,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涉及到出版社整体效益的好坏。作者认为,让编辑参与发行工作,体味发行工作的酸甜苦辣,可以充分发挥编辑的优势,在图书宣传推广、扩大自办发行、了解图书市场信息、策划图书选题、建立本社图书特色上大有裨益,从而使出版社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地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过渡。 相似文献
15.
陈洛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
编辑策划是指编辑人员有创意地对某一选题所进行的谋划与设计,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和最具创造性的内容,是决定出版物成败的重要因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编辑策划可使传播者在激烈的出版市场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要努力强化期刊编辑策划的技术要求:创新期刊编辑策划方法;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群;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期刊;实现期刊的栏目设置要持续化、特色化;实行选题与策划并重;确保期刊的包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6.
夏学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Z1)
学报的编辑构思,对控制学报质量、致力学报特色、增强学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学报编辑构思的意义、基本前提、思想观念和具体出发点作了粗浅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编辑素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金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04-106
进入21世纪,人类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面对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编辑,如何跟上时代步 相似文献
18.
张爱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6):167-168
编辑工作是纷繁而复杂的,由于报纸的宗旨性质不同,由于办报条件的千差万别,相对应的编辑工作也就不尽相同。而对于校报来说,编辑工作就又赋予了不同的内容,校报编辑是集编辑、记者、校对、发行等于一身的特殊编辑。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编辑能力刍议吴海齐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面对新闻出版界从规模数量向优质高效的阶段性转移和书刊市场的激烈竞争,时代对作为人类文化构建的直接参与者的编辑,提出了现实挑战。新形势不仅要求编辑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明确的职业意识、良好的心... 相似文献
20.
欧阳爱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3):114-116
在信息社会和传媒时代,设立编辑法具有保护编辑正当权益、进一步切实保护作者合法权益和保障正常编辑工作秩序三方面的现实必要性。可通过设置总则、编辑权利义务、作者在编辑工作中的权利义务、具体编辑工作流程、保障与奖励措施和法律责任六方面来完成编辑法的法律建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