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古松 《中文信息》2004,(12):19-19
丽江玉龙雪山旅游滑雪场位于玉龙雪山东麓,距被联合国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仅20公里,是距地球赤道最近、“最温暖”的天然高山滑雪场。  相似文献   

2.
张燕 《中文信息》2004,(8):43-49
很多人对丽江耳熟能详,知道四方街知道东巴文化知道纳西古乐:很多人徜徉过平遥古城的古老城墙,知道镇国寺知道双休寺知道日升昌票号。可是鲜少有人深刻的了解阆中,了解这座已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城的古老城池。  相似文献   

3.
丽江行     
丽江的确是一个美丽神秘而博大深宏的圣地!它那在世界上仅存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她那以象形文字写出的浩如烟海的典籍,她那奇丽瑰谲的音乐、舞蹈、美术,她那既有金戈铁马又有小桥流水风韵,既有现实根基又有浓烈浪漫情调的古典史诗,她那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四方街古城,她那古城中的纳西古乐……无不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和心灵的撞击!我的心灵常常被一道道绚烂而神异的光芒所照耀.  相似文献   

4.
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的民居客栈的发展为例,从古城环境、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购物几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的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提供特色餐饮、三地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丽江,是一个令人生恋,容易动情的地方.东巴文化就像金沙江水的浪花一样,把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吸引到丽江古城. 纳西人,背着护身符,挽起丽江水,与玉龙雪山争奇斗艳,他们把小伙子称为胖金哥,把姑娘称为胖金妹.正是他们,传承文化,开创未来的精神让丽江的山能动容,水能动情!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传统文化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纳西族文化资源进行了阐述,对纳西族文化独特的价值、主要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工作进行了论述,肯定了50多年来纳西族文化工作的成绩,并对如何保护纳西族东巴文化的措施、开发的办法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古籍整理研究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以来,云南省的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相继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威信、腾冲、东川、保山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四月,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历史文化名城是以建筑为骨骼,民族文化为灵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核心是民族文化的发掘展示、继承与发扬。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既包含了当前文化的繁荣提高,也包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当前的文化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和创造的。离开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长出的文化花朵,多是没有特色的。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是愚昧的民…  相似文献   

8.
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的丽江,在古老的东巴文化、浓郁的商业文化和多元的古城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现象.这一集群现象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影响着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因此,对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与当地社会文化互动关系的分析对促进西部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的丽江、四川的洛带和贵州的小黄,代表了中国南方古城开发和保护中"过度开发"、"适度开发"和"待开发"的三种案例.在开发与保护的纠缠中,一个基本原则必须得到重视,即古城的生命在于文化,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对于众多的正列入开发和保护日程中的南方古城和古镇、古村而言,对活态文化的重视和当地民众作为"文化传承人"的参与,是解决开发和保护悖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李朋  张楠 《兰州学刊》2014,(3):121-125
塑造城市特色能够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营造城市叙事空间作为塑造城市特色的有效手段,可以起到提升城市知名度、提振城市旅游经济、吸引人才和投资的作用。文章重点介绍了叙事空间理论,以国内有代表性的楼兰古城、丽江古城、黄鹤楼、清明上河图为例,阐述营造具有文化特质的城市叙事空间的几种方法,实证叙事空间直接或间接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庆歌 《东岳论丛》2023,(7):182-190
古城的历史文化具有建构性,人们往往根据当下的需要而对过去进行有选择地阐释和建构。文化的建构性和空间生产理论为阐释以文化为导向的古城空间生产提供了理论视角。以台儿庄古城为例,作为当地发展文化旅游业的龙头项目,台儿庄古城的重建是一种“文化”与“空间”相互赋予的空间生产实践:在重建前,挖掘古城的历史材料并有选择地建构出古城的历史文化,实现了空间的“文化”化;在重建过程中,将被建构出来的古城文化“空间”化;古城建成后,借助已被赋予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空间,不断地开展融合当下“场所”“事件”与“人物”的实践,带动古城和周边区域的复兴,赋予新建成的空间以兼具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新的文化,实现了空间的再“文化”化。这种以文化为导向的古城空间生产,融合在对古城文化的建构和对地方的复兴之中,有助于古城更新走出“建设性破坏”与“保护性衰败”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2.
圆沙古城     
《中文信息》2008,(5):24
圆沙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于田县大河沿乡。圆沙古城又名尤木拉克库木古城,地处塔克拉玛于沙漠腹地,几乎全被沙丘覆盖。古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城墙周长995米,高度,顶宽均约3-4米,最高处达11米。在南城墙和东城墙处,可见城门及门道遗迹。  相似文献   

13.
高淘堡古城     
《中文信息》2008,(5):77
高淘堡古城位于城东25公里的长城乡,西至中沙墩,东临长城月城,南连新地滩,北靠二十里大沙。此城由于被沙漠包围,原貌尚在,是凉州境内唯一幸存的汉代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战乱,风沙等灾害后,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有利于被追诉人的原则二战后,联合国在各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制定了一系列以保障人权为中心的国际法文件。以《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为基础,构成了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体系。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中,确立了一系列有利于被追诉人的刑事诉讼原则。1.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既是国际公约确认和保护人权的原则,也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制定和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第11条规定:“凡受到刑事控告者,…  相似文献   

15.
妇女权利:从禁止歧视到消灭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过去五十年来妇女人权运动的发展做了总结。作者着眼联合国,追溯了从禁止性歧视到消除性别歧视的历程,对其中遇到的种种障碍做了分析。那些障碍根植于全世界的、多层面的歧视性遗产。有些障碍已被确认并在全球层面上被取缔,例如那些公然剥夺妇女人权的事情。有些虽也被确认,但要消除它们,还需了解和改变习惯和宗教法。种种全球性的活动对此只能起到催化作用。对歧视妇女行为的揭露和反对引起了词语和基本概念的不少变化。最最重要的变化,便是把反歧视妇女的战略目标从"性"转移到"性别"。90年代,妇女权利终于首次进入联合国议题。但融合思想、协调途径,把妇女权利和人权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辽金考古发现与研究刘丽萍一、考古发现的辽金遗址泰来塔子城古城泰来塔子城古城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最大的古城,座落在嫩江支流绰尔河畔。“塔子城古城是座正南北向的方形城址。周长近九华里,城外四周被三道深阔的护城壕所环卫,城的四角各有一个守城用的角楼的...  相似文献   

17.
云南印象     
10月中旬。随省社科联组织的考察团赴云南学习考察,时间虽短,印象极深。那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6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那是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濯、对自然产生无限崇拜、敬畏与感恩的地方,登上海拔3000多米,隔着数百米的高山草甸,眼前雄峻的玉龙雪山突兀拔起融入蓝天,你会深切地感到山与天、人与天是如此的接近,从雪山融化汇集的清澈溪水匆匆流向丽江古城,滋养了一个神奇的纳西民族;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正彻底改变着文化遗产地的经济社会形态,由此对原住居民及其社群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丽江古城原住居民及其社群的当代变迁,切实地反映出了当前遗产保护普遍面临的遗产传承主体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如科技普及化、职业现代化、交流全球化、传统社区瓦解等,这些与当代人类发展接轨而带来的转变,改变了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生活习惯、传统的发展路径和社群组织结构,从而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但是,就其本质而言,这一转型是符合遗产地居民理性判断的适应性变化,应予以尊重。  相似文献   

19.
被西方藏学权威、东方学家杜齐( C.Tucci--意大利罗马东方学研究所所长)称之为“伟大的学者”--洛克博士,从 1922年至 1949年长期留居丽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植物、地理、生态、纳西族历史、宗教、东巴文化进行卓有成效的、影响深远的研究,致使一批又一批东西方学者,步其后尘,潜心对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东巴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诠释与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一批又一批全世界学人刮目相看的学术成果,对促进中西方文化学术交流与影响,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与文明,都作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近些年来,国际上出现的“纳西文化研究热”,可视为是国际文化界在洛克开创的“纳西学”基础上,在更深入、更广阔的领域内进行更新的探索的一种开端。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老东巴文化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一股股东巴文化热、丽江探访和旅游热,能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崛起与升温,所有这一切,寻根溯源,可以说都与往昔洛克博士传播古老的纳西东巴文化及深远影响密不可分。洛克博士被誉为“纳西学奠基者”和“东巴文化研究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20.
凝望丽江     
侯长青 《西部观察》2003,(11):44-45
金生丽水,水润古城. 丽江,比起2000多岁的白发苏州,气势如虹的故宫,她还只是一位正当妙龄的村姑,经过了800多年的风吹雨打,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活出了自己的特色.她的古朴和神韵,似一杯浓得化不开的陈年老酒,醉得到此地观赏的人们不知家乡在何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