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不久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讲话内容的精神实质,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使经济能够生气勃勃而又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项重要探索。正确认识和解决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事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好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因而一般把社会主义经济等同于计划经济;把资本主义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普遍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能兼容的。但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是完全正确的。现实与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能够,而且必须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和合…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段启咸邓小平为党恢复了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根本的“拨乱反正”;他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说明更快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深层体现;他关于改革经济体制是我国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历史上的连续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但实践表明,二者在经济与政治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经济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等问题的思考上,又有质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之间是继承、纠正和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高速发展到后来跌入低谷,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的后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条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和体制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正是以此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和现实情况,实现了对传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哲学是生产力哲学,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质、核心和根本内容,成功地实现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最有效地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模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入研究生产力的最新发展趋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哲学把唯物史观发展到新水平,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的属性及其关系问题,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并直接涉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的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近百年来社会主义各国进行了反复争论和探讨。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勇气,冲破长期以来束缚人们头脑的理论禁区,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  相似文献   

8.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已经显示出灿烂前景的发展阶段,引起举世瞩目。邓小平是中国经济制度创新事业的奠基人。他领导中国实行经济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无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制度文明建设史上,都十分富有特色,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制度创新是以一场成功的思想观念上的变革作为先导的。计划和市场是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配置经济资源和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选择计划经济体制还是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去建设社会主义,是动世纪全世界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问题的基本观点,详细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它体现着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本质特征和最深刻的内容.文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所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包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主要问题,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由于传统理论把计划和市场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基本标志,因此,要冲破这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方面身体力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计划经济思想,另一方面都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提出商品货币关系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发挥国家对经济集中调控的优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构想与现实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资本主义走到尽头时的社会主义.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最高最后的形式,因而市场经济将伴随资本主义走完全部路程,未来社会只能建立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基础之上.事实上,市场经济是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它的充分发展,人类才能建立产品经济社会.现实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实现的,这样的社会主义可以在国内终止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能终止市场经济的发展.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人们一直在用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消灭了市场经济的未来社会模式,指导现实的还必须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失误,甚至在一些国家的失败皆源于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如何建设资本主义走到尽头前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填补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页空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生产者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它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它可以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使社会主义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进而把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从产品经济的基础上推进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提前上百年乃至几百年.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计划与行政命令的结合,用行政手段贯彻计划。我国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基本是前苏联模式。60年代经济界对苏联模式进行过反思,但由于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独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讨论没有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没有摆脱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实际上,恩格斯早在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批判》中就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向计划性发展;1918年列宁再次指出:"现在资本主义正直接向它更高的,有计划的形式转变。"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西方那种指导性计划(宏观调控和一系列规则的建立、创新的产业政策)逐步形成。但是,前苏联和我国都把凯恩斯主义当做帝国主义辩护士进行批判。上个世纪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流行,开始了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但是又被当做是"修正主义",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理论界开始重新评价凯恩斯和东欧模式。9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界真正达到了思想解放,中国真正走向了市场经济,这个大方向应该肯定。但是,要真正理解邓小平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要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经济目标是“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手段。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都可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但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手段。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只有实行以市场为基础、以国家计划干预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思想.但毛泽东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发展商品经济的正确思想,纠正了其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主要是揭示了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机统一起来,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胆识和勇气,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坚定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增长物质财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体制的同时,也作为社会分化体制而加大了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财富生产的功能性要求与合法性要求的同时,确立起与从"如何增加财富"到"如何支配财富"的历史转变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生产观。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成熟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它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 ,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手段和最终目的的统一 ,突破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的论断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 ,它也为我们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把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区分开来,揭示出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范畴,而是经济体制范畴;强调市场经济必须与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制度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崭新范畴;把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位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上。这一理论突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