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蓬勃发展,其范围和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发挥了独特的社会作用。但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制化、规范化问题突出,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等长效机制引导其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员志愿服务对党员自身、党群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党员志愿服务的构想及制约因素基础上,总结出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多属于临时或短期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深入及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人、志愿服务和学校层面因素对大学生长期参与志愿服务产生着不同影响,通过社会工作视角分析发现,健全志愿者选拔与培训体系、导入社工价值理念、建立监督评估激励机制、创建社工义工联动机制等是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从独立学院的学生特征入手,结合当前独立学院实际,有效、科学的教育与管理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党员的长效服务机制的建设保障,创造条件调动独立学院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尤其是如何发挥专业优势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5.
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一种特色模式。本文阐释了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意义,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如何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开展,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活力进发的体现,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动力.笔者就志愿服务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理当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生力军。本文通过一些最新统计数据,对城市青年志愿服务的内容、作用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城市青年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学院志愿服务组织是校级志愿服务组织的有效补充,目前存在志愿者主体意识缺乏、活动深度和持续性缺乏等问题。院级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需要从培训、组织、评价和保障等环节进行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因此,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和公益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倡导当代大学生的公益精神,是符合时代发展与人文精神培育的迫切需求的,是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核心与价值体现,大学精神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化表现形式。因此,校园文化在满足需求、增长知识、发展智能方面增强了对公益价值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和谐发展内在要求的契合性入手,探究了志愿服务与青年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双重关系,分析了志愿服务在促进青年与社会共同发展中的双向功能,并对和谐社会视阈下如何深化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静宇  汪华 《当代青年研究》2014,(2):97-100,123
在当前利益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动机和多维的目标诉求,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拥有较高热情的同时参与的持久性却很低,其参与活动动机除受到志愿者个体的影响外,家庭和高校两大外在因素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应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理性构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以促进志愿者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外来务工青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与推动志愿服务的全民化是一种互构的关系,也是他们去标签化,重构身份系统的现代性行为表达。志愿力作为研究的概念工具,剖析了志愿力的三个维度,即意愿、能力和可为性。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务工青年的志愿服务参与意识、能力和可为性对于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要从志愿服务意识的唤醒、能力的提升和便利性增强三个方面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的志愿服务参与性,减少新的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的志愿服务与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时代青少年对志愿服务的参与,包括青少年志愿精神的弘扬、青少年志愿行为的体现、青少年志愿服务网络的扩大.志愿服务是青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从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法律规范、权利义务、人文精神等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志愿服务对青少年能力开发也有积极作用,包括智力开发、技能开发、自我调节能力开发、社会交往能力开发等.全球化时代促进志愿服务迅速发展,从而对青少年成长发挥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中分析了建立出租汽车行业市场机制的必然性,预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对行业的影响,提出了在建立行业市场机制过程中行业管理上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 Knowledge of volunteering and volunteer management requires understanding from bot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相似文献   

17.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通过对11位参与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对青年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上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合法性保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在实践机制上为青年志愿者提供组织平台和专业培训。在政府购买服务中,青年志愿服务正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并且政府购买服务将促进青年人的志愿服务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福利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行动已经成为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创举。对沪上18所高校66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较高,但每学期平均参与时长较低、持续性参与不够或中途流失的问题普遍存在。研究发现,认知程度、参与动机等内在因素对广泛参与度影响显著,而高校和政府支持、组织管理满意度、岗位分配满意度等外在因素对深入参与度影响显著。内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是否会成为志愿者的主要因素,外在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持续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推动大学生持续性志愿服务行为要依靠完善外在管理和保障,从而有效防止志愿者中途大量流失,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整合志愿服务公益资源,规范志愿者管理,实现志愿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探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志愿队伍建设机制:规范互益的会员制度,专门、系统的志愿培训体系,完备的志愿保障和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和维系了志愿者的热情,推动了志愿队伍专业化发展。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方式的变化,国外及港台地区志愿队伍建设呈现出国际化和全员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