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捕捉艺术形象是散文创作和阅读的一个重要问题。散文虽不要求有鲜明、完整的人物形象,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捕捉艺术形象。散文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铺洒在自然景象上,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记叙、描写来抒发思想感情。在这方面,古人有过不少的论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他们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散文创作往往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过艺术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杨朔是善于创造这种形象的,他的后期散文总是选择一些很平常的自然景物,如红叶、报春花、鹤首、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有《赠羊长史》诗,序云:“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以赠。”宋吴仁杰《陶渊明年谱》于义熙十三年条下注: 有《赠羊长史》诗.长史名松龄,晋史本传(按,指《晋书·陶渊明传》)谓与先生周旋者。是岁刘裕平关中,松龄以左军长史衔使秦川,故有句云:“路若经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部语录体哲理散文集。它是由孔子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少数弟子言行的著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境界”说是其核心。他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说虽非王国维首创,但“根本”论的提出却是他的贡献。一九○八年王国维亲自整理出版的《人间词话》的第一  相似文献   

5.
“海市”被禁锢已十几年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园地又迎来了百花吐艳的春天。“海市”又回到了中学教材中,师生们高兴地喊起来:“出海市了。”的确,在这春色满园的大好时光里,我们能够重读脍炙人口的著名散文《海市》,怎能不叫人倍感亲切,高兴万分呢?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居延汉简的题记文字和汉墓壁画、汉画像石、敦煌石窟壁画以及唐宋绘画中的图像解读,确认汉代的“堂皇”乃是一种正面敞开,用于接待宾客或治事的厅堂类建筑。  相似文献   

7.
陆机是晋朝的著名诗人和作家,据《晋书》记载,司马氏一举灭吴国,陆机时年二十。此后便“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280—289)末年,与弟陆云离吴入洛,当时文坛名人张华曾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可见陆机在当时的名望和影响。《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文章传》说:“机善属文,司空张华见其文章,篇篇称善,谓曰:‘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钟嵘《诗品》不唯将陆机列为上品诗人,且将他同潘岳作了一个对比,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其高下亦不言而喻。臧荣绪《晋  相似文献   

8.
泰山是我国名山之一,与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并列为“五岳”,且居“五岳之长”.它被历代帝王视为神的化身,登山封禅,赠送封号,历朝不断,因而古迹在在,层现迭出.它更赢得文人画士的爱慕.从孔夫子到司马迁,从李白、杜甫到苏轼、宋濂,以至当代的著名作家诗人,都登临过泰山,并留下了珠玑摧璨的精美诗文.这种情况,既为后人描绘泰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却也给后人增加了跨越的难度.倘若依傍古籍,窃其余唾,自难拔秀于群雄.后继者需要创新,便要有独特的感受和精妙的构思.这篇散文能在浩如烟海的泰山诗文中引人瞩目,原因正在于它写出了“雨中”泰  相似文献   

9.
《司马法》是先秦兵法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以仁为本、怀柔战法、虚实论、聚财节用、通权达变等用兵思想 ,使《司马法》不仅在军事史而且在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世说》中九个不大引人注目的问题一一检视,认为:一、六朝人惯称《楚辞》为《离骚》;二、东晋一代重视吴声民间歌曲,《世说》是最早提及吴声歌曲的书;三、张湛曾撰《古今九代歌诗》七卷,《古今箴铭集》十四卷;四、世人以郗超比苻坚,非无缘故,乃同“好施”、“奉佛”、“广交才能之士”等;五、《世说》记泰山南城羊氏特多;六、《世说》记单忱后人“诸羊后多知书,而射、奕余艺莫及”有误;七、“羊孚年三十一年”是正确的;八、东晋士大夫作兴书扇;九、《语林》一书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作上需要,读了一点先秦法家著作。首先接触的就是《商君书》。为了能够弄懂,不免涉猎了若干各家的注本。这些注本对我帮助很大。但在读的过程中,在词句注释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个人看法。这些看法极不成熟。现在以《读商君书札记》为题发表几则。其目的是向各方面求救。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札记校释了《荀子》的19条词语,其中有的是对前人的校释提出补充材料,有的则是纠正前人的误校误释。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论文之书,尠有专籍”。“敷陈详覈,征证丰多,枝叶扶疏,原流粲然者”,黄季刚先生认为,“惟划氏《文心》一书耳”。自沈约起,历代学者不少人都相当推崇刘书,但一般多停留在简短的赞评上;专力治此书,是明清以后的事。然而,黄叔琳注,“纰缪弘多”;李详《黄注补正》“间或疏漏”。真正将《文心》的研究引向科学道路的,是黄先生的《文心雕龙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札记》是先生1914—1918年在北大教学期间撰写的,虽只有三十一篇,但正如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说明》所言,“而刘勰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4.
15.
一、“君子好逑” “君子好逑”的“好”字,毛传以来都训为“美好”,是形容词,似无歧义。但细味整首《关雎》所表现的主题,是描述一个男青年爱慕、追求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字,在这里应训为动词才是。 “好”字,甲骨文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从女从子,一种是从母从子。“女”字“母”字在左或在右,都是面向“子”的,表示妇女抱着孩子非常喜爱的意思,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女、母两字常通用,如母庚,又写作女庚。“好”字从母,可见其本义是母亲喜爱孩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因有青年朋友读王力先生主编之《古代汉语》,或未尽领略,谬相质疑,遂札记所谈若干条,自说诗起,次及词、曲、骈散文,语法、修辞等等,不揣谫陋,辄复献疑。原拟陆续刊布,不意甫刊二则,戛然而止,亦姑置之。顷与友人话及,以此书为大学教材,所关匪细,怂恿续布,爰取旧稿,稍事增损,以就正于海内通人。倘承明教,幸何如之。1.一三七五页杜甫《春望》,是一首极好的诗,可以说是老杜的代表作之一。方回评:“此第一等好诗,想天宝、至德以至大历之乱,不忍读也!”纪昀评:“语语沉著,无一毫做作,而自然深至。”邵长蘅评:“全首沉痛,正不易得。”前人推评之重如此。  相似文献   

18.
一《豳风·东山》一诗,描写久戍的士卒在还家途中思念家室的感情,读来感人至深。仔细体会,原因就在于诗人采用悬想和回忆的手法,不烦琐屑地具体地描写了他久别家园以后,既思念亲人又忧虑家庭变故的畏惧怆恨之情。诗人着重通过征人假想住宅的荒凉冷落、妻子居家的思念之情以及三年前幸福快乐的新婚情景等几个场面的描写,虚实结合,对照强烈,刻划了征人思乡的急切心情。虽然,作者掇拾到诗中的材料,都是日常的平凡小事,但具体生动,富有生活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讨论了《国语》中的一些词句的训释问题,对韦注及清人训解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辨正。如“贪冒”条,认为“冒”的“贪”义来源于“墨”。“不承获甸”条,论证了它并非是“不获承甸”的误倒。“倍之为八寸分寸之一百四”条,揭示了分母有省略,并非脱字。“每怀靡及”条,指出释“每怀”为怀和、怀私、虽和,都是赋诗断章之解,而非正解。而“每每怀其无及于事之惧”才是此条之确诂。“使吕宣子佐下军”条,分析了王引之乱改古书致误的原因等等。共14条。  相似文献   

20.
读《九歌》札记叶晨晖一、“捐款”与赠衣习俗《湘夫人》末章“捐余袂兮江中,遗余兮醴浦。”王递解“袂”为衣袖,并说:“屈原托与湘夫人共邻而处,舜复迎之而去,穷困无所依,故欲捐弃衣物.裸身而行,将适九夷也。”将“捐”“遗’懈为捐弃。《文选》玉臣注沿袭王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