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小说家之一劳伦斯的代表作。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论述了《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与劳伦斯本人的“潜意识”的关系;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的精神分析方法对该作品及劳伦斯本人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他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白孔雀》,揭示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儿子与情人》,继续了性爱题材的生命哲学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展示了劳伦斯的以“血的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20世纪西方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而20世纪最富有争议性的英国作家劳伦斯就是其中一例。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在很多观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在无意识、性等问题上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结合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美妇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作品以及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观点,从"俄狄浦斯情结"、无意识以及人格结构3个方面,论述了劳伦斯作品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相通之处,也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是劳伦斯作品所反映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的女性主义的形成表现于《儿子与情人》,其发展过程清晰体现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其走向成熟则表现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中可以认识其女性主义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进而有助于增进对劳伦斯小说的欣赏、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赞成他的人说: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反对他的人则说:他是个没有把才能用在正道上的天才。劳伦斯1885年9月11日生于英格兰中部的诺丁汉郡一个煤矿区的矿工家里,1930年3月2日死于法国汶斯,享年仅仅四十五岁。他的创作生涯虽然仅仅十九年,但他创作了四十多部题材广泛、文体多样的作品。他的比较有影响的小说就有《儿子与恋人》(1913)、《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16—1920)、《失踪的女郎》(1913—1920)和《切特利夫人的情人》(1928)等。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是英国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特别是《查泰菜夫人的情人》曾引起过不少争议。作为世纪之交的作家,以弗罗伊德学说为代表的心理学对其影响很大。这里用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对劳伦斯及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精神分析法解读,认为”本我战胜超我”才是劳伦斯的人格追求,也是其创作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评论界对劳伦斯自我观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多从他塑造的人物入手,也多把他和弗洛依德、尼采联系起来,探讨劳伦斯的自我现.文章将研究从荣格理论出发探讨劳伦斯的自我观,并选择劳伦斯早期的<儿子和情人>、中期的<恋爱中的女人>和晚期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劳伦斯自我观的发展,从而全面地理解劳伦斯的自我观.研究他的自我观有助于理解他的作品,及他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分析,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显得令人惊讶地鲜明生动,就象雾霭突然消散之后,一个岛屿浮现在眼前。”(《论小说与小说家》)《儿子与情人》一直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劳伦斯风格”的小说。沃尔夫的解释和比喻,涉及到“劳伦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被劳伦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更为深远和飘渺的涵义,形成了劳伦斯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一面。在《儿子与情人》及以后的大量的小说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10.
死亡与再生──谈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吕伟民一簇熊熊的火焰中,升腾起一只昂首振翅的鸟,“火中凤凰”,这是劳伦斯最喜爱的意象,这个意象中蕴含着他一生最关注的两个主题:“死亡”与“再生”。劳伦斯,这个旧世界的诅咒者和新世界的预言者,在他充满紧张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戴·赫·劳伦斯一生崇拜阿芙罗狄特,他津津乐道的血意识其实是阿芙罗狄特精神的现代阐释,而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则是对这种精神的形象表达,隐喻作者一贯坚持的只有性爱才能拯救人类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笔下的人物在其作品中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概念,而是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从《白孔雀》中的莱斯利和安纳布到《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和梅勒斯,劳伦斯笔下的人物的认知不断深化和升华,是一种螺旋式运动。这种人物的螺旋式运动标志着劳伦斯对社会认知的全面与成熟。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的作品致力于揭露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作为社会机制的一部分,教育在经历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态度扣价值观.通过劳伦斯的两部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彩虹》,揭示劳伦斯对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教育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及《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两部作品主题与象征意义的分析,阐释了其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所面临的无处可逃的生存处境,其中更渗透了作者的文明忧患意识,以及作家对不受文明束缚的人的自然本性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以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劳伦斯的三部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生态批评解读,读者不难看出这些作品从多层面体现了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劳伦斯认识到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的是对自然的破坏和对人性的异化,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表现出自己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力求能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达到人与自然的交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析了包括《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在内的20世纪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4部长篇小说,结合作家对“性”和“爱”的论述,认为劳伦斯小说中的性爱描写的本意,是作家认为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以男女性关系最为重要,并对它进行多角度探讨,对国内学术界劳伦斯研究的一些看法,提出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生活在妇女解放运动高涨的时期,他的早期作品以比较明朗的态度赞扬了新女性的独立自主精神,表现出了他对女性的同情。人们一般把1915年出版的《虹》,看做是劳伦斯对女性最伟大的同情之作,而把1920年出版的《恋爱中的女人》看作是劳伦斯由女权运动支持者蜕变为反对者的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对《虹》的命名、写作背景和主题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指出劳伦斯其实在《虹》一书中体现的是他对女性主义所持的矛盾态度而非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18.
二元论是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之一,二元论思想也曾多次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劳伦斯是英国著名作家,由于他一生思想复杂多变,国内外的文学评论界对他的创作思想众说纷纭。但是如果用哲学的二元论思想分析他的作品,就会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劳伦斯生长在工业革命的大历史背景下,社会变革和家庭背景让他认为:世界是由对立矛盾组成的。在完成自传体作品《儿子与情人》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身经历,他的二元对立观点逐渐形成。但是,随着作家思想的成熟,劳伦斯的二元对立观逐渐转变成为“二元一体”的理论体系,说明作者最终超越了广义二元论的单纯的对立理论。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是英国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特别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引起过不少争议.作为世纪之交的作家,以弗罗伊德学说为代表的心理学对其影响很大.这里用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对劳伦斯及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精神分析法解读,认为"本我战胜超我"才是劳伦斯的人格追求,也是其创作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劳伦斯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其长篇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因过多性爱描写也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但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实质上表达的是自己对美好婚姻的憧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