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唐传奇《李娃传》的故事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李娃传》就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朝鲜古代汉文小说雏形《新罗殊异传》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朝鲜古代小说的滥觞,是9至10世纪的《新罗殊异传》中的志怪、传奇一类的作品,如《竹筒美女》《首插石楠》《虎愿》《仙女红袋》(又名《崔致远》或《双女坟)》等。在这些作品中,《仙女红袋》和《金现感虎》(又名《虎愿)》中的女性形象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善良、宽容的品质和忍辱负重、坚韧持守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李娃传》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人物命运悲欢交织,爱恨相伴,堪称一幅生动的唐代社会风情画卷:士子狎妓的社会风尚,相沿前代而又不失独特的丧葬习俗,重门第等社会心理以及人性向善的道德追求和由强调门当户对向男才女貌的自由爱情转变的婚姻观念等。故事在几近真实的唐代社会生活中徐徐展开,这一时代的世态人心又促使故事的结局向人们渴望的理想境界推进,使读者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李娃传》不失为一部较早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4.
“一个动人的恋爱故事”、“一篇出色的爱情小说”,这是解放后绝大多数文学史专著和评论文章的作者对唐传奇《李娃传》的看法.基于此,他们又指出作品所写的是男女主人公“真挚的”、“坚贞不渝的爱情”,称赞女主人公“心地崇高”,“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爱情”,并进而开掘出小说的“一对社会地位贵贱不同的青年男女,经历千辛万苦,赢得爱  相似文献   

5.
中岛敦生平与创作有三个特点 ,其代表作《山月记》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比较 ,两者有六大不同点 ,主人公李征的形象有一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过去学界对《李娃传》中主人公沂国公的原型,一般都指定为河南荥阳郑氏,名叫郑元和。笔者通过考证,发现沂国公在现实中是有实际人物的,即著名政治家沂国公李勉的便是:第一,李勉是郑王李元懿之后代;第二,李勉一生行迹,时间上与《李娃传》男主人公一致;第三,李勉具有非常的音乐才华,与主人公一致;第四,李勉做官的经历,与《李娃传》作者白行简伯祖大抵相近。  相似文献   

7.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所受《莺莺传》之影响,《霍小玉传》反思当时中唐士人婚宦问题,对人性与社会之矛盾有更深刻表现,小说将主人公遭遇归委宿命,悲剧精神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历来只注重它对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反抗,而忽略了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对城市平民的歌颂。《李娃传》的作者白行简之所以用赞美的笔调来描绘城市平民扶危济困的善良品德、施恩不图报的侠义心肠。以及李娃精明练达的性格特征,显然是与民间说话的薰陶、作者家境素贫,以及唐代社会的民情风俗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唐传奇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其故事情节逐渐丰满、人物性格也趋于鲜明。《李娃传》便是其代表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作者是明后期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根据同时代的文人宋懋澄的《负情侬传》改编而成。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叙事特点和悲喜的不同结局几个方面,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时代背景上,唐代婚姻重门第观念,学子以擢进士第为荣。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开始愈重视金钱。不同的时代背景势必会对主人公性格,行为产生影响。叙事特点上,  相似文献   

10.
崇尚儒教的朝鲜朝,其日常伦理意识也同样作用于男性,特别是两班士大夫们,他们往往将对女色的渴望隐藏于内心,以示自己儒士之风范。朝鲜后期的汉文小说中出现了泼辣狡诘、率性大胆的女性形象——如幼妓玉香兰(《钟玉传》)、妓女乌有兰(《乌有兰传》)。她们极尽所能,施展性魅力,撕破了伪道学的不近女色的假面具,将这些士大夫的真面目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11.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所体现的并不只是文学上的魅力和意义,其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也是极为深厚的. 本文旨在挖掘《李娃传》中关于中国传统婚恋观、新女性观及中国文化雅俗兼容观的深层意义,来寻找其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对其作一个全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和中国古代传奇《杜子春传》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来探讨芥川在这部作品中要表达的思想主题,从而进一步分析芥川龙之介的创作倾向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文言体传奇小说阶段,鲁迅先生将它的出现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二是明代文人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模拟编写“拟话本”阶段,这促进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群众创作向作家创作的转变.突出代表这两个发展阶段成就的有两篇作品:一篇是自行简的《李娃传》,这是唐传奇中的艺术珍品,鲁迅先生评之为“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相似文献   

14.
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李娃传》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他引入莎士比亚学方法注释文本,引发西方学界关于"过度注释"的讨论;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传文,启发后来学者挖掘《李娃传》中所具有的仪式意义;继中国学者之后,运用传统的文史考证之学,再次对《李娃传》与《李娃行》的关系以及传文的影射问题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朝鲜末期传播的野谈中,《青邱野谈》《东野汇辑》《东厢记纂》等所收录的《李义勇》传奇色彩比较浓郁,与中国唐传奇中李朝威的《柳毅传》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考察《柳毅传》与《李义男》之间的关系,分析《李义男》的演变过程及其内涵,探索《李义男》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指出:《李义男》是在中国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的基础上创作的。  相似文献   

16.
唐代小说在后世通俗文学体裁中的嬗变,已经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的变迁,对唐代小说《李娃传》在宋、元、明不同时代话本、戏曲中的演进轨迹进行考察,探讨演变过程中门第观念、人物形象的衍变以及明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创作格局的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17.
重新评估《李娃传》的思想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娃传》不是爱情主题,也不能证明具有批判封建伦理和门阀制度的意义。人物设置没有正反之别是本篇小说对中国小说艺术的独特而重要的贡献。性格清晰的人物都具有"正面"与"反面"对立统一的双重人格结构,塑造了一个关于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人"的整体形象。人性主题才是小说的真正主题。其思想价值在于教谕人们全面认识人的品格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黄加灏同志《<李娃传>传统评论质疑》(以下简称《质疑》,见《杭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一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87年第六期)一文,颇给人以启发。它提出了三个反问句。即:“小说歌颂真挚爱情,表现爱情主题吗”?“李娃形象优美动人吗?”“小说具有强烈的反门阀、反礼教意义吗”?通过这三个反问句,实际上把《李娃传》全盘否定了。文中对《李娃传》虽作了某些肯定,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为此本文谨就《李娃传》与黄加灏同志商榷,说明对传统评论也要作具体分析,不可一律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传奇之中,《柳毅传》是一篇佳作,胡应麟说:“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撰述浓至,有范晔、李延寿之所不及.”对于《柳毅传》的艺术价值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柳毅传》在当时流传甚广,查《太平广记》,我们可以知道,在唐代传奇中就曾两次提及柳毅传书之事.《太平广记》卷三—一“神类”《萧旷》叙及“太和处士萧旷”,夜遇神女织绡娘子,“旷因语织绡曰: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有之乎?女曰:十得其四五尔,余皆饰词,不可惑也.”另外,《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中则借神女九娘子之口,叙述《柳毅传》的主要情节:“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环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了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恋爱故事。此后,不断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改造与补充。其中,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其内容、人物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承载这一故事的文学体裁不同,加之不同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使得爱情故事要表达的主旨出现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