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几年来,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出现严重逆转,六方会谈一直陷入沉寂.半岛核问题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朝鲜国内的权力过渡引发了各方政策关注点的再调整.朝鲜的核能力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加深了国际社会的忧虑.为了推动六方会谈重启,中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要成功实现早日复谈,仍需要美朝展示灵活性,发挥主动性,彼此合作并与其他各方共同努力,使半岛核问题重新驶回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2.
在朝鲜核问题的阴霾下,朝鲜的经济改革同样是当今世界各国注目的焦点。朝鲜经济改革的成败会影响朝鲜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从而影响到一系列朝鲜问题的解决。近几年,朝鲜的经济改革也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笔者希望通过对朝鲜经济改革特点的分析,来窥视其整个经济改革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7年2月13日六方会谈达成的去功能化方案,朝鲜同意启动去核化进程,对宁边核设施进行"去功能化"和对其所有核计划进行申报。但是,到了申报期限规定的2007年12月31日,朝鲜仍然没有进行核申报。虽然2008年5月8日,朝鲜向美国提交了核申报计划,但是朝核问题的前景和进程仍然有很多不可测因素。本文探讨朝鲜去功能化和申报问题的内容和实质,分析朝核问题主要当事国美国与朝鲜的政策、态度和疑虑,试图推测朝核问题未来发展趋势走向。朝核去功能化和核申报问题将是新一阶段六方会谈的关键问题,也是对六方会谈各国政策和政治解决朝核问题决心的重要考验。  相似文献   

4.
正朝鲜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金利龙在联合国记者会上表示,朝鲜会在需要时进行第六次核试验。金利龙称:"试验将在我国最高统帅部认为需要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当前半岛局势已经高度复杂敏感,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加剧对立紧张的言行。所有有关各方都应当共同努力,为缓和局势做出自己的切实努力。朝鲜核爆使世人发现朝鲜发展核武器并不是"佯攻",而是实干。早在金日成时代就已经开启了核战略,并对核研究投注了人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中国对争端各方进行了斡旋并最终促成了六方会谈。六方会谈至今共举行了五轮,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国际法的角度审视六方会谈,可以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六方会谈充分尊重了国家主权原则;其次,六方会谈坚持和发展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再次,六方会谈为东北亚区域安全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应当坚持以六方会谈的方式解决朝鲜核危机。  相似文献   

6.
以谈促变: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回顾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克林顿政府在处理朝鲜核与导弹问题上采取了接触包容、以谈促变的政策,其对朝政策实施效果可谓得失参半。虽然暂时冻结了朝鲜的核与导弹发展、初步改善了几度紧张的美朝关系,但是,由于对朝战略判断失准、国内政治因素牵制,不仅没有根本解决朝鲜的核与导弹问题,美朝关系正常化也未能实现。总体而言,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只是取得了可以逆转的有限成功。不过,这些成功经验却值得奥巴马殷鉴。  相似文献   

7.
核扩散的逻辑——兼论朝鲜核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确实有些突然 ,但决非偶然 ,危机既凸显出核扩散与国际核不扩散努力之间的深层矛盾 ,又折射出美朝之间的长期纠葛与冲突。核武器一直在核时代里扮演重要的国际政治角色 ,核扩散也一直有其深层动因 ,冷战后的核扩散更是获得了新的动力。现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因其内在缺陷无力有效制止核扩散 ,而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消极影响更使国际核不扩散努力屡屡受挫 ,另外 ,核政治的逻辑使美朝矛盾在当前特殊情势下得以迸发。因此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存在某些必然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2OO3年8月27日到29日,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六国代表首次围坐在一起,就朝鲜核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标志着从去年以来因核问题持续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向着和平对话解决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9.
朝鲜作为一个处于保密状态的国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朝鲜的封闭性使得对朝鲜状况的分析难度加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核僵局持续的越久,朝鲜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变革就会越寸步难行。这不仅仅是由国家领导层决定的,更多的是朝鲜沉淀已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在支配着国家的行为。以往美朝的谈判结果证明,制裁和威胁并不能使朝鲜弃核,反而会坚定其拥核的决心。本文通过分析朝鲜弃核的可能性以及现实的美朝战略纠葛状况,尝试提出美国在两国关系中的主动性方案,以缓解目前的朝核僵局。  相似文献   

10.
"四端七情"之辩是朝鲜时期学术史上的大事。朝鲜大儒李滉与奇大升、成浑与李珥先后就此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辩,从学术争鸣进而影响到朝堂政治,对朝鲜王朝中后期的学术发展影响至深。引发这一时期学术辩论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部条件的刺激,亦有学术内在理路发展的必然。论辩过程中,参辩各方对于朱子学的有关论点进行了激烈争辩,并就某些问题取得了共识,从而使得朱子学的理论体系不断得以完善,促进了其在朝鲜半岛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政治领域,朝核危机已由美朝之间的较量发展为攸关地区各国安危、影响东北亚地区格局变化的多边博弈。朝鲜的筹码主要是核武器,以及周边各国谋求和平与稳定的愿望。美国的筹码主要是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与朝鲜签订和平协定,实现美朝关系正常化。突破朝核危机囚徒困境的重要途径是让朝鲜融入世界,使其成为正常国家。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促使朝鲜改变安全观念,美国放弃对朝鲜的遏制政策,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共同寻求达成一项美朝和平协定与朝鲜放弃核武器平行挂钩和违约必究的方案,以此换取朝鲜彻底放弃核武器。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当前的核危机是由第一次朝核危机升级而来。危机爆发后,美朝双方展开了首次公开双边谈判,并发表联合声明:朝鲜同意暂缓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支持南北联合宣言中提出的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美国郑重承诺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和其他武力,不干涉朝鲜内政。然而,在第二轮会谈结束后,由于美朝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南北对话与特使交流方面无法达成一致,双边关系趋向紧张。朝鲜从反应堆拆除燃料棒,并拒绝国际检查员采集测试样本的举动使危机达到顶峰。由于担心朝鲜可能在被迫情况下采取极端行动,美国在不放弃外交和加强军事准备的前提下策划对朝空袭。此时,美国前总统卡特访朝传递出了朝鲜愿意重返外交谈判的信号,美朝借此契机回到谈判桌上,并达成了解决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但协议存在诸多隐忧,主要表现为:美国将对朝政策与整体外交战略挂钩,影响了解决朝核问题的一贯性;美国对朝政策需要兼顾韩国立场;美国对朝政策受到官僚政治制约。框架协议存在的问题也孕育着美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局势重趋紧张的可能性,为朝核问题的再次浮现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3.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从朝美的《框架协议》到朝核危机的爆发已有五年,六方会谈四次成功地举行为朝核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朝鲜和平进程又现曙光。从六方会谈的由来、四次六方会谈的成果剖析来探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以及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68年1月21日,朝鲜袭击韩国总统府邸青瓦台并在随后48小时内捕获美国情报调查船普韦布洛号及其船员。朝鲜此举使美韩关系面临考验。本文考察了美韩处理此次危机的不同态度,揭示美韩分歧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朝鲜发展核武器是为了改善其周边安全环境,满足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美国的歧视和制裁政策导致的.但朝鲜核危机使半岛局势更加紧张,为美国对东亚事务的介入提供了借口,为日本大力增强其军事力量甚至核武器提供了契机,并有可能出现核扩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不想朝鲜半岛再生战事,中国不愿再次卷入朝鲜半岛的战事,所以中国必须努力通过六方会谈促使各方协商,从而促进朝鲜核危机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朝鲜核问题自上世纪爆发以来,虽经过六轮六方会谈和多轮双边会谈却仍一波三折难以解决,在此期间朝进行地下核试验并试射导弹成功,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朝鲜认为发展核武器事关国家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权利,而其他相关国家则认为半岛无核化更符合本国利益。就建构主义基于共有观念的解释来看,朝美双方共有观念是敌人,朝鲜与日本和韩国的共有观念也是敌人,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型友好关系也在框架内进行调整与再适应,与俄罗斯则形成了冷淡的邻居。因此,朝鲜实际上处于霍布斯式无政府状态中,要想获得生存和安全必须依靠自助。  相似文献   

17.
朝核危机视阈中的“停战体制”:流变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不安和核危机久拖不决表明,1953年建立的停战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局势发展的需要,而在东北亚地区构筑新的安全保障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六方会谈的各参与方在高度重视朝核危机和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都应以客观和现实的态度看待朝鲜的生存关切,尽量规避狭隘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零和游戏的机械思维,努力从根本上促使朝鲜半岛停战体制的转化与和平机制的理性塑立,这不仅有利于朝核及其连带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在本地区实现多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范式的视角对朝核问题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朝美两国长期无法直接沟通,彼此互不信任,导致两国间“安全困境”的出现,致使朝鲜走向了发展核武器的道路。要摆脱目前的“安全困境”,关键是朝美双方能否超越现实主义的视角,放弃彼此所存的敌意,最终在东北亚地区建构起真正和平、稳定的“安全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核不扩散机制饱受冲击,印巴核试验、朝核危机、伊核问题虽然是直接原因,美俄各自部署、存储大量核武器也难逃干系。2009年4月,美俄重启战略武器谈判,经过近一年的谈判,于2010年4月8日签署新协议。美俄达成新的裁军协定具有多重背景,它既与美俄旧版裁军条约的到期有关,也与奥巴马政府在核裁军问题上态度的转变相关,还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召开,以及解决伊朗核问题等有关。条约的签订既可推动停滞不前的核裁军进程,又对于严重受损的核不扩散机制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美俄核裁军协议的有限性,以及美俄在条约扩展至所有核国家上的共识,条约的签署也会对中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朝鲜核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又一重大焦点。为了确保东北亚地区今后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这一危机 ,过去一年 ,国际社会纷纷献计献策 ,以求问题的解决能有一个圆满结局。其中 ,中国的外交活动尤为引人注目。为东北亚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 ,也为自身利益计 ,中国真诚地希望在国际社会的大力配合和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外交努力 ,尽最大可能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化解朝美核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