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贽是晚明人文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充满了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他认为人生而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合理性,这也正是李贽所认为的整个道德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李贽的"成人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贽思想的真正核心是“成人说”。“成人说”要求人们摆脱僵化的儒家伦理教条的限制,自由地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圣贤之才,而这就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同时更需要个人的胆识。李贽的“成人”标准表明了他的思想局限性,但他对“成人”思想的自由探索,也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贽首先是一位"好汉",他尚侠,主张作侠而不作圣,有强烈的英雄豪杰心理期待和信仰崇拜,顶天立地,无所畏惧,思想胆力无与伦比.把李贽定性为具有侠义肝胆的"好汉思想家"或"思想之侠"更为确切,也更便于还原李贽作为"异端"、"另类"的本真面目--作为思想家与侠士融为一体的产物,侠之骨、侠之气和侠之精神对其思想个性有重要的支配作用.李贽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对侠文学进行集中关注、倾心阅读并系统评论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侠"对其文风及文学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贽作为晚明的思想家,他的名作<童心说>不但是文论名篇,更反映了其圣人学说的三个层面,是李贽圣人思想的集结篇,而这种学说又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标记.从此点出发,探讨<童心说>中所隐含的李贽的圣人观.  相似文献   

5.
由首都师范大学、南安市人民政府和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5月 2 8日至 31日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与会代表 ,有来自我国香港和内地、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及各方人士六十余人。大会在学会会长张建业教授的主持下 ,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李贽在我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加深对李贽的研究 ,这对我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 ,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会学者还本着百家争鸣的精…  相似文献   

6.
李贽作为晚明的思想家,他的名作《童心说》不但是文论名篇,更反映了其圣人学说的三个层面,是李贽圣人思想的集结篇,而这种学说又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标记。从此点出发,探讨《童心说》中所隐含的李贽的圣人观。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文学传统中悲剧作品占主流地位,这源于《旧约》和古希腊的艺术传统。“厄普代克的悲剧”有双重意义:一是指厄普代克秉承了这一西方悲剧文学的创作传统而提高了他的文学地位,他在“兔子四部曲”中就表现了长达四十年的美国式的悲剧生活。二是指他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即他违背了部分传统而在作品中出现了太多的性描写。这样,他的文学地位就被降低了一些,从而成为他自己的悲剧。因为在西方的文学世界里,作家的地位高低主要是由其作品的悲剧性描写及其道德层次的高低而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明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曾任云南姚安知府 ,其间为政 ,兴利除弊 ,清正廉洁 ,为云南姚安各族人民办了很多实事好事。李贽在云南的这段仕宦生活 ,对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纪念李贽逝世 4 0 0周年 ,由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楚雄州政府、姚安县政府、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联合主办的“李贽与云南”全国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10月 15日至 19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市两地举行 ,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港澳地区及日本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各方人士参加了学术研讨 ,其中有著名学者张建业教授、章培恒教授、黄霖教授、漆绪…  相似文献   

9.
通过梳理李贽自传反映的部分历史事实以及他传(含正史、非正史)对李贽的描写和评价,展示李贽的形象全貌,并通过比较用传记理论来评析李贽在自传、他传、非正史、正史中的不同形象,突显其精神风貌,力戒用平面和单线的眼光看待一个被当时人目为"异端"的人物,而应看到人物内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李贽在麻城芝佛院讲学传道之际,被诬为“左道惑众”、“僧尼宣淫”,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李贽避难于河南商城黄檗山的法眼寺。在法眼寺,李贽继续讲学传道,撰写诗文,修订《易因》,而后随马经纶北上。文章对李贽这一阶段的历程及著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贽是晚明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以其激进思想与左派王学的相似性,学者通常在思想渊源上将李贽列为王学左派。又因其与左派王学中泰州学派人物有密切的交往,而将其归入泰州学派。但这些结论是值得商榷的。本文以翔实文献为依据,在逐次梳理李贽与左派王学的思想渊源的基础上,指出李贽与左派王学并非直接的隶属关系,而其在左派王学中所受最大影响亦非来自泰州学派。  相似文献   

12.
晚明被称为"异端之尤"的思想家李贽,对汤显祖深有影响。他俩是否谋面,学界长期未能搞清。笔者曾翻《临川县志》偶见李贽为城东正觉寺写有《醒泉铭》,文中有"是万历己亥,余与汤西儿正觉寺后作系念"一句,此时汤显祖已弃官在家,"西儿"是他的已夭亡儿子,于是提出李与汤有可能在临川会面。而徐朔方先生据此便断为"汤显祖罢官的第二年,他和李贽曾在临川相会"。查林海权的《李贽年谱考略》对万历二十七年李贽寓居南京永庆寺记载甚详,其没有离开过南京。《醒泉铭》实为假冒李贽之名的伪作。《铭》中所说的"系念"也无从认定是对汤氏夭亡"西儿"的"系念"。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李贽《老子解》的基本思想,分析了李贽学老解老的思想基础和对老子“无为”思想重新诠释的内容,并探索了其从传统的“无为而无不为”得出“无不为而无为”结论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承上启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以收集整理周子作品、传、表、族谱、世系、祠堂、书院及后儒论断、吟咏之作为主要内容的濂溪志,是研究周子的宝贵材料。目前国内现存的濂溪志版本共有八种,即:明代胥从化版《濂溪志》十卷、明代李桢版《濂溪志》九卷、明代周沈珂、周之翰版《周元公世系遗芳集》五卷、明代李嵊慈版《濂溪志》十三卷、清代吴大镕版《周公濂溪周夫子志》十六卷、清代周诰版《濂溪志》七卷、清代周诰版《濂溪遗芳集》二卷和清代彭玉麟版《希贤录》二卷。  相似文献   

15.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6.
明自英宗以后 ,王朝每况愈下。独有弘治一世 ,政治清明 ,百姓安居 ,堪称“中兴之世”。是时涌现一大批良臣贤相 ,刘健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为内阁首辅当朝八年 ,辅佐弘治皇帝革除弊政 ,励精图治。其为人正直 ,敢于犯颜直谏 ,被弘治视为心腹临终托孤。作为顾命大臣 ,刘健对荒戏的武宗极力匡扶 ,屡次上疏极谏。最后去权阉不成 ,忿然请辞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受到褚遂良的诬陷,宰相刘洎被杀害。刘洎被杀从表面来看是他的言论不当所致,而实际上是多种因素交汇促成的结果。刘洎性格直率,锋芒毕露,而晚年的唐太宗却对大臣猜忌日益严重,当性格羸弱的李治成为皇太子之后,唐太宗对强势大臣的举动就十分担心。褚遂良奏上一番诬谮之辞后,唐太宗就顺水推舟将刘洎赐死。显然,担心幼主难驾驭刘洎,是唐太宗杀死刘洎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作者详细地分析了明代哲学家李材的《大学》改本 ,并将其与朱子的《大学章句》做了认真比较 :按照朱子的理解 ,则《大学》一书的基本结构应为 :三纲、八目 (经 )———三纲释、八目释 (传 ) ;此“三纲八目”结构成为一种“典型”。此后数百年间 ,人们在阅读、理解《大学》时 ,无不受其影响。李材的《大学》改本则对此有所突破 :李材以其“止修”学说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以“知止”、“修身”为中心的 ,全新的《大学》义理模式。李材改本为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大学》一文提供了新的视角 ,值得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9.
元代,湖广行省汉阳府城南"大别山"之麓的"郎官湖″,是"鄂、汉"地区"标志"性的名胜,由唐朝诗人李白命名.邻湖的"凤栖别墅",住着缘战争北迁的文学"巨擘"安南人黎崱.在他"旅居"生活的50余年里,就在这有着纪念意义的地方,撰写了垂名于世的<安南志略>一书,修复了岸边的"太白祠",并乘北上觐见皇帝和宾客光临之际征求留题诗文,从而留下了"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一段佳话.入明以后,黎氏子裔"突然"消失.而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郎官湖",仍然吸引着朱氏文士的到访和缅怀.  相似文献   

20.
在明末道学僵化和名教桎梏的催逼下,李贽为探究性命下落和儒学的真精神,用“真-空”观取代“道-器”论,将“赤子之心”置换为“童心”,通过“童心说”对“真”的追求,在心学范式下艰难维护儒学道统的同时开启了前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童心说”双重使命的内在冲突决定了李贽只能以儒学“异端”的形象被排斥,而农业文明的延续必然会导致封建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再度加强。李贽“童心说”的衰世绝音意味着儒学伴随农业文明的终结而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