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伟 《人才瞭望》2009,(1):33-34
近年来,随着公务员公开招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事业“凡进必考”制度的推行,人事考试特别是面试工作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规定:“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测试应试者的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职位要求的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面试作为录用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各级党政机关选拔了大批人才。但面试工作发展到今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使面试工作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是改革领导干部选拔使用程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程度,防止和克服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探索,切实增强公示制度的效果 按照《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吉林省在今年的副厅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推行了公示制度。从反映来看,这一制度已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提高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化程度。公示制度的实施拓展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  相似文献   

4.
“干部选的准不准,先让群众审一审”。去年以来,为了切实贯彻正确的干部路线,真正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我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要求,结合鹤壁实际,积极尝试,大胆实践,先后在30多名县级干部的选拔中试行了任前公示制度。首先在去年6月份,我们在公开选拔16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中,对经过笔试、面试,择优确定的32名考察对象进行了考察前公示,将32名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在5天公示时间内,共收…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对公务员从进机关到退休的各个管理环节,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依法进行科学管理. 在公务员的“进口”上,通过实行录用制度严格把关,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在管理上,对公务员坚持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通过实施考核制度,检查公务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同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结合起来,形成激励竞争机制,鼓励公务员尽职尽责,勤奋工作《条例》还对公务员的义务、权利、纪律、回避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公务员勤致康政.在管理中,还通过建立严格有序的培训、交流制度,使公务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通过逐步建立与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1994年12月3日发布了河南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通知指出:“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在范围上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的“国家行政机关干部”.其划定的指导原则是: (一)分类管理原则 我国公务员范围的划定,是从实行干部分类管理,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考虑的,过去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国家干部”的概念笼统,干部队伍庞杂,并使用一种统一的办法进行管理,忽视了各类工作人员在工作性质,社会责任以及人才成长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难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按照这一原则,为了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首先应当把政府工作人员从原来庞杂的干部队伍中分体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实行科学管理。 (二)适用一致原则 我国公务员范围的划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参照世界各国公务员的典型范围,使公务员范围与公务员法规适甩范围相一致,它既不能象日本、法国那样几乎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9,(2):47-47
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规范。一是公务员法规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结合实际,出台了《开封市公务员职位管理实施办法》、《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和《公务员奖励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法规完备、管理规范的公务员管理体系。二是公务员考录工作逐步规范。坚持“凡进必考”制度,大胆实践和探索,建立了从招考计划、公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录用、培训和纪检监督、考官队伍建设等一整套考录制度和办法;  相似文献   

9.
国家公务员素质是其履行行政职务的资格和条件,是公务员自身条件相互区别的具体体现。公务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政府工作的成败。在这个意义上说,提高国家行政机关人员素质,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弄清国家公务员的基本素质问题,对于公务员的选拔、使用、考核、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仅就当前国家公务员应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是指对国家公务员晋升职务或降低职务的规定,是政府机关一种重要的激励措施。公务员职务晋升制度有两大功能,一是选拔优秀人才,二是激励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一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将逐步消除职务升降工作中的弊端,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1.
王玉玫  刘迪  赵晓 《人才瞭望》2016,(24):206-207
结构化面试因其较高的面试信度和效度成为我国公务员选拔的核心测评技术.伴随“国考热”和面试培训班的兴起,面试者的面试培训经历对面试评分和招录单位选拔效应的影响力度不容小觑.探析证实,培训有助于面试者提高面试能力、有效把握答题技巧以及恰当的印象管理行为并构建面试效力构念,同时对面试考官和招录单位而言,则加大了其识别有效面试者的难度,弱化了面试的结构化效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     
公务员制度推行十年 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 队伍初步形成 从正在成都举行的党政机关考试录用与公务员培训工作会议上获悉,国家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推行已整整十年。目前,规范化的考试录用和培训制度基本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入轨运行,干部能上能下有了进展,轮岗回避初见成效,“出口”初步畅通,一只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初步形成。“凡进必考”的观念深入人心,一大批素质好、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十年间,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优化,大专以上公务员由1993年的32%上升到2002年底的69%。  相似文献   

13.
省长马忠臣谈加快我省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步伐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织保证。《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分类管理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4.
正确理解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几个关系问题胡鹏轩《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93年10月1日施行,至今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其间,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人事部门对国家公务员制度做了大量的宣传、实施工作,国家公务员这一概念已经为全社...  相似文献   

15.
所有实行公务员制的国家,大都采用考试的方法选录国家公务员,这种制度简称为考任制。在我国招录公务员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严肃的大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国外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是一些美国、英国、法国公务员招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14日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一周年,《条例》的颁布,是我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件大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尽快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性法规的初步建立,反映了公务员制度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全面推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目的是促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如果说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以前的行政机关人事管理制度有什么区别,那么国家公务员制度最根本的就是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录用公务员,而随着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实施公务员考录制度已不容置疑地成为人事录用工作的主要方式,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和优越性能的考试录用为“不避亲疏、不论贵贱、为才是举”做了新的注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步实施,从中也暴露出了考录制度初始阶段的…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出台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家公务员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在县级干部的任用上,正在实施这一规定。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这项旨在防止官员以权谋私的制度,不仅反腐效果欠佳,在一些地方反有助长腐败之势。  相似文献   

19.
面试是现代人才测评中种主要的方法,它有着其他测评形式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面试在人才测评与选拔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l994年人事部要求全国各地、国家各部委员、公务员的录用与招聘按统一的程序与标准进行面试,面试在我国普遍推广开来。面试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20.
面试是全面了解求职者的重要手段,面试的主要内容是“问”与“答”,考官连连发问,求职者应答如流,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在实际的面试中,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中,考官往往是千方百计的“布关设卡”,费尽心机“发难”,以提高考试的难度,选拔企业所需人才。大学毕业生如何应付这种局面,除了本身应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