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产权是自由意志的定在。一个人通过对物的占有而成为现实的存在。离开了财产权,个人自由、人格独立就是一个空洞的东西。平等的自由权利并不意味着平均占有财富,劳动是个人占有财富的基本方式。私人所有权的出现既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更是构成共同所有权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黑格尔的理解,人的本质是人格,人格就是意志的自由.人为了理念而存在,必须给它的自由以定在,人格的定在是所有权.与实定法中所有权概念不同,人格权本质上是物权,因为惟有人格才能给予对物的权利.所有权的客体不仅包括了与自由相对立的物,还包括了人本身(主体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所有权的确证要靠三个环节即直接占有、使用、转让,以上三者分别是意志对物的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和无限判断.  相似文献   

3.
自由和意志在黑格尔看来,是两个同位语,自由就是意志,意志就是自由,这个自由意志论就是黑格尔财产权理论的哲学基础。人作为自由意志的存在,要想摆脱抽象性和主观性,总要给自由意志本身以定在,而财产权就是自由意志的最初定在。财产权的实现包括占有、使用与转让三个环节,分别是意志对物的肯定判断、否定判断和无限判断。黑格尔在主张保护财产权是现代社会实现人的自由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的同时,又对近代财产权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是野生动物领域中一切问题的基础,但野生动物资源是实行专属国家所有抑或是多重所有权结构素有争议。针对中国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结构单一且实效性偏低的问题,在域外法考查基础上并结合中国国情,阐述了中国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主体多元化的法律制度:坚持以国家所有为主体的多元化所有权制度,创建野生动物私人所有权制度,即经过驯养繁殖成功的野生动物或通过狩猎权而获得的野生动物可由私人或单位所有、经营的多元化所有权体系,以提高法律关系主体的积极性与野生动物资源的配置效益。  相似文献   

5.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是实现宅基地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经历了从自由转让到受让范围不断缩小的演变,宅基地无偿分配、保障对象特定和城乡二元住房保障制度是禁止宅基地自由转让的主要原因。宅基地有偿使用、供给短缺、人口迁移、实现住房财产权是实践中突破“宅基地仅限集体内部转让”的内在逻辑。宅基地在集体内部单独转让有赖于宅基地有偿使用及供需失衡,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短期内不具备放开条件,宅基地在县域范围内的集体成员之间转让最具现实合理性,但同时也面临被国家政策忽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逐步扩大宅基地转让范围,允许宅基地连同农民住房所有权在县域内集体成员之间转让,是宅基地转让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人与物的关系是理解文明形态的基本视角,正是在人与物的非此不可的关系中,文明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从人和物的关系视角可以将文明分为物非人非、人是物非、物是人非、物是人是等类型,其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相契合。西方现代化及其现代文明形态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造成了人的全面“物化”,在根基处具有“物是人非”的特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追求的是“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是简单的扬人而抑物,而是要让物和人都“是其所是”,从而在本质上朝向“物是人是”的理想文明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张扬基于人的存在理性的实践理性主义,是马克思所谓“历史之谜”的当代自觉解答,实质上指向人类的公共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物是人非”的文明形态,这一进程具有无比的艰巨性、复杂性,特别需要一种表现为历史耐心的历史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推进康德思想的同时,也丧失了康德思想体系中的许多深刻洞见,这特别体现在黑格尔对康德财产思想的批评之中。由于黑格尔取消了物自体,从而取消了外在物的实在性,结果"占有"成了人向自然的单纯扩张。这样一来,自由意志作为法哲学的起点从一开始就被扬弃了,在终结处则处于国家这一绝对普遍物的统治之下,所有权的自由意蕴化为乌有,法哲学也丧失自我而变成一种国家哲学。因此,法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回到康德零想。  相似文献   

8.
占有制度作为物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古罗马时代,罗马法的占有制度为法国民法、德国民法、日本民法等对占有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有关占有是权利还是事实,占有及于何种客体等尚有争议。占有制度对我国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均有重大意义,《民法通则》只规定占有为所有权的权能,《合同法》在买卖合同中对占有制度有了发展,《担保法》却在抵押权的实现中与占有理论有冲突之处。我国正在制订的《物权法》已认识到占有制度的重要性,在先占制度、拾得物归属、善意取得制度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占有制度起了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由和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的和谐的交换关系和和谐的分配关系的有机统一体。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和谐要在所有权排他性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均衡、法律法规健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不矛盾。  相似文献   

10.
法定代表人和公司授权的其他人并加盖公司印章都可以代表公司;公司印章的使用和法定代表人签字是否联合使用与第三人的类型有关,针对特定的第三人时,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公司盖章均可;如果第三人为股东时,则要求公司盖章;但如果是公司与不特定的第三人发生法律关系,法律要求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公司盖章等联合行为。公司印章属于公司特殊的物,由法定代表人占有,但是权力机关可以授权其他主体占有。  相似文献   

11.
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关乎其完善和发展,研究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应当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论和所有权的人格定在是所有权的法哲学理论中最抽象的概括,从宏观上影响着所有权的产生和发展;康德的"你的和我的"理论对所有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现实性意义;而人性理论则是所有权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方面对所有权发挥作用,共同指导和完善所有权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的哲学与他对人及其自由的理解密切相关。在一种泛神论的体系中,黑格尔表明了人是绝对自由的,并且,人又只能从当下的世界中寻找到真实合理的自由。自由即是人对其生命的自觉,随着这种自觉,人从其自然的知足状态中跌落出来,不得不自主地、创造性地重建其生命。自由是一项冒险的事业,是对虚无和有限的永恒宣战,因而它也成了人生命中无可推卸的重轭。自由的辩证运动也描绘了现代人随启蒙而来的精神困境。黑格尔把认识视为摆脱这一困境、实现自我与世界和解的根本途径,反映了他的理论中唯灵论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报道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真实性抗辩是媒体最常用也最有力的抗辩事由,但其适用关系到多方面的制度选择与利益平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三方面困境。一是“真实”的标准不一,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差异常常导致证据认定冲突;二是关于“真实”的举证责任分配逻辑混乱;三是合理性误信行为的过错认定标准不明。比较西方相关国家的立法及司法经验,我国真实性抗辩中的“真实标准”应予适当放宽并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同时明确合理性误信行为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4.
由于劳动和对象的分离使人的劳动活动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中,人对劳动便产生占有或不占有两种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工人丧失对自己劳动的占有即资本主义的片面占有,异化劳动使人成为“非人”。因而,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社会,向真正的人复归的人的本质除具有人的劳动类本质外,还必然具有对劳动的全面占有这一本质规定,这是我们统一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理论、关于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两个著名论断及其全部理论旨归所得出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5.
水权转让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水权转让不是水资源所有权的转让 ,不是水合同债权的转让 ,也不是水的买卖 ,而是作为准物权的用水权的转让 ,其前提是法律使水权具有让与性、水权界定清晰、水权确定。水权转让合同是水权转让的主要的法律事实 ,但不是物权合同。转让人享有能够处分的水权是转让的条件之一 ,否则转让合同的效力待定。取水许可证而生的水权转让以变更登记为生效要件。该登记应具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新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新的世纪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问题。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形态;三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生长点;四是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占有变更是所有权移转的特殊形式,在移转标的物为集合物时,标的物的特定性就成为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通过理论上建立“特定化”和“可特定化”这一对相关概念,就可以从分析标的物的自然属性、技术性特征以及权利属性对特定性的影响入手,找出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特定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银行柜台或自动取款机上将钱款错误汇入他人账户,账户名义人对此明知而支取领得的,在其刑法属性的评价上存在夺取罪说、占罪说与无罪说的对立.三种学说在账户名义人对错误汇转的钱款是否具备法律上的占有、错误汇转钱款的所有权归属等存在差异.错误汇转的钱款之上即便欠缺作为原因的法律关系,账户名义人仍可不受限制地自由支取钱款,故其对钱款具备法律上的占有.汇款人将钱汇入他人账户后,便丧失了对钱款的所有权与占有,银行只不过处于钱款管理者的地位,账户名义人是钱款的所有权者.账户名义人支取钱款的行为具有权利行使的法律属性,其获取了不应有的财产利益不应作为认定构成犯罪的理由,只是在民法上负有不当得利返还之义务.  相似文献   

19.
民法物权中占有制度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产权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保护交易安全的重要性和权利客体的物理可独占性。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信息不具有物理独占性 ,因此根据知识产权法的一般原理 ,知识产权权利取得、转移等的公示方式是登记形式 ,不适用占有制度。但是 ,知识产权交易中同样需要保护交易的安全性 ,在某些情形下 ,如因真实权利人与实际行使人之间脱节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仍然需要适用类似于占有的制度 ,如善意取得等 ,来对知识产权客体的持有人及其交易相对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 ,在知识产权交易中 ,不应绝对地排除适用占有制度 ,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形对占有制度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降,黑格尔历史哲学从三个方面不断地遭到解构。首先是意志哲学对理性的反叛,意志取代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理性;其次是方法论上的批判,客观主义及科学方法成为讨论历史认识问题的主要方法;再次是叙事主义的转向,历史叙事的“诗学”成为研讨的中心问题。然而三大解构再次证明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