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有关经济体制分类的几对范畴波兰经济学家布鲁斯主张用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两对范畴描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征。这种分类方法对我国的经济理论,包括体制比较和改革理论,具有很大影响,不仅大量学术文献引用和利用这些范畴阐发和讨论问题,而且正式的政策文件也基本接受并经常使用这些概念。但是这种分类方法是不全面不清晰的,它忽视了表征体制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体制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制度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但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式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在其自身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从动态和本质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内在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政府调控的良性博弈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重新开展了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成了大家关注的中心。我们想就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比例,以及生产劳动理论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以就正于同志们。(一) 关于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概念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划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是什么?这是讨论中涉及较多,且分歧较大的问题。马克思关于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方法论,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性质的科学预见,为我们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前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分析,始终坚持从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过程出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核心,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实质。他指出:“从一般劳动过程的单纯观点出发,实现在产品中的劳动,更切近些说,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对我们就表现为生产劳动。但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观点出发,则要加上更切近的规定。生产劳动是直接  相似文献   

4.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风靡一时。而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的现象以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则是引起这场讨论的关键。从社会发展的观点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来看,社会主义变革乃历史之必然,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金森久雄指出:人们带着感情因素来看待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进行横向比较、过分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缺点以及无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体制的差别,是人们低估社会主义的四个基本原因。金森久雄还介绍了研究社会主义理论的两种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黄鹏章,赵宝英在探索如何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站在战略家的高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总结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指出:“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  相似文献   

6.
究竟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方式来发展中国实业, 还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方式来发展中国实业? “五四”过后的1920 年底, 知识界对这一关系20 世纪中国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马列派由此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方式发展中国实业的理想。长期以来, 理论界一直认为, 这场讨论中, 马列派是完全正确的, 但近几年对讨论双方的认识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不过研究者的视野仍基本局限于讨论双方内部观念的层次清理与对错辨析。本文采用最新出版的共产国际档案史料, 从这场讨论的直接语境, 揭示马列派在讲座中为什么要彻底否定资本主义、为什么不重视中国国情、为什么要把主权独立与外国在华投资混为一谈, 以图有助于我们认清本世纪以来, 在对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上曲折迂回的历史根源和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任务的标志.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思想前提.一、实行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本世纪初期,世界诞生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之后的长时期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政治制度共存,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两种经济体制共存,并且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都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也都暴露出各种弊端.尤其是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迫使人们认真思索:处于相同生产力发展阶段而政治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否应该采取大致相同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后实践的结论,而是十九世纪后  相似文献   

8.
关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问题,本来在50—60年代就已经基本解决了的问题。可是,近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竟然又来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宣扬以至在青年学生中煽动资本主义民主思潮。所谓创新的民主社会主义者,则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主张取消无产阶级专政,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和执政地位,用资本主义的民主取代社会主义民主。鉴于此,今天我们仍有必要用历史和事实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这是关系到建立什么样式的经济体制,确定改革的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的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是否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可不可以用商品经济的概念,这在理论界是一个长时间有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在这里,江泽民同志十分明确地提出了吸收、借鉴资本主义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改革开放,其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同时吸收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成果,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的量的规定性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概念和多层次发展的概念。并进一步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观察民族地区和民族问题,得出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制度,但是客观实际决定,民族地区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更加早期形态和较低层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存在过国家资本主义,起过积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是否还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推动四化建设和进一步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仪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新时期仍然存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最早是作为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和方法而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资本主义“赎买”思想的发展。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各项改革的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劳动就业体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有人认为这是马克思理论的失败。本文从社会主义的劳动就业思想和资本主义(发达商品经济)劳动就业理论两方面来论述马克思的劳动就业观点,认为传统就业体制是建立在曲解马克思就业理论基础之上的,并联系马克思的发达商品经济劳动就业理论来阐述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用了凯因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五十年代后期,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对以苏联模式为特征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因此,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某些相似的经济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理论界中,出现了一种“趋同”的看法,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们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刘中荣《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6.
谈谈正确认识经济体制科学内涵对改革的重要性王希久一、经济体制的各种定义经济体制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下半叶,由大陆经济学家提出的。马克思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在当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决定各国经济发展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7.
效率、公平、增长的运动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这一规律作为近代社会经济规律,它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有的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应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来运作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法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概念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体系中一个首要的和核心的问题,是经济法学学科大厦的基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学者们的理解和解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一般都把经济法看成是国家依靠行政权力干预国民经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但各个学者的具体观点也并不完全一样.以日本为例,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依靠国家经济政策来维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作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关系法的统称”;也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支配市场的国家规制之法;还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为了“以‘国家之手’代替看不见的手,来满足各种经济的、即社会协调性的要求而制定的法,”等等.在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从20年代起就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但对于经济法的定义及调  相似文献   

19.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可简称为德国历史学派)一起创造出来的,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有鉴于此,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回归本来的经典史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列宁前后有两种构想。在苏维埃俄国 1 92 1年春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前 ,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 ,列宁完全追随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直到 1 92 1年初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主义的传统思想为指导 ,实行的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路线 ,是用“强攻”战术来领导苏维埃国家。从 1 92 1年春起到 1 92 3年初 ,列宁对于苏俄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形成了新的构想。新构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但是 ,列宁的新构想并不是完整、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