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Stewart对商务信函的分类研究研究和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研究为基础,对英汉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频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英汉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据此,对英语商务信函写作的汉语本族语学习者及教学者提出相关建议:学习者应注意文化差异,学会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了国际商务信函中常见的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和质量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策略。通过理论研究和例证分析,揭示了模糊限制语的选用是实现策略性交际的重要语言手段,并指出国际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能够使话语更加准确严谨、礼貌得体、灵活高效,有效地调节和维系贸易双方礼貌合作的语用策略,从而为国际商务信函写作教学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3.
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拟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限制语入手,在总结前人对其划分的基础上,基于商务英文信函范本为语料,辅以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具有六种不同类型的商务英文信函中模糊限制语出现的频率有何不同,为什么?进而结合得出的数据对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文信函中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以期通过这样的对比分析可以对国际商务信息交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商务英文信函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李小鹏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121-122,126
以Prince等人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中介语与目的语语料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频率和分布,对英语专业学生模糊限制语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模糊限制语被大量地使用,但是存在使用种类较少以及某些模糊限制语被过度使用的情况;英语专业学生对如何正确地使用模糊限制语缺乏一定的语用能力。据此,提出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采取文化教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务信函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主要探讨其在商务信函中使用的总体策略和形式、在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功能、在CEL和NES语料库中的使用差异及在不同类型商务信函中的使用差异四个方面,并以顺应理论为基础进行理论阐释。认为商务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对语境影响、心理动机和社会因素的适应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模糊限制语在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是模糊语言学值得研究的一种现象。本文尝试给模糊限制语重新定义 ,然后从语法和语义、语用的角度探讨了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语义、语用和文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学术文体中普遍应用。本文根据Salager-Meyer对于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地区三所高校英语专业和美国纽约地区Hofstra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发现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薄弱,提出应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介绍融入毕业论文写作指导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语言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数量模糊语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应用,在对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网络新闻均具有时效性强、真实性、简明扼要等特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在语义上具有可对译性及语用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汉英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语在结构、词序、使用词汇的丰富程度及频率上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既是语用中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也是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尤其突出表现在词语模糊和语义模糊.而模糊限制语(Hedges)是词语模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国内外学者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同时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模糊现象是人类语言中客观存在的事实。近年来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在语言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领城也在不断的扩大。由于模糊限制语的特殊语用功能和交际功能,其在各种文体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如科技文体、法律文体、新闻广告等。以讲究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为表现特征的商务合同英语,在某些情况下,也同样离不开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模糊限制语在商务英语合同中的适当运用有其独特的语用功能及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模糊限制语普遍应用在英语学术文体中。通过两个自建语料库,对比本族语者和中国学生的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情况,发现中国学生运用模糊限制语的能力薄弱,模糊限制语使用存在差异,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和学生对学术文体的体裁特点缺乏了解是其原因。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阶段,应该融入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介绍,从而提高学生论文写作语言的规范性和得体性。  相似文献   

12.
英文商务信函文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信函是贯穿整个商务活动的一种书面实用文体,其主要功能是信息的传递.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应用文体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两封英文商务信函实例,对其语相特征、词汇特征、句法特征、篇章特征逐个进行分析.这四个方面文体特征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撰写一封正式、简洁、礼貌的英文商务信函,但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没有统一的标准,需根据其实际的语用目的而定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与分类进行阐述,通过自建语料库对504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标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不同语步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分布,探寻中文英译摘要与英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并从语用功能对这些特点进行解释,从而得出对社会科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商务英语语用失误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写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技能。一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参照汉语商务文化及语用规则进行思维表达,造成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正常开展。本文从中英文化视角对部分商务英语语用失误作对比分析,认为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不能与商务文化脱节,既要教会学生掌握英语表达技能,还要教会他们掌握商务英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规则,才能使学生胜任跨文化商务英语沟通工作。  相似文献   

15.
商务信函写作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建构以提高学生语境识别能力、语用策略意识和语体差异敏感性为该课程的教学路径,从而加强学生的语用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模糊限制语的定义以及从语用角度的分类方法,然后结合新闻报道中的实例分析了它们在报刊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传统研究认为商务信函要求清晰明了,避免歧义误解,其写作必须严格遵循7C原则,即Courtesy(礼貌)、Consideration(体谅)、Completeness(完整)、Clarity(清晰)、Conciseness(简明)、Concreteness(具体)和Correctness(准确)。然而在实际的商务往来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大量存在。借鉴语言学家Leech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将商务信函分为合作类、和谐类、竞争类和冲突类四大类。基于模糊语言的基本理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信函作了详细分析,得出了糊语言在各类商务信函中的使用频率及其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模糊语在商务英语的各种不同的体裁如商务信函、商务谈判、商务合同、商务广告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解了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并可以积极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使用模糊语,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19.
商务信函是商业活动中对外交往最主要的书面表达方式之一,写作时有着严格的要求。写信人在遵循商务信函写作特征的同时,力求最大限度地遵循语用原则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然而,商务信函并非静态的,不同种类的信函交际功能不同,语用原则也得到了不同方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就语言模糊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究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一步揭示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在教学与交际中的使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发挥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