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存的李清照词作中 ,写“愁”的作品占有一定的比重。本文认为 :李词之“愁”,南渡前以“闺愁”、“闲愁”为主 ,南渡后以“家愁”、“乡愁”为重。其后期词作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较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暝色起愁”情境是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揭示《诗经》抒写思念艺术范型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古代诗文中“暝色起愁,,抒写情怀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基础上,对其“暝色起愁”这种抒情范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李煜词中的“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李煜词(被确认的有三十七首),绝大多数是小令,总字数不超过二千,而写忧愁别恨的占了三分之二还多。这个比例,无疑形成了李煜词独特的倾向和风格。即使身为皇帝或江南国主的前期词中也频频出现“愁”字。其间,不仅有明的“愁”,而且还有大量暗的“愁”(不用“愁”字而表达愁思愁绪)。  相似文献   

4.
莫愁女在我国古代是影响很大的文学故事人物,然而正是在此著名的人物身上,古往今来却产生许多讹传和误解,我们曾为此撰文加以辨析。前不久,又出现了一种“石城莫愁并非女子”之说。此说见于广东中山大学编辑出版的《历史大观园》一篇题为《“石城莫愁”并非女子》文章。(载该刊1989年第五期,作者黄飞英)中。文中提到古今三莫愁,即洛阳莫愁、金陵莫愁和石城莫愁(按:即湖北钟祥石城莫愁,我们称之为“钟祥莫愁”;但由于钟祥县古属竟陵郡  相似文献   

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近年来见到不少对这首诗的考证和分析文字,真可谓注家蜂起.其中关于“江枫渔火对愁眠”,究竟是什么“对”什么,就有四种不同的解释:①《唐诗三百首新注》:“江枫,江边的枫树.对愁眠,愁眠人(实是因愁而未能眠)与渔火相对.”据此,相对的是双方一  相似文献   

6.
吴风 《社区》2008,(27):34-34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中国文人大多悲秋,唐代“大诗豪”刘锡禹的一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闻。”《红楼梦》中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殊不知,文人的悲秋凄凉并不是无病呻吟。科学证实,悲秋确有原因,且是多方面因素在人们情绪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愁词”一向被认为是与感情笃深的丈夫赵明诚相睽违而生。然而从她词中所反映的情感嬗变的轨迹以及当时的史料分析来看 ,她的“愁词”中流露出更深刻的内涵是对女性命运不公的抗争与无奈。对此 ,我们有必要做更深层次的挖掘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在凄凉的晚境中 ,在痛苦不堪的心境中 ,以手中的笔来诉“愁” ,遣“愁”。一首《声声慢》诉说出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 ,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全篇除了结句之“愁”点明题旨外 ,满纸绕“愁” ,写“愁”而不言“愁” ,其中蕴涵着的是“悲” ,是“怨” ,是“愤” ,是“恨” ,谁又能解其中味 ?意境不仅富于意味 ,而且让人咀嚼不尽 ,意蕴尤深 ,在更深层意义上表现了“弦泉幽咽”的意境之美 ,可称得上是苦难时代悲苦心境的绝唱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鉴前人对情感隐喻的研究成果,以宋词为语料,从认知和文化两个侧面对“愁”的始源域做对比分析,表现了宋词中“愁”的隐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研究表明隐喻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体现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0.
孟浩然的诗中有大量的愁情愁绪的描写,这对他冲淡、自然诗风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愁"是孟浩然的一种心理积淀,睹物、送别、思乡、仕途暗淡等皆能引起诗人的愁情愁绪.孟浩然的愁情愁绪不仅多,而且感受很细腻,诗人在表现这些愁情愁绪时显得真切自然,呈现出一种冲淡清幽、愁苦哀怨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庭梅  俞胜龙 《社区》2014,(15):10-11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组织”的概念,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将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与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机制并列起来,作为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四大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愁,是黑暗的封建社会中失意文人的常见情绪,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在那种专制制度下横遭压抑、无所作为的愤懑。我国古典诗词中写愁的极多,其中往往用很生动形象的比喻。 这类诗词中喻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用一种东西即一个词来作比,如秦观《千秋岁》:“落红万点愁如海”,以海喻愁,有的是用一种现象即一个词组作比,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忧端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不仅作为一种交往手段介入社会道德,而且作为一种社会“再结构”工具的“互联网+”及其背后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可共享的”信息逐渐占据中心地位,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了传统产业结构和基本的社会劳动,深化了市场经济;小组织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日益显示出取代大组织和科层制的趋向;社会文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大大强化了对人感性的刺激,加剧了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信息社会道德呈现出“道德主体自主性增强”和“道德内容开放性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和谐”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其基本内涵经历着由本初的自然哲学层面向社会哲学、再向人学层面转向的漫长的演进过程。和谐范畴最初是作为同混沌相反的宇宙的组织性而出现的,在自然哲学层面它是指一种理想性及源生性的状态。但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谐开始转向精神哲学和社会哲学领域,开始具有社会的意义;同时逐渐和人文纠缠,注入了个体意义,具有了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15.
列维-斯特劳斯为解除“非单系社会”的亲属—社会结构研究中遭遇的严重困境指出了一个颇具魅力的新方向———“家社会”,本文简要述评列氏的这一理论以及人类学文献中其它相关的讨论。结合E·瓦伦丁·丹尼尔的人观论述,运用罗依·瓦格纳的“分形人”概念提出,“家社会”及其“基本社会组织”“家”都是“分形人”。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中抒发愁情的占绝大部分,用到"愁"字的有十五处之多。她所抒发的愁情浓烈、自然、真挚、细腻、深婉、感人至深,是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是对自己心爱丈夫别后的真挚感情的抒发,是对故国家园的怀念和热爱,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她的愁情,我们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妇女特别是知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她们在精神上所承受的痛苦与折磨,亦有很大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潘影 《社区》2011,(11):12-12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嗅不出、听不到的情绪。古代诗人却运用种种修辞手法。将愁绪转化为有重量、有长度、有色彩、有声响、有生命的形象,并与诗人的情感结合。构成新的意境,妙言迭出。  相似文献   

18.
我好玩。玩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之一,玩是人的本能之一,是人类的“原始欲望”,是人处于放松和自由的一种状态。休闲娱乐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能增长智慧,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古人养生讲究“玩”,把玩作为“喜养”。什么是喜?喜是“七情”中最积极、最良好的情绪,是精神的营养滋补剂,对健康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瘦”之空灵美与“愁”之充实美涵概了李清照词的美学意蕴,展现了封建时代重压下,一个妇女感时伤怀,浅吟低唱的悲凉境况,也表现出一个妇女在厄运和严酷的现实面前奋力抗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20.
莫愁女在我国的文学以至文化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误解、讹传等原因,使得历史上久传不衰的莫愁女儿,被弄得面目全非,严重地影响了人们对莫愁故事的准确了解和对莫愁文学作品的正确鉴赏。鉴于此,我们先后撰写了一些考证莫愁历史面貌的文字。根据我们的考证,历史上先后出现的莫愁为数虽然众多,但影响最大的只有三位。这就是湖北钟祥莫愁、河南洛阳莫愁、江苏金陵莫愁。其中“正宗”莫愁是前两者。钟祥莫愁最早出自南朝刘宋时代的乐府民歌《莫愁乐》(现存歌辞两首;下简称乐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