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营销高层人才是企业营销队伍中的精英,他们在企业营销队伍中担任要职,为企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企业营销高层人才的流失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营销高层人才的流失具有普遍性、突然性、后果严重性等特征。在流失原因上,企业营销高层人才与一般营销人才相比具有差异性,有企业体制、激励制度、企业前景、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工作设计等企业因素,还有营销高层人员的中年危机、对生活方式的偏好等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流失不仅会带来人力资源的弱化,而且有可能导致企业内部资源的重大损失,并进而威胁到其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企业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流失,并注意将其与内部资源的保护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流失一名重要员工或者重要岗位上的人才,人员的置换成本起码需3-5倍的费用支出,如果流失的是"高端人才"或者是"稀缺人才",对企业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如何降低流失率,留住人才呢?1.关注企业高端人才的薪资在同行业中的竞争性。实现薪资效能最大化,淡化保健性因素(或称维护性因素,如工资、固定津贴、社会强制性福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  相似文献   

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员工缺乏对企业的忠诚度、竞争对手的诱引等是造成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主因。只有通过树立知识型员工的危机意识,利用企业文化留住人才,建立公平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及构建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制度等策略,才能减少知识型员工流失,增强高科技企业的人才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家及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我国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尤为严重.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为此,从分析企业人才的流失原因入手,提出了有效防止人才流失的对策,即以事业留住人才,制定特殊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与培训机会以及实施人才内部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6.
企业保持适当的人员流动率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它可以保持企业良好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思维的同质化.但如果流动率超过正常的水平便会对企业的生产、用人成本、声誉等造成巨大的消极影响.笔者根据所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流失的数据,以及与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流失问题相关的数据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的流失率、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率已经远远超出了合理的流动范围.针对此现象,笔者对人员流失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企业核心人才纷纷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员工自身和企业自身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应积极应对,从流失原因着手,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IT企业人才流失率有增高之势。在流失的IT人才中,ERP实施顾问、系统管理人才、网络管理人才等重要岗位的流失比率最高。而这些人才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业务运转,有时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由于导致宁夏IT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后果是多元化的,所以没有一个单一的政策、实践或过程能够对人才危机进行管理。而有效的管理人才流失的过程需要对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诊断,这包括人才流入、薪酬福利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建立人才危机预警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面前,人才流失严重.这一现象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国有商业银行要沉着应对人才争夺战,防止人才继续流失,必须更新管理观念、改革用人机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以及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已经进行了多年,有些国企通过改革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也有相当数量经营状况良好的国企改制后陷入了新的经营混乱。这很大程度与国企改制过程中的人才、特别是关键人才的大量流失有关,从而造成了企业的经营危机。为此,企业必须切实采取措施,从感情沟通、薪酬内外因素、员工离职识别类型等方面和环节,从制度上防止和预警关键人才的流失,降低企业改制成本,增强企业改制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