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汉语普通话教学都是以声母和韵母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声调则处于次要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声韵中心论"."声韵中心论"没有也不可能正确反映普通话语音的本质特征,它对我国的普通话教学测试,普通话推广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必须正视的,因此,推广"声调中心论"势在必行."声调中心论"在普通话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普通话测试,以及在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谈声调在普通话测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声调在普通话语音中被忽视的现实入手,以事实证明声调在普通话语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声调是普通话语音最显著特征,普通话的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普通话的等级水平。强调必须摆正声调在普通话中的地位,充分重视声调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中"一"字在实际运用中其声调的读音比较复杂,而且至今尚无统一的规范可循.本文试图对"一"的实际读法作细致的描写和分析,旨在为确定普通话"一"字的读音规范提供一些有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成都人说普通话在地声调、声母和韵母等方面(语流音变除外)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其与普通话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异才能解决成都人讲普通话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最能够显示各方言的语音特征,但是声调教学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针对声调在普通话中的重要性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以及声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声调教学的策略:转变观念、先声调后声韵、说读并行、调值比较训练、类推和强化记忆等。  相似文献   

6.
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 ,豫南地区出现的介乎本地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语言变体———过渡语 ,在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语法诸方面 ,都存在着若干不合乎普通话标准、也有别于其它语言变体的错误、缺陷及失误 ,从而构成其独特的基本语貌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重视;方言情况复杂,方音影响巨大以及缺乏良好的用语环境是现阶段师范生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主要问题.方言区高师"推普"工作应采取增强"推普"宣传力度、强化普通话教学及其研究,实施针对性强的普通话教学以及努力营造良好的普通话用语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是对标准普通话而言的。文章以“荆州普通话”为例 ,对“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的共性特征、成因、性质进行了描写和阐述 :都具有普通话声调 ,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的最基本的共性特征 ;方言干扰、错过语言学习最佳年龄段、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 :“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地域变体 ,是国家通用语言的主力军 ;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普及”的普通话 ,只能是“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9.
粤方言区的声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举了粤方言区中的一些人说普通话时存在的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念成其它声调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了普通话和粤方言的声调,除了互相对应的一面外,还有互不对应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声调和语调是反映应试人普通话语音面貌的重要因素.语调和字调并存于语句之中,是一种叠加的关系,方言字调在普通话中的遗留,会因此而形成不符合普通话语音的方言语调.本文在阐述声调和语调关系基础上,揭示了方言语调的内涵和特征,并就方言语调构成的原因,提出克服方言语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证明,普通话声调和语调的标准化程度与英语语音语调的标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小学生普通话声母发音错误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用s音代替sh音。普通话声母与英语辅音发音存在相关性;普通话中区分不出的声母,在相近的英语辅音发音中也存在同样问题。英语教师的发音错误是学生发音错误的主导因素之一。实验结果也表明,小学英语教师普通话标准程度的提高对小学生英语发音教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王群生教授的声调中心论在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中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声调中心论既强调汉语音节声调的重要性,又强调腔调在汉语普通话中的重要意义.它符合汉语本体的特点,适应了汉语动态的现实,抓住了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的核心与关键,是对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理论的可贵探索与精辟总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常见的"洋腔洋调"的来源,讨论普通话语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为:①上声的调型和调值问题;②轻声的调型和调值问题;③声调之间的区别性问题;④普通话的词调化问题;⑤对拼音方案所造成的学习误导问题所进行的技术性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评分办法提出质疑。文章认为 ,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 ,声调决定着普通话的语音面貌 ,声调的地位远比声母、韵母重要。“评分办法”对声母、韵母、声调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是不科学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理论框架 ,对普通话教学和我国的普及普通话工作有重要意义。声调、声母、韵母各打五十大板的“评分办法” ,是一种“误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声调在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的重要性,结合声调的发音特征,探讨了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发现的声调发音时常见的错误和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出一些便于操作和模仿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2009年至今在中国知网CNKI上发表的有关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声调的73篇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为依据,探讨国内在华泰国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习得研究的新趋势.其主要表现为声韵母习得研究更加细化、实验语音学成为声调研究的主要手段、超音段语音习得研究成为新的关注点、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等四方面,但声调习得研究同时存在缺乏长期跟踪研究、缺乏大样本回归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声调缺陷是普通话测试中最难定位的缺陷之一。针对湖南普通话测试中声调发音的特点,声调缺陷的定位应以音位特征为主要依据,以音高和音长为视点,以时值与相对音高变化、四声比照相结合为原则。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学普通话时声调容易产生的主要问题有:阴平调值过低,上声起点调值偏高,四声调值域相对较窄,缺乏变调概念。对此,可采取如下克服的方法:习惯将声带放松,在语流中把声调的相对音高化作绝对音高,掌握语调的基本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应掌握如下评分标准:单音节字词的声调调值未发成标准值应视作缺陷或错误,双音节词语、朗读及说话部分的声调调值可作为语流现象处理;判断声调的错误和缺陷大致以调形为界较为可行;次轻音的尺度有必要放宽。  相似文献   

20.
声调是汉语普通话的一个重要特征,包含了声学和语言学两方面信息。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加工,既包括对声学信息的加工,更包括对语言学信息的加工。其中,声学信息的加工主要偏向于在大脑右半球进行,而语言学信息的加工主要偏向于在大脑左半球进行。此外,这两种信息加工的时序关系在前注意阶段和注意阶段可能有所不同。而非汉语母语者,尤其母语是非声调语言的非母语者,对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加工主要表现为对声学信息的加工,偏向于在大脑右半球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