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本刊通讯员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协办的“传统文化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8年4月9~10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日本及其他国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亚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委托云南历史研究所筹办的“印度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五日至十二日在昆明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究试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四川大学、备南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和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二十六位从事印度古代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究试人员出席了这次讨论会。会议着重讨论了印度古代史与中世纪史的分期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大学的日本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和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日本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3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开幕式。在开幕式上,此次学术讨论会中方筹备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学珍,日方筹备委员会主任、日本卡乐B公司董事长及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松尾聪致开幕词,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和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也分别致词。中日学者和各界人士约150人出席了开幕式。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在人类社会走进21世…  相似文献   

4.
任敏 《社会》2008,28(1):212-212
2007年7月7日、8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组织社会学工作坊”在北京大学召开。1 这次工作坊秉承历届工作坊的宗旨,意在促进组织社会学研究实证化、规范化,提高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促进学科内部交流与对话,建设学术共同体,从而推进国内组织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十多所知名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四十多名资深教授、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本届工作坊。  本届工作坊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各位从事组织社会学教研的教授、专家的小组讨论会,讨论国内外组织社会学研究现状以及组织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国问题;另一部分是以国内的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实证研究交流会。本届会议共有9篇论文入选评议。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与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以下简称NIRA)联合召开的中日学者第二次亚太地区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11日至1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中日双方共有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89年4月11日至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日生基础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日高龄化社会对策”学术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隆重举行。中日两国的8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分别会见了部分学者。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中华日本学会和中日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90年代中日关系的课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9月3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日双方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8月 2 6日至 2 7日 ,中华日本学会在京召开了“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顾问肖向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何秉孟 ,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日两国的学者和有关人士约 70人出席了会议。中日双方代表中在媒体频频露面或知名度很高的人士和学者甚多 ,他们畅所欲言 ,直抒己见 ,从而使这次讨论会对问题的探讨十分深入 ,取得了令中日双方代表均感满意的成果。概括地说 ,这次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对中日关系现状的评价总的来说 ,中日两国学者对当前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7日—13日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召开。这是继第一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成都,1989年11月)以后,我国藏学界召开的又一次盛会。在西藏自治区政府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及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届会议共有国内外学者80余人到会。国内学者60余人。其中藏族学者42人;蒙古族学者5人;白族学者2人;汉族学者10余人。有8个国家的12名国外学者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日本、保加利亚、蒙古人民  相似文献   

10.
1980年9月8日-16日,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社会科学国际大学中心主办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国际性讨论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第22次会议.将近50名外国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我国今年第二次派代表参加.南斯拉夫主办这种一年一度的学术讨论会,一方面是为了向外国学者系统地宣传和介绍南斯拉夫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同时也是为了听取外国学者的意见,了解他们对自治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9月7—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的"战略互惠稳定发展——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左下图)、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右下图)等嘉宾在开幕式上致了辞。中日两国学者围绕会议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南斯拉夫举行“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讨论会据南斯拉夫共盟机关刊物《社会主义》与机关报《共产党人》报道,国际论坛“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于1978年9月25日至29日在察弗达特举行了第三次园桌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题目是“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家”。来自世界各大洲49个国家的94名学者和160名南斯拉夫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参加者的地域之广人数之多说明,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会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会议讨论的问题是:1.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的前提、力量和道路;2.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2006年哲学年会暨“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讨论会6月8~9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北京市哲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与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代表集中探讨了两个议题。一、人文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与会学者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国际合作局共同主办的"深化战略互惠构筑东亚和谐——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中日两国政治家、外交官员、国际问题学者等各领域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华日本学会和中日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90年代中日关系的课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3~5日在北京举行。100多位中日学者参加了会议,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19篇,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其中,张香山同志的论文,本刊已在1992年第5期上发表,现再发表其他学者的5篇论文,以飨读者。另外,本期“学术动态”栏还发表了一篇会议综述文章,以使读者对这次会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社会》1985,(2)
社会学和社会改革理论讨论会于4月1至5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学教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近100人参加了会议,收到了有关论文和调查报告50余篇。会议就当前改革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充分尊重学术自由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等院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0月20日至25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首次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及杭州大学等十一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参加会议的中外学者有一百三十多人。著名学者张岱年、蔡尚思、冯契、郑昌淦、肖(?)父、李锦全、张立文、汤一介和沈善洪等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海外学者有九人,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西德和香港。一些未能到会的国内外著名学者还分别发来贺信和贺电。会议收到论文和资料九十五篇。会议期间,中外学者济济一堂,热烈探讨,体现了学术自由及平等的精神。这次会议的收获,较之过去的研究无论其广度相深度都有重大的拓展。首先就研究的广度而言,研  相似文献   

18.
中华日本学会委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的华北地区“90年代的中日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华北地区19个单位的50余名日本研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日本学会于1991年11月29日至30日在该市举办“走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学术讨论会”。来自上海、北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此外,还有两位日本学者应邀专程从东京前未  相似文献   

20.
1987年8月20日至22日,日本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有来自全国十几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在京有关部委、友好团体、学会和新闻出版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出席。日本研究所所长何方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对外友协林林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日本史学会会长万峰、外国文学所研究员、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李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