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没有内在联系,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与为人民服务 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求提倡为人民服务,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和消极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 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要在全体人民中加以提倡;领导干部更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做表率, 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2.
为人民服务从政治宗旨发展为道德核心,其基本含义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新型道德实现了政治与道德、先进性与广泛性、现实与理想、义与利的高度统一。市场经济本身蕴含着诸多同为人民服务相通的积极因素,社会主义可以使之得以凸现和激发。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建设,必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相一致,与多元化利益主体格局相适应,与党的方针政策相协调,同时,也应与对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更高要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具有内在统一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些人认为再提倡为人民服务已经不合时宜.他们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竞争,要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而为人民服务是要求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以社会为本位、以他人为本位的自我牺牲精神,因而,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二者之间不可能契合,是“两张皮”.我们认为,这种把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根本对立起来的认识是糊涂的.因为,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在根本上并非是两张皮或是对立的,而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这种内在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以政治为先,为经济学提供价值立场、制度、体制等保障。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为中心”,其逻辑造成了社会和人的发展危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强调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以资本为中心”的扬弃,其根本宗旨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价值悬设,而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体制等为实现路径,有效保障其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义利”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关系,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既要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自觉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人民主体观,深受中国悠久的民本思想的影响。其人民主体思想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应取得最大民主权,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围绕“人民利益”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以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来建构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毛泽东倡导为人民服务,并把它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人民至上是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做人民公仆,是毛泽东的人生准则.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原则,把人民利益引入社会主义范畴,是为人民服务道德观的最高体现;把为人民服务规定为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提倡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力求达到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江泽民指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立党之本,执政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讲政治、讲正气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点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最高标准;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仍然是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不矛盾,而是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更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否落实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要在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讲政治”是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精神。大会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以防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为什么要强调讲政治、我们又怎样教育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讲政治呢?一、“讲政治”的必要性现阶段强调讲政治,首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特殊需要。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及其适用范围 ,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人民进行政治服务和公益服务必须坚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先进性要求 ,为人民进行商业服务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广泛性要求。两种要求不能错位 ,否则会产生腐败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为人民服务是促进社议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要正确处理好公仆和主人、商品交换原则和党性原则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而且要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长期开展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2.
《广义政治论》一书提出了“社会政治”、“主体社会主义”和“人民宪政”三个概念。对它们的理解,“社会政治”应体现为非阶级斗争的政治、大众的政治和非意识形态的政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主体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政府培育市场、政府实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社会公平、国家保持适量的国有经济并使其保持效率;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政传统,但中国以“三个代表”为特征的执政理念比西方的宪政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宪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是世纪之交新旧体制转变时期建设精神文明最深刻的社会背景。由此决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同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市场经济也要求精神文明与之相适应。通过树立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理想信念,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文化氛围来克服市场弱点和消极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精神文明良性运行与否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4.
《广义政治论》一书提出了“社会政治”、“主体社会主义”和“人民宪政”三个概念。对它们的理解,“社会政治”应体现为非阶级斗争的政治、大众的政治和非意识形态的政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主体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政府培育市场、政府实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社会公平、国家保持适量的国有经济并使其保持效率;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政传统,但中国以“三个代表”为特征的执政理念比西方的宪政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宪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市场经济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矛盾呢?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要强调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体现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之中。 在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问题上,大家是没有分歧的。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不同,却时常被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崇高精神境界,而且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为人民服务”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中的地位,拓展了“为人民服务”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领域,使得本属于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伦理准则的“为人民服务”推及为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适性的社会伦理准则,从而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举措,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探究作为中国经济运行制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性,系统总结和提炼这一体制的显著优势。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性体现在能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和政治立场,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相结合,将社会主义经济治理理念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新时代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基础上,进一步在市场主体活力、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要素市场化改革、宏观经济治理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化建设等方面不断突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黄亮宜在《求是》1994年第5期撰文认为,“为什么人”是共产党人价值观中的核心问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对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产生深刻影响。当前,共产党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并使之介入市场经济活动,从而保证党对市场经济的领导和驾驶,促进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共产党员所坚持的价值观不能市场化,但需要充实新的内容。为人民服务作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那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尤其是弘扬和振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讲理想、讲信念、讲纪律、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条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革命精神的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探讨,是根据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的。一、关于利益的道德导向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做到: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实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二、关于社会公德意识问题。三、关于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总之,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所产生的自觉能动力量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