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4月22日,南昌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名家讲坛”正式启动。我国著名政治学家、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教授以及何增科教授和杨雪冬博士分别就“政治学研究的十大前沿问题”、“转型期中国的腐败问题”和“中国政府创新的十大问题”进行了讲演。三位专家深入浅出、学理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讲演给我校师生带来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学术享受。一俞可平:政治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政治学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且不同的时期存在不同的问题。俞可平教授认为,当前政治学研究中主要有十大前沿性问题:1·国家主权。全球化发展,传统的国家主权受到极大挑…  相似文献   

2.
如何解释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以政治教育的训练体制为中心,这是中国政治学史研究必须回应的问题。从苏联政治教育传统出发,讨论根据地的干部政治教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革命的核心是“政才”的训练,这决定着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建制必须围绕着基础理论层面的知识阐释与革命主体对理论的掌握,此即“政治教育”与“政治训练”的起源。同时,由“以俄为师”的留苏精英通过根据地干部培训学校的嫁接,逐渐形成了中国政治学的组织化建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武汉理工大学的“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将于2007年正式招生本学位点依托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政治学系,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有9人(3人为博士后)。  相似文献   

4.
传统儒学以“究天人之际”为最大学问,以追求“ 天人合一”为至高 境界。政治学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主要涵盖:内圣外王、君权神授、效天施政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武汉理工大学的“政治学理论”硕士学位点于2005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将于2007年正式招生。本学位点依托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政治学系,目前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3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有9人(3人为博士后)。根据现有师资力量与发展前景,该学位点将主要设置三个研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前,在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辞典中,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词——“心理政治学”。这种政治学具有两个方面,或者说两种运用范围。初看之下,这两个方面似平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其实却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心理政治学”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居民心理健康而采取的一套措施;另一方面,它是使用精神病学和心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是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迈进的重要平台,是政府走向善治道路的理性选择.电子政务作为电子政治学的重要内容,强有力地推动着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政治学原理课程“读写议”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在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读写议"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这一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政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支撑性学科,政治学核心回应的是国家发展与治理的重要议题。面对时代对中国理论的迫切需要,需要对政治学发展的基本学术态势进行分析。文章以“政治学人”微信公众平台学术转载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对当前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规范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史及制度史等方面的研究在不断减少,而比较政治学、基层政治学和量化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政治学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认为需要从发展政治学理论、找回行政学、强化中国政治研究优势等方面实现政治学的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最近设置政治学与行政学系。该系成立大会于1988年12月27日举行。美国大通银行亚太区公共关系副总裁顾明仁、香港公共关系学学者许彬分别作“香港企业传播与公共关系”、“香港社会服务与公共关系”学术讲座。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政治管理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夏书章教授在会上讲话并撰文《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1.
人口学创见与“曾毅方法”──曾毅教授人口学研究的学术实践曾毅教授先后在比利时、荷兰、美国等人口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学习,师从欧美两大学派的数名人口学权威,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他将国际新兴、当时国内仍属空白的多状态人口学作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乃是创建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政治学思想”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国情,通过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政治变革实践相结合视域中成就了系列性的政治理论著作,进而又在政治理论著作中呈现出“阶级论—革命论—政党论—国家论”的叙述结构及其“革命话语体系”,全面而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研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治学思想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推进当今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众多论述,应置于教育政治学的视角之下,重新予以评价。根据教育政治学学科的特定研究范围,上述论述可划定为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孔子主要论述了教育与政治主体、教育与政治文化、教育民主化问题。孔子的论述虽然还谈不上使教育政治学学科化、体系化和系统化,但为中国教育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的国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问题重新引起政治学的重视,反映了政治学发展的新趋势。行为主义在政治学中的蔚然成风,使传统政治学受到严重挑战,围绕着“国家”概念的分歧,形成了关于国家问题的论战,涉及到对政治学发展方向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文科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积极调整科研布局,在继续重视文史类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改革、开放中提出的现实问题研究,取得明显成效,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上,经过专家评议表决,确定了第一批重点科研课题共300多项,其中高校系统承担的占100多项,而由我校牵头的有30多项。这些课题中,有些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如“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科学技术的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有些是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研究”,“一国两制与香港法律制度研究”,“边区开发研究”等;有些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文史研究如“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比较诗学”等。在这次规划会议中,我校黄楠森、张国华、赵宝煦、宿白教授分别当选为哲学、法学、政治学、考古学四个学科的组长;朱德熙,王瑶、袁方、罗荣渠、王铁崖教授分别当选为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需要走互鉴与对话之路,这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文明之间的互鉴与对话。中国政治学要在坚守马克思主义中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国际学术界政治学研究的新观点与新方法,推动国际交流,全方位加强中国政治学和世界的广泛对话,提升中国政治学的国际认同度。其次是学科之间的互鉴与对话,即合理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以政治学为中轴的交叉学科体系,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提升政治学回应当下复杂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方法之间的互鉴与对话,打通历史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重视新技术、新方法对政治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以不同的研究特色构建中国政治学研究版图并推进不同研究流派之间的交流合作。互鉴与对话旨在本土诉求和全球视野中,既遵循政治学普遍的学科逻辑又彰显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主义与政治学的“联姻”是新制度主义发展的必然。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首先表现为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国家理论,而新制度政治学的兴起则弥补了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的缺陷。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制度变迁的经典案例为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三峡大学政治学与基层政治文明研究中心是2011年6月经学校批准成立的校级研究中心,挂靠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门从事政治学研究。刘明君教授任中心主任,刘天旭副教授任副主任。研究中心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14人。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11名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中心主任刘明君教授兼任湖北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其他人员均为省级学会常务理事或理事。近年来,研究中心承担5项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包括"民主样式的转型与我国乡村群  相似文献   

19.
“众媒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学术传播的生态和方式,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看待政治学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传播内容的分布特征与发展,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第三方学术型微信公众号为传统政治学学术传播的突围和创新提供了新进路、新视角和新数据。文章通过对“政治学人”微信公众号文章转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政治学网络传播的研究主题呈现出繁杂多样的特点,受社会政治现实环境影响较大,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研究方法呈现出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次的格局。如何充分发掘学术新媒体的潜力,拓展学术传播的空间,构建新的学术评价体系,实现在“众媒时代”的突围和创新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政治学领域,“行为主义”既可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派,也可以指称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从发展历史来看,行为主义政治学可谓是昙花一现,但它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政府学的影响却极其深刻而广泛,但迄今为止,中国这者还没有系统地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过专门研究,因此,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角度来说,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尤其是研究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