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县(福州)螺洲人氏林庚白是清末民国年间的重要诗人,是南社健将,是抗日英烈。他的诗歌观主要有三:其一、强调诗要以"情之真"的"意境"胜;其二、"诗有三要,要深入浅出,要举重若轻,要大处能细。"其三、诗之"大家"与"名家"有别。深入研究林庚白其人其诗其文,对深化研究近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学的变迁及其相互作用都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璐 《南方论刊》2015,(2):91-93
要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必须有人才作保障。"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人才是兴国之源,创业之本,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企业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之源。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及其培养有其共性特征,无论是洪堡的"全人"观,纽曼的"绅士"观,还是近代中国蔡元培的"硕学闳才"思想,都把主体意识、实践精神和优良的个性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创新人才要有高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此必须圆大学自由之梦,实现"大师"之教,要"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个开放系统的创新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过程,还具有两重性。教育要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意识,要不断更新观念。教育创新是继教育过程之"往",开教育过程之"来"的创新过程,是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诗、乐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春秋时期,诗教与乐教二者内容虽有别,但诗教即乐教,学诗即学乐。在孔子看来,诗教和乐教是人之成为"君子"、有"仁德"者的必要前提,因此,诗教和乐教之"美善"标准要求就是既有至高的艺术追求,更要有符合"仁"德"的内在理念目标。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提纲掣领、意义重大,是我们观察当代国际问题的重要依据.习近平的这一论断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其基本内涵包括当今世界的经济之变、政治之变以及各种传统与非传统性安全问题,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方法论依据.要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激发内生动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研究为学人百年来接力耕耘的重点领域,曾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之交被誉为"显学"。本文在分析显学"困惑"因由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未来的孙中山研究,既要拓展孙氏"个体身份"的多重维度,又要深化孙中山"不同团队"的复杂层面,以还其人之本原;既要研究其"中国式"路向的独特建树,又要深化其对世界的贡献,以表其功之辉煌;既要将孙氏的思想接载当今的"地气",又要发掘新史料以升华"底气",还要恢复学术争鸣之"元气",以彰其"用"之价值。甚者,学人的学德、学风与学品之升华,诚为孙中山研究深化之关键。  相似文献   

8.
王亚龙 《理论界》2020,(4):44-50
马王堆帛书《要》篇中孔子所说"虽周梁山之占也"一句一直以来未得善解,本文从语法和历史的角度重新对此加以解读。本文认为,此句应断作"虽周,梁山之占",意为"即使在周,也有梁山之占这样的占卜之事",这是孔子用"信而好古"的理由来表明自己对卜筮的态度。《要》篇作为一篇形成于战国至秦汉之间的历史文献,其中既有孔子信筮的记录,也有孔子关于"观其德义"和"乐其爻辞"的记载,正说明了易占从战国时代以来所受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老子之"道"向来有很多的阐释与解读。如把老子之道单纯地认定为本源论、本体论、境界论、价值论等等。对老子的"道"以现代性的视野或者说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来把握当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展开。对老子之道的解读要联系当时的历史与人文环境与整个中国哲学的大的学术背景。通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老子之道既具有存在论意义又同时兼具境界论意义,是存在与境界的圆融合一。  相似文献   

10.
支撑"中国模式"之经济科学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我们不仅要深入探析"中国模式"之经济科学的内在规律,而且要准确把握它的方法论,善于在研究中实现创新.同时,我们还要倡导中国"实派经济学"的风格和气派,剔除膜拜美欧、贩卖洋货的不良风气,让"中国模式"之经济科学实现时代化、大众化,推进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同仁义礼智信五常相比,廉耻尚不构成儒家伦理之核心,但是,它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儒家主要伦范,同礼义一起成为儒家推崇的"四维",并在清代纳入"古八德"而受到儒家和整个社会的遵奉。如果说"廉"是儒学着力阐述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廉洁从政是儒家一贯的政治社会理想,那么耻德也是儒家重要伦常规范之一,历代儒家特别是原始儒家要求人们要"有耻"、"知耻"、"贵有耻"、"人不可以无耻",认为"知耻近乎勇",耻是"立人之节"、"治世之大端",并为此论证了人有羞耻之心。汲取儒家耻感文化的合理成分,显然有助于为人们作出趋荣避耻的价值选择,确立明荣知耻的价值标准,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韩素玲 《东岳论丛》2007,(5):152-154
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集中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和谐理念。他以讨论国家的"正义"理念为主线,认为在一个理想的国度中,治国者必须要有为国民大众谋福利的"正义观",必须要具备哲学家所特有的宏观视野、博大胸怀和透过表面现象准确把握事物永恒不变"理性"的气质和才能;国家必须要造成一种国民人人恪尽职守、高度和谐统一的"自制"系统;公民必须人人要有"自知"之明并根据社会的正确分工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守责;国家公务人员必须要公正选拔、精心培养并具有勤政廉明的职业操守;必须要重视普遍化的国民教育并因材施教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沿海的齐文化是在商业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商人们"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要推销自己的商品,形成了夸诈之俗.夸诈之俗的负面影响是使吹牛浮夸之风盛行,不求真务实,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滥竽充数者有之,华而不实者有之,鸟有子虚者有之.其正面影响是激发思维创新,促进思想的活跃、文化的开放、教育的发展、科技的发达、逻辑思维的提高及学术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文化的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中国"和"文化奠基的中国人的生命伦理观在于:生命的发展是阴阳和合的产物,生命的成长、发展与壮盛必须合自然的规律与发展之道;天地自然的生之道即善之道,人秉天地之道,必然要将仁、善之性加以宏发;人生的终极追求在于生命圆满的状态,这种圆满是合一的,是人的生命自有、本有、永有的本质呈现。"和"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与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5.
"推已及人"是儒家哲学的基本命题.从字面上看,"推己及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推"什么,即"己"的问题.20世纪以来,各家对"已"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也不一致.从<论语>文本入手,与"吾""我"、"予"相比,"已"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指现实的综合个体,一方面指本性之"已"."推己及人"中所"推"正是知挂之"已".  相似文献   

16.
精准扶贫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第一民生工程。在破解深度贫困的新阶段更要精准先补足农村贫困群众精神之"钙"。笔者探析我国农村贫困群众精神之"钙"的表现和主要原因,提出精准扶贫要先补足农村贫困群众精神之"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到"村改居"社区的治理甚至社会和谐稳定。"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产生,既有居民个体的原因,也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原因。要有效治理"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问题,在理念层面要注重政策之"公"和社区营造;在制度层面要完善民主参与、风险评估和利益补偿等制度;在机制层面要适时合理地选址、规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互动等。  相似文献   

18.
张载的"指示令知天"的天道性命之学就是要让人们体认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从而摆脱一己小我的自私自利,视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唯有人人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才能有真正的万世太平。"大其心"、"尽性"而"成性"才能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所以助天成民之性乃是圣人在政治上的使命和责任之所在。张载心目中的三代理想社会是一个使人"自幼闻见莫非义理文章",从而有利于人们实现人性的万世太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刘旭 《理论界》2012,(6):61-62
学习研究经济法可以有多种视角,进行多方面、多方位的探析。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使用何种方式进行研究,都应当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正确理解、处理问题。一个正常运转的经济体,一定是"国家之手"和"市场之手"协同并用,不可偏废。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社会组织都要对社会负责。中国的经济法始终站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余建宏 《理论界》2010,(1):136-137
《尚书》中的"刑"乃是源于具有普遍规范力的天道,由古之圣贤象天而则。因此,无论制刑还是用刑,都要有敬畏谨慎之心。这不仅是针对百姓庶人而言,《尚书》还强调天子、王公也要无涉于刑,目的便是要顺应天道。在此基础上,"刑"更具有了教化层面的作用,制刑用刑的最终目的就是"以教祗德",其理想归宿便是"期于无刑",刑教使众人皆有道德,无违于天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