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店楚墓竹简》出版至今已有10年,其中的《太一生水》由于行文别致、论证生动一直备受学界专家关注,就其学派归属问题曾有颇多争议,至今仍未达成一致。本文以此为论题,先辅以图形简要解说《太一生水》的内容,后采用文献对比的方法具体论证《太一生水》的思想,最后将《太一生水》归类为道家。  相似文献   

2.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宇宙论。该文本在论述宇宙生成时提出了一系列哲学概念,其中关于"神明"概念的解释学界争议颇多:或云"神明"为神祇,或云为日月,或云为精气和精气显现出来的作用及现象。这些解释皆可商榷。考之典籍可知,"神明"应指"精气和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3.
《文子》与郭店楚简的道儒两家文献都有密切关系。在道家有《老子》、《太一生水》 ,在儒家有《五行》、《成之闻之》 ,其中一些是久已失传或不见于载籍的古佚书。《文子》与这两方面都存在着联系 ,体现了以道合儒 ,兼采百家的融合互补模式。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简《五行》包含两条线索:天道与人道之别,思的问题。天道与人道之别又可表述为五行与四行之别,其细微之处在义与仁的差别,而思作为心的能动能力贯串于上述问题的发展中,构成了五行德目相生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五行》篇展示了“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的君子形象,从而与《孟子》中“集大成”的“圣之时者”形成了关联。  相似文献   

5.
《郭店楚简》表明,《老子》有三个版本,即老聃著竹简本、太史儋著帛书本和今本。竹简本《老子》将“道”看成是混沌之气,并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性,具有朴素唯物的倾向。从竹简本到帛书本,反映了先秦道家学派从朴素唯物论向客观唯心论的转化。竹简本不否定人为,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也与帛书本不同。总之,有了竹简本《老子》,道家学派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就有轨迹可寻了。  相似文献   

6.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简本《老子》甲、乙、丙书中假借字甚多。这里从假借字的数量、假借字和本字之间字音的联系方式、字形上的联系方式以及对应方式四个方面对简本《老子》中假借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考查,阐释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假借字的使用特点,从而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语言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作为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儒家文献,郭店楚简《五行》篇继承并发展了在孔子思想中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德性之天的观念。在《五行》中,德具有内在的超越性,它是天道在人心中的体现,是天人合一的基础。但在实际生活中,德还处于潜在性阶段,因而天与人并非现成就是合一的。要在完成了的德的基础上重新实现天与人的合一,需要有来自主体方面的内在依据,这就是作为主体超感觉认识能力的“圣”。《五行》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想形态是天道主导人道。  相似文献   

8.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篇中“太一”何谓及其与“水”的关系,乃是解读此文的关键问题。以此为线索,可 从逻辑和情理内在一贯的意义上为此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简本<老子>甲、乙、丙书中假借字甚多.这里从假借字的数量、假借字和本字之间字音的联系方式、字形上的联系方式以及对应方式四个方面对简本<老子>中假借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类考查,阐释郭店楚简<老子>中的假借字的使用特点,从而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语言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太一生水》上下两部分当作一个整体,只是郭店楚简最初整理者一个权宜的处置,学者们很少怀疑这种处置的合理性,反而千方百计试图为文本内部思想的统一性寻找证据。下半部分的内容成了上半部分《太一生水》篇的辅助材料或注脚。这正是《太一生水》的研究歧义迭出、难以整合的原因,也是上半部分备受关注、下半部分不受重视、难以深入的原因。《太一生水》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独立整体,没有必要在其内部再分章节,可以命名为"天道贵弱"篇。  相似文献   

12.
《太一生水》之主旨并非在于论述天道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在强调人道的无为而治,且整个篇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过对《太一生水》与《老子》丙本内容的分析比较可知,二者具有相同的旨归,只是《太一生水》在以天道明人道方面补充了《老子》丙本在天道论述方面的不足,继而在理论上阐明了天道无为与圣人无为而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上承老子之学的同时,《太一生水》又在一定程度上启迪和影响了后来以《黄帝四经》《鹖冠子》等典籍为代表的黄老之学。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以"孔子厄于陈蔡"一事作为发论的前提,是战国时期儒者探讨如何妥善处理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间矛盾的一篇专题性论文。在《穷达以时》中,"天"代表着主体的外在时遇,"人"代表着主体的道德实践和理性认知活动。简文虽然提倡"天人有分",认为天、人各有其领域和职分,天、人在价值上有主次,天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但其理论前提却是"天人合一",即承认外在时遇对主体实践的深刻影响。简文的理论归宿是实现以人合天的天人合一状态,即处于主体理性自觉阶段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4.
“太一生水”的“太一”是郭店《老子》的“自然”之“状”,又与北极星有关,是主客体相融的“自然”。与“道”也 有区别。“太一生水”可以在先秦和汉代的文献中找到旁证。“太一生水”的逻辑生成系统是是本体论生成,与《易》学 象数、方向、五行生成系统不同。但可在象数系统上投射而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5.
《忠信之道》是郭店楚墓竹简中很有特点的篇章。它把忠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突出了忠信的实质和意义,是先秦思想史上忠信问题的专论。郭店楚简《忠信之道》的发现,使先秦儒家的演进更为清楚。它主张的忠信治民的君子之道,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忠信之道》可能与孔门后学子张之儒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郭店楚简《穷达以时》提出了“有天有人,天人有分”这一命题。通过对比和分析,此篇“天”和“人”的涵义和所指既源自与孔墨相关的传世文献,又有顺应时世变化和发展的新义。“天人之分”指人与社会各有职分,揭示了社会的偶然性对个体的制约和限制,认识到“时”“世”“遇”作为命运的重要性。其意义在于,这一认识的提出,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此时也正是论辩和道术极大发展的时期。《穷达以时》“天人之分”为我们认识先秦天人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太一生水》下半部分"天道贵弱"篇所见"道"和"名"均需从"天道"的角度去理解,"道"指的是"天道","名"指的是"天道"的原理与作用。从天道至人道是此篇基本思路,由特殊地理形势引伸出的"天道贵弱"是原理,政治上的成功与生命的长久,是实际的功效。"天道贵弱"篇与《老子》第77章有着密切关系,但究竟是在"天道贵弱"篇基础上形成了《老子》第77章,还是"天道贵弱"篇属于对《老子》第77章的阐发,则难以断定。  相似文献   

18.
19.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补缺一则@李晓宇$四川大学哲学系!2000级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相似文献   

20.
郭店简《太一生水》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一篇关于早期中国宇宙论的古佚书。然而对其学派归属,至今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通过甄别其与《老子》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学术思想实为相近相关而不相同,其是在《老子》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太一生水》呈现出从天道到人道,托名从事,“一”的标识,兼综百家等思想特征,展现出早期黄老学型态。同时,《太一生水》与南方楚地文化的诸多关联,对我们重新认识南方楚地黄老学的发展状况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