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周溯源、刘牧雨同志写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座谈概述”(见《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6期)一文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列宁发展了两个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三个阶段”。这种观点似乎言之成理,但如果仔细研读一下列宁的著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本身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这是马克思已经划分了的,并且经过列宁的充分论证。那么,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是否应该划分阶段呢?回答是肯定的,不仅是有必要,而且还具有急迫性。因为,从理论上说,正如列宁指出的,必须“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①去考察问题,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考察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从实践上说,社会主义已经处于实践之中,弄不清所处的阶段,笼统地、一般化地来理解社会主义的特征及其客观要求,就会由于失去准确的客观依据而犯极“左”或右的错误。我们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认真探讨我国现在究竟处于社会主义的何种阶段,才能较好地体会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提高我们贯彻执行新时期的总任务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党中央多次指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正式向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的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中的问题,对我们加深理解这一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工业革命的分期和提法上,国外学者议论很多,说法不一。 一、美国社会予测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当代美国社会最根本的变化是进入了“信息社会”要有三大趋势: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从集中转向分散;从国家经济转向世界经济。 二、美国科学家科塔莱克提出的概念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其划分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其基础是在英格兰用煤炼铁和纺织工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4期发表了陈永忠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探讨”一文,提出“产生关系”是划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标准,这是值得商讨的。不错,一般地说,社会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但对其发展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性质,则非仅仅是生产关系能够完全决定的,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明确提出社会历史划段标准,应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是划分同一社会不同阶段的主要标准同一社会不同阶段的划分标准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应以生产力为主兼及其他.这里,要把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和划分同一社会形态不同阶段标准区分开来.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是质的区别,社会形态的性质主要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关系之所以能对社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是因为它处在社会结构的中层,对下反映生产力的状况,对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应当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来研究和回答社会主义改革问题:其一,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整个历史时期,是否始终面临着一个改革的任务?其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改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革,是否也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上两个问题,前者是研究改革的普遍性,后者是研究改革的特殊性。本文就社会主义改革的阶段划分及其特点和要求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的。将社会主义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首先遇到的问题自然是划分依据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我国学术界已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意见很不一致。笔者认应为,应以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入研究中,开始讨论认识发展过程阶段的划分问题,并展开了争鸣.到目前为止,大体上形成了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认为认识过程应划分两个阶段,简称“两阶段论”;二是认为认识过程应划分三个阶段,简称“三阶段论.”然而,不论是“两阶段论”还是“三阶段论”,其内部对认识过程的具体划分和具体表述又都存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就使得这个问题的讨论出现了多种不同观点相互交叉的局面.现将讨论中出现的几种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国哲学界关于认识发展阶段问题讨论得比较热烈。细究之,其中有不少提法源出于德国古典哲学。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就这些提法作追本溯源的考察,借以寻求某种启迪,已在所难免。本文对黑氏认识分段理论的探讨,便属这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马克思没有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界定为社会主义目前,在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一科学命题中,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不仅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而且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德国工人运动受到拉萨尔理论的深刻影响。拉萨尔去世后,他的信徒们便竭力宣扬拉萨尔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欧洲的工人阶级描绘出一幅虚伪的美好未来,在促成德国工人党爱森  相似文献   

12.
从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五年中马克思共写出了12部著作,依其与实践唯物主义形成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前后相继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萌发时期《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轴之作。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称哲学为“征服业界的、绝对自由的’摘.着血跳动的”心脏”(《博士论文》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页,以F只注页码).认为“哲学体系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为实现自己的冲动所鼓舞,它和其余的方面进入了紧张的关系。”(65页)这是说,哲学和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  相似文献   

13.
(一) 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辩证的生死法则,但在其生命的发展过程中,在质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都可以根据某种条件和环境的变异、相对数量和结构的变化而出现的某种显著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和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普列汉诺夫自1876年做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其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整整经历了43个年头。这43年期间,究竟应划分为几个阶段,人们有各种不同的意见。鉴于这一问题对于正确评价普列汉诺夫的功过是非和弄清他的思想发展轨迹至关重要,本文想着重对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作些评述,并谈谈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为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列宁曾经指出,为了正确解决社会科学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最基本的历史联系,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它现在是怎样的”。本文就是根据这个精神,对社会主义思想和概念的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苏联社会主义一诞生即面对生存危机,于是,它不得不以高度集权体制去摆脱生存危机;但就在高度集权体制缓和了原有生存危机的同时,高度集权体制却给社会主义造成新的生存危机,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失败。这是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其各演变阶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关乎到一个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苏联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脱离实际的错误认识 ,导致严重的政策失误 ,给苏联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林风 《南方论刊》2001,4(1):34-36,33
在论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时候,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探索这个问题的是列宁。他先后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基础的社会主义’等概念”。有的学者则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曾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说明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成熟程度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并根据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等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根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虽然找不到,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却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可以按其发展的成熟程度划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这是同一社会形态中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互相联系的阶段,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在苏联最终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种模式普及到诞生不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表明,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为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财产制约形式,推动了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这种模式又具有过渡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势必会遇到挑战。本文试对苏联所有制的形成进行历史考察,这对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