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考求方言本字,根据的是古今语音对应规律、词义的相关性与古文献资料印证三条标准,并据此考证了永州方言本字中的14个名词.  相似文献   

2.
方言词语中的一部分是古语的存留。根据古今音义对应规律,结合文献资料,以河南省渑池县果园话为基础,考求其方言中的13个古语词,结果表明:渑池方言读音和《方言》、《广韵》、《集韵》基本是吻合的,只有少部分不同;可为探讨语音演变规律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是我国汉语语文辞书古今转型的关键时期,王云五系列语文辞书是现代汉语语文辞书现代化进程中颇具特色的辞书家族.语义标示是现代辞书编纂中逐渐成熟的一种编纂方法,王系辞书采用多种方式对不同词目之间的同义、反义、逆序、辞藻关系;单个词目不同义项之间的引申、比喻、转喻、古今关系;词目某一义项内部的附属义、搭配义、语用义等进...  相似文献   

4.
修订《阿拉宁波话》本质上是对宁波方言进行再研究。文章以全书最能体现学术性的方言词和短语两部分为例,从词条增删、词目用字选择、释义修改、义项调整、例句更换及书证、考证加强等方面讨论了修订版创新之处,并就今后宁波方言词汇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宁波方言是北部吴语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方言点,其三身代词的语音类型在吴语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文章在宁波方言的三身代词与吴语各方言点作共时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其读音层次的形成和词目用字的语源理据,并揭示其语音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谓双语词典中本词(词目)与释义的文体色彩对应问题,是指英汉双语词典在把具有修辞色彩的方言、口语、俚语、轻蔑语等英文本词(词目)及其短语或例句译为汉语时,通常出现的只顾及表达原文基本意思,而未顾及(有时候甚至忽路了)原文与译文之间的文体色彩对应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卫所制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政制度。以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为考察对象,从北到南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16个方言点,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分析和总结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声母在数量和古今分合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方言词语探源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工作的成果,对于古今汉语的沟通,对于方言与普通话的沟通,对于语音史、词汇史的研究,对于古籍校读、辞书编纂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高阳方言中选出十多个俗语词作为研究对象,力图考出其来源,并勾勒出它们在词义、语音、书写形式诸方面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9.
《五灯会元》作为禅籍语料,其中保留了大量的俗语词,如“张眉”“边事”“但办”“不惜手”“黄面浙子”等,结合世俗文献、异文、方言等材料,对词语进行释义,对辞书失收词目及义项的增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言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分支,在一定时期内与通语共同存在.对方言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掌握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共同特征和对应规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加快普通话的推广,减少交流中的语言交流障碍,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收集合肥方言词汇词目约1 000条,按词类和词义相结合的分类法,名词分为天文、地理、时间,农业,植物,动物,房舍,器具、用品,称谓,亲属,人体,生理、病理,衣服、穿戴,饮食,红白大事,日常生活,商业、交易,文体、教育,人体动作,方位等19义类和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数量词4个义类,共计23个义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泛文学概念,它包括美文学和学术文章在内的一切文字著作。"文"的本义是"错画"、纹理,汉字都符合"错画"、纹理的特征,因而汉文字著作都可称"文"。正如清人章炳麟所概括:"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趁彰为准。"即衡量"文学"的特征是"文字",而不是"趁彰"——"文采"或"美"。与此相对照,西方"文学"更多地是指以"美"为特征的文字著作,或以"艺术"为特征的语言文字作品。这种"美"的"艺术"特征,或指"形象",或指"情感",或指"形式",或指"虚构"。中国古代文论诚然不乏对文学样式的"形象"、"情感"、"形式"、"虚构"等属性的分析,但从未把它们作为一般文学作品的必备特征来强调。  相似文献   

12.
口语语体不同于书面语体,具有一些独特的语法特征,如:易位、追加、话语重叠、会话修补等等.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书面语语法的研究,而忽略了口语语法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古汉语口语语体特点之一:易位.文章通过对古文献中大量的人物对话,分析古汉语口语语体的特点:主谓易位和述宾易位.还探讨了易位句的句读、称呼、形式标记以及易位的理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长达5万余字的中医药翻译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的作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观为中医药文化的翻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与研究方法,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在翻译中,二者也是交替使用,有时会合二为一。对比两译本发现霍译本与杨译本都采用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策略,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文章从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观出发,通过对比杨译本和霍译本的得失为中医药在文学中的翻译找到一套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2 .7 汉人对致动、意动语义关系的分析“致动”(现在古汉语语法书上多说为“使动”)、“意动”是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提出的 ,现在古汉语语法著作 ,特别是教科书都要谈及 ;认为这是古汉语述宾 (包括名词、形容词做述语 )意义关系最重要的两种 (有的称之为“特殊动宾关系”、“名词、形容词的活用”等 )。这两种语义现象汉人已有所认识 ,注释书中有清楚的表现[2 6] ,其表现方法可用转换公式表示。2 .7.1 致动语义关系的分析动词作述语 :V—O—使 /令—O—V( 1)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扰 ,驯也 ;教习使之驯服。]  《周礼注·夏…  相似文献   

15.
摩尼教是古代回鹘人信奉的主要宗教之一,对回鹘历史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吐鲁番及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中,有千余件写本都是属于摩尼教内容的,其中有不少都是诗歌。回鹘文摩尼教诗歌以赞美诗为主,既有译作,也有回鹘人的创作,均押首韵,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寓教于诗,艺术性高,其以音乐美、节奏感和哲理性的审美特点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回鹘文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列子》在用词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有不少口语词。对“播迁”、“放生”、“附(抚)膺”、“孩抱”、“积年”、“解颜”、“居产”、“难色”、“穷毒”、“邻居”、“呻呼”、“施为”、“晓悟”、“意虑”、“稚齿”、“经涉”等16个中古时期的新兴词语进行考察,结果证明《列子》成书于东汉以降、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汉语中也有其他许多民族语的成分。汉代学者扬雄所著《方言》,纪录了一些南方古族的词汇。黄河以北,由于长期种族杂居,故汉语中的非汉语因素较多,主要有匈奴语、突厥语、鲜卑语、蒙古语、女真语和满语。东汉以来,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翻译事业的日益兴旺,大批的佛教和梵文的外来语被吸收到古汉语中。  相似文献   

18.
情感作为文学的内核,历来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情感思维理应成为文学的特殊思维方式。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荒诞派文学,不运用情感思维和情感逻辑就根本无法解读。从作家的创作、文本的构成、再到读者的解读,情感思维和情感逻辑始终贯穿于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左……右……”是《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一个固定格式。这一格式最早见于上古汉语,发展于中古汉语,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表现出较强的孳乳能力。从现代汉语平面考察,进入“左V1右V2”格式的动词以单音节为主,语义上需具有自主性、持续性特点;格式构成的词语除表达一定的理性意义之外,还具有表示“动作持续或反复”的语法意义以及一定的形象色彩义;此格式构成的词语在句中以做谓语为主。  相似文献   

20.
广州方言中的常用词不少是古语词的承传。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古代汉语中曾经是很常用的词语,在现代共同语里发生了变化,有的只保留在书面语中,有些则走向消亡,当然它们也有可能还存留在方言里。文章考释了至今仍然活跃在粤方言口语词里的部分古汉语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