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大开放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跨国贸易正日益迅速发展。跨国贸易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它涉及到不同的制度、法律、政策与贸易惯例,环境动荡多变,情况错综复杂,极易产生风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经济损失,甚至遭受灭顶之灾。跨国贸易信用风险是指在跨国经贸活动中,交易的对方因资金困难、信用较差、故意诈骗等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期按量偿还负债的可能性。一、跨国贸易结算环节可能遭受的主要信用风险信用是一种支付方式和一种能力。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非常复杂,既有缘于自然界、国际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宏观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冲击。疫情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全球产业链布局,弱化对价值链效率的追求,更加强调供应链安全和弹性。疫情期间,西方国家加速调整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向化转变日趋明显。疫情叠加经济、技术、政策多重因素的影响,驱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短链化、区域化、增加值高度集中、治理模式变革,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趋势,将对我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带来严峻挑战。对此,我国需要转变发展战略,对产业发展、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合作等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油气供求缺口增大,中国不断加大海外对能源的投资贸易。中国石油企业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主体,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势必遇到可能影响国内油气供应的一系列风险。在阐述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风险的基础上,运用SWOT改进模型,分析中国石油企业规避海外投资贸易风险所具有的自身优势、弱势和所面临的机会、威胁以及应对战略,藉以规避跨国经营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产业安全预警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保证大豆产业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豆消费不断提高,产量不断下降,我国大豆产业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通过控制大豆生产、贸易、价格和大豆深加工控制整个产业链,对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相关产业形成毁灭性打击,甚至威胁整个粮食产业安全。对大豆产业安全设立预警系统,准确评估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2011年数据判断,目前我国大豆产业仍处于危机状态。因此,要提高大豆产量,降低产豆成本;完善大豆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实施大豆及其农产品外资准入及反垄断制度;建立大豆行业协会,发展我国大豆相关企业品牌;保障大豆价格,提高定价权能力;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提高非转基因大豆市场控制强度。  相似文献   

5.
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来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的潜在风险,是在有关我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的讨论中不断被提及和评论的问题。本文考察了国际粮食禁运的历史以及我国与西方国家粮食贸易关系的演变情况;从有关历史事实推断,我国未来面临大规模粮食出口禁运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国际经贸环境的演变趋势会进一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机率。文章以美国1980—1981年粮食出口禁运的失败为例,剖析了制约粮食禁运有效发挥作用的种种限制性条件。文章认为,我国未来粮食贸易方针的调整似应主要依据经济合理性原则来加以判断和选择,粮食禁运风险不足以成为制约有关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为了降低粮食禁运的风险,应鼓励对粮食进口替置的粮田主要在农业生产范围内加以利用,以求在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储备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粮食进口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党中央高度关注。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内涵,包括相对需求的国内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和相对供需缺口的国外粮食平稳进口能力两方面。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供需缺口增大及进口增加、西方势力可能会使用粮食武器、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威胁粮食供给、效益下滑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等挑战。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需要通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来提升国内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创新国际农业合作机制,切实保障粮食的平稳有序进口。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西方学者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为研究工具,提出了战略性贸易理论政策。美国是西方国家中实施战略贸易理论政策最得力的国家,特别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克林顿政府时期所采用的战略贸易理论政策,战略贸易理论政策在美国信息产业中的实际运作情况,说明产生了战略贸易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我国粮食供应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粮食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形势堪忧: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都会减少粮食生产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会提高粮食消费数量,国际贸易新规模可能影响到粮食进口。粮食金融化会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四个方面影响粮食供应。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顾晓燕  陶静 《江海学刊》2023,(3):96-101
知识产权贸易作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表征之一,不仅对推动国内和国际循环水平的“双提升”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实现双循环相互促进。知识产权贸易不仅可以通过推动诸如专利、技术和品牌等高端要素跨国流动而产生直接促进作用,而且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而产生间接作用。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理论预期,并且发现,知识产权贸易对双循环有效联动的促进效应,在RCEP国家和非RCEP国家都能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必须从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出发,完善政策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区域合作和国际协调,全面推动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60年末以来,受全球化、政治机会结构以及抗议的跨国扩散等因素的影响,西方许多国家的新社会运动在运动议题、动员水平、组织形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跨国相似性。尽管三个因素对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的影响不同,但三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未来西方新社会运动跨国相似性必将增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地域性失衡、“大国效应”扭曲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8,(3):52-60
粮食安全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球粮食产量的地域性失衡问题,表现为全球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以及耕地占有量等均存在严重的地域性失衡,其进而导致世界粮食贸易品种、地区贸易结构亦出现严重的地域性失衡。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国内粮食供给与消费需求、粮食产量与消费量之间存在着缺口性失衡。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粮食作物,但我国粮食进口贸易中却出现了"大国效应"扭曲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四种模式和我国粮食安全的五个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2.
SA8000贸易壁垒与蓝色贸易制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 《江汉论坛》2006,(5):138-141
蓝色贸易制度是体现和贯彻SA 8000企业社会责任原则的贸易制度,其核心问题是SA 8000标准。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相继推广SA 8000论证体系,我国出口企业将陆续遭遇一种新的贸易壁垒。面对着建立蓝色贸易制度对我国贸易出口的影响,以及SA 8000认证步伐的加快带给我国出口企业劳动力优势可能丧失甚至变成劣势的负面影响,应积极研究对策,减少相关影响,加快制定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对我国玉米种业安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在粮食作物中都占1/3左右,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但是玉米种子市场却呈现另外一种局面.随着国际种业市场的集中化,跨国巨头逐渐控制了世界种业的供给,在玉米种子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研究中国玉米种子的市场状况,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玉米种子供给的影响,应该高度重视种业安全,将玉米种业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跨国种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进行的战略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地制度变迁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紧密相关,粮食核心区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土地大范围、跨行业流转,充分盘活土地要素资源。本文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关系,并在对核心区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5.
张羽 《学术界》2008,(2):73-78
建立我国的刑事和解制度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通过对中西方刑事和解的比较,分析我国宽严相济语境下刑事和解制度的特征、内容和分类,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提出有关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是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对外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实现我国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尤为必要。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也要求实现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我国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存在制度缺失、立法层次不高、立法内容陈旧且存在冲突等问题。推进我国战略物资储备法治化,需要制定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法来规范战略物资储备的基本问题,并对粮食、石油、矿产等若干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进行专门立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加入Wm后,扩大服务出口和跨国服务经营将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这方面还存在着困难和障碍,但却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整个国际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要加快我国服务贸易“走出去”的步伐,现阶段的战略重点是必须把服务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发挥传统优势和提升水平档次、抓好重点突破和实施市场多元化、扩大服务出口和拓展外经外贸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云南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粮食贸易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等因素,云南应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农业合作,建立境外粮食基地;在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粮食贸易加工仓储区;加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粮食企业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云南与这些国家的粮食洽谈会;争取国家支持,构建粮食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是我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较大的外来风险,粮食进口渠道受人掣肘、国际粮食供应链不稳定及韧性不足导致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难度增大。同时,国际粮价频繁大幅波动对国内粮价的传导效应不容小觑,国际粮食治理机制失序且我国话语权较弱,粮食“武器化”趋势导致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为保障粮食安全,世界上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法治建设,将粮食安全法治体系建设作为立足点,靶向发力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并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迅速调整,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的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可作为我国粮食安全法律体系构建的有益参考。立足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当明确我国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战略定位,分别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构建我国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需要尽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并以此为依托搭建国家粮食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国际战略层面,应当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安全进口,实施海外农业投资战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法律服务“跟出去”。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保持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了严格的退休制度。了解西方国家退休制度的内容,汲取其中的有益做法,对完善我国的退休制度,制定有关退休方面的法律等部是不无裨益的。从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看,其退休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