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个“更”字论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美学思想陈长生一、丰富的意蕴5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语重情切的向文艺家们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产物。”社会生活和文艺作品,“虽然两者都是美,但...  相似文献   

2.
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问题,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美学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黑格尔认为现实本身就是绝对观念的外化,艺术美高于现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认为艺术美是现实美的代用品,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在我国,一般认为,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艺术美高于现实美。如王朝闻的《美学概论》等多种美学教材和专著,都提出艺术美“来自现实生活,是现实美的反映”,“现实美是艺术美的唯一源泉”,“艺术美高于现  相似文献   

3.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談会上的讲話》)要正确地理解《红楼梦》,就不可不对《红楼梦》的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曹雪芹大约出生于公元一七一五年(康熙五十四年),或一七二三年(雍正元年),或一七二四年;卒于一七六三年(乾隆二十七  相似文献   

4.
“三突出”这个修正主义的反革命文艺主张,本来是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下称“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篡改和背叛,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四人帮”之流吹嘘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具体运用”。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论文艺》第26页)。所以,凡属创作方法,则必然是作家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指导下,艺术地反映生活所恪守的基本原则。不同阶级的作家,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  相似文献   

5.
文艺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充满着阶级矛盾和斗争,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亦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因此,文艺这种上层建筑现象就必然具有阶级性。文艺作品阶级性的表现程度不同,有明暗、强弱的区别,不带阶级色彩的文艺作品却是没有的。对于这一点,在理论上,我们队伍中似乎是  相似文献   

6.
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全面地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现实意义。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生活美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并着重指出,生活美艺术美“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本质。 提起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人们总是马上想到《讲话》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认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本质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是把这段话放在毛泽东同志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而是抓着其中的  相似文献   

8.
一般美学论著把美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这两大类。而对现实美,则又区别为社会生活之美,社会事物之美和自然景物之美,显然前者是其主导方面。近年,一些红学研究者撰文探讨了曹雪芹的美学思想,然而几乎都仅限于他对有关艺术美问题看法的阐述,而未涉及他的现实生活审美观。这也许是研究中疏漏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助一些人物谈话和细节描写,不仅反映了他对文艺创作的深刻而精辟的美学见解,同时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是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主观意志的表现,是这两者有机的辩证的统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17页)这是相当精辟地点明了文艺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的。可是,过去在理解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偏执一端,搞简单化,绝对化。在强调客观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时,就否定作家思想感情的作用,宣扬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根据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对文艺作了一个定义性的科学论断:“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一论断明确地指出:一,文艺是一种观念形态,或称意识形态。二,这种意识形态是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文艺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三,文艺对生活的反映不是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学观念才能匡正我们的创作实践,繁荣我们的文学事业?无情的无可逆转的现实迫使我们去思考。 我以为,文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描写的内容和对象,既不是游离于创作主体意识之外的纯客观的社会生活,也不是脱离客体,不受客观社会生活的制约,完全和现实基础相割裂的纯主体的主观意识,它是作家艺术家感受生活受孕于生活而生成的“心灵屏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学艺术的源泉问题,作了十分科学的阐述。他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作家深入生活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文学艺术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因此,它与科学对生活的反映方式不同,科学所反映的是抽象的,概念的推理,而文学所反映的是具体的、形象的生活图画。别林斯基在《俄国文学的一瞥》中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  相似文献   

13.
艺术美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是美的高级形态,它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与现实的美、丑及不美不丑特性在艺术形象中的结合。 反映现实美,是艺术美的重要来源.现实美是第一性的,它无比广阔、丰富和生动,有了现实美,人们为什么还需要现实美反映形态的艺术美呢?这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对于艺术典型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系列精湛的论述。重温这些论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解,彻底批判“四人帮”炮制的“反真人真事”论等修正主义谬论,沿着毛主席《讲话》指引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一艺术典型从何而来?鲁迅对此作了明确的唯物主义回答:一切艺术典型都来源于实际生活。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鲁迅  相似文献   

15.
在美的三种形态-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中,“第一种美就是自然美”(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149页),次之是社会美,再次之是艺术美.但在人类的美学观中,社会美学观却是出现得最早的.  相似文献   

16.
散文创作离不开想象。散文的想象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散文家的心灵“象一面镜子”。心灵的镜子,是感情的镜子。感情的镜子是有波浪的,它所反映出的不是生活的原貌,而是变异了的,即达芬奇所说的“第二自然”.在一般情形下,有形的生活和无形的感情是很难“化合”的;只有在想象的作用下,生活和感情才能“化合”为“第二自然”。文艺创作实践经验证明,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文艺  相似文献   

17.
在美的形态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艺术美的出现是人创造而成,所依据的基础是自然和社会的具体存在。这就提出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问题。先秦时代这方面的探讨,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都值得重视。在这方面主要有孔子学派、老庄学派、墨家学派和韩非学派,他们的见解是很不相同的。一、孔子学派对艺术美的价值的强调孔子认为诗文、音乐是一种反映,可以因之而观物、观风。反映来于被反映物。他说到“尧之为君”,就是因为“巍巍乎!其有成功者”;才“焕乎其有文章!”(《泰伯》)这里的“文章”,就是“成功”的反映。由此  相似文献   

18.
一宗教和艺术,同属于人类社会中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们又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反映。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凝炼的物态化表现,它用生动、典型的具体形象审美地、能动地反映世界,带有积极的因素;宗教则是人类在不可抗拒的必然力量面前一种无能、屈从的意识活动的集中表现,它用所谓“天国”的形式虚幻地、颠倒地反映世界,带有明显的消极因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了。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二十五年时说:“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在这十六年之后,恩格斯又重申了这一看法。①我认为,恩格斯评价《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完全适合我们今天用来评价《讲话》。不应从马克思倒退到费尔巴哈《讲话》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  相似文献   

20.
“社会美”,是相对于“自然美”、“艺术美”提出的,它们同属于现实美,是社会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类社会中的一切美言懿行,即传统的美德,它与一个民族的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是密不可分的。用蔡仪先生的话讲:“善便是一种美,即社会美。”在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意识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