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企业和政府作为消费行为主体,也是节约行为的主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运用各种类型的制度工具,引导个体消费行为和企业生产行为,规制政府消费行为,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消费行为涉及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市场领域,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多重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市场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四种基本制度工具。  相似文献   

2.
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性消费模式要求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适度消费模式要求消费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绿色消费模式要求消费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梯型消费和公平消费模式要求消费行为要有利于缓解稀缺性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3.
消费正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消费正义是当代社会日渐凸现的重大伦理课题,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伦理基础.消费正义的实质是用人类整体理性来反思人类的消费行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主张合理消费、正当消费、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在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消费观,健全利益机制,发展绿色产业,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实现消费领域的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才能发挥消费活动对人类有益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消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居民是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对整个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要达到消费可持续的目标,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根据城镇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把我国城镇居民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划分为消费经济子系统、消费社会子系统、消费环境子系统三个层面.选用熵值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建立规范、合理、公正的制度至关重要.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理念依据.依据社会公正理念建设的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符合"共享"的基本价值取向,能被广大民众所广泛认可并自觉遵循,能够增进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社会公正决定着制度能够具有有效、公平、可行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人们在谈论公正问题时,有时容易将公正与效率对立起来,以为非此即彼。吴忠民在新近撰写的《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认为公正属于更高层面上的事情,其主要意义在于:其一,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基本依据。其二,公正对于效率的生成与促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社会潜能的激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而言,公正的机会平等规则和按照贡献进行分配规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三,公正是社会实现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只有遵循公正的规则,社会的各个阶层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才能形…  相似文献   

7.
吴忠民 《东岳论丛》2005,26(1):22-35
为了保证社会分层结构的公正,为了防止、限制不公正社会分层结构的出现,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公正。根据平等、自由和社会合作的理念依据,社会阶层界域中公正的基本规则应当包括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个阶层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分配)以及互惠互利这样三项重要的内容。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着不少对于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而言是不利的因素。这些不利的因素主要包括:精英社会的误区;较高位置阶层之间边界的模糊;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之间的不平衡;阶层内个体人完整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社会分配的公正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配的公正原则在现实的社会权利关系中,主要体现为社会成员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我国的社会分配不公与转型时期公正制度的缺失有关,初次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是权利分配的不公。社会分配公正的核心是制度公正,要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保障社会分配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林产品可持续消费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产品可持续消费是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的消费。林产品可持续消费不仅要求人们适度消费并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同时也倡导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消费伦理道德观。林产品可持续消费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系统。林产品可持续消费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近期应重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贫困和人口增长问题,远期则应注重林产品的可持续生产问题,尤其应关注无污染及可再生性资源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这一前提下,才能为消费者提供符合要求的林产品,也才能实现林产品的可持续消费。  相似文献   

10.
制度公正属于经济转型制度分析的价值理性范畴。在经济转型实践中,政府介入制度安排会影响到制度公正,即制度的实质公正与运行公正。结合制度公正的两个层面,对中国经验的判断是,政府的目标函数与偏好,直接影响制度的实质合理性和公正性程度;同时,政府权力运作规范和约束的有效性,决定着制度的运行公正程度。从政策导向上看,必须从经济增长型政府转变为社会公正(制度公正)型政府,做到以权利———义务的合理配置为内容的制度实质公正以及在宪政秩序内有效地约束政府权力的制度运行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