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在价值理论上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通常用“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来标定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阶段,并认为代表这两个特定阶段的典型著作,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 许多研究价值问题的同志认为,青年马克思重视人的价值问题,这方面的论述集中表达在《手稿》里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解释中。那么,成熟马克思是否也重视人的价值问题呢?这些同志绕过《资本论》,认为成熟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问题的论述,可以用马克思的《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那条“马克思主义普遍价值概念定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和异化概念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异化概念的演变过程,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最基本线索。这一演变过程推动了马克思从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观点说明历史,过渡到用历史唯物主义说明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3.
持“社会主义异化论”者为了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通常总是极力抬高马克思早期的异化思想。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就是唯物史观,只有异化理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对吗?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不可否认,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和后期一部分著作中都曾使用过异化概念。但是, “异化”的含义、内容及其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论界的一些同志通过各种方式大谈特谈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不仅在经济上存在异化,而且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也存在异化.有的同志甚至把这种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存在不存在异化呢?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谨从异化概念的含义入手,对“社会主义异化论”作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关于社会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歧和争论涉及到许多方面,而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则是争论的焦点所在。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进而对意识形态化和非意识形态化两种思潮的本质进行剖析。社会意识形态概念的涵义有一个历史的演化过程。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使用过“意识形态”概念,但这个概念并非由他们首创。法国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于1796年最早提出“意识形态”概念,本义是指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观念学”。在特拉西看来,“意识形态”属于认识论范畴,它是区别于感觉的一种理性认识。不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一个转变的历史过程.在他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创立实践唯物主义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异化观,一种是处于费尔巴哈派阶段的人道主义异化观,一种是从人的历史存在、人的实践出发产生的异化观.我们要以创立实践唯物主义时期的马克思的异化观来正确理解异化概念,理解异化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异化的历史条件,不应该以马克思还处于费尔巴哈派时期的人道主义的异化观来理解异化.  相似文献   

7.
“异化”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范畴,也是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等同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宣扬只有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中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在国内,关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分歧也较大。因此,明确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特点,搞清马克思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评论蒲鲁东的著作中并没有断定在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之间有一对一的相互关系,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没有断言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马克思说人作为一个心理—物理实体,通过思想构想和文化诸对象来表现他自己这个事实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外在化的过程是人这样一种存在的自然表现。正是在人的精神活力和身体活力的产物否定了或掠夺了人性的完整时,才会碰到疏远现象。马克思对社会规律的分析指出所谓社会规律是从全部的社会发展方向中派生出来的,而这种方向界说了一个特定的社会。一个认为本身只是被自然规律所支配的社会是异化了的社会,这和把自己看作是处于一种他无法自由变动的制度体系的权力下的个人多少有点相似。马克思事实上认为除了一套有关社会学的居间原则的详细说明以外,没有绝对的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社会规律。异化(疏远)问题在马克思比较成熟的学说中出现时,其核心是马克思力图把考察疏远的一切形式归结为经济剥削或异化的“基本”现象的合法性。马克思认为使人的自由的、创造性的精力疏远化的基本渊源在于具有在社会上和技术上组织工作或劳动的性质。在马克思晚期著作中,异化学说是和社会阶级成层学说同一构造的。只有在无产阶级控制了生产资料和工作条件时,自由才变为普遍的,而异化才会消失。马克思解决异化或疏远这问题是基于废除分工、并让工人管理工业作为计划经济的部分。但基于废除一切分工形式的任何社会改革运动却是一种幻想。恩格斯不得不提醒无政府主义者说,社会生活不可能没有结构上的权威原则和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问题普遍显示出理论上的热衷,但其研究与马克思本人的研究大有异趣。本文以马尔库塞为例,试图从研究的角度、对象、方法、结论等方面比较其异化论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思想之差异,以加深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异化的再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英法的一些学者认为异化是马克思思想的关键。这是从马克思早期著作引伸出来的;事实上马克思早就抛弃了异化的概念,而且他对异化的理解也和现代人的理解不同。德国首先提出异化问题的是黑格尔;异化即自我分解为主动我和被动我的二元状态。费尔巴哈把异化归因于宗教和拜物主义,而马克思则把人的异化说成是财产制度造成的;在组织生产时,人成为别人使用的商品,因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来,迷失了自我感。后来马克思觉得“自我”的概念太抽象化,认为唯一的社会现实不是笼统的人,而是经济阶级,所以在《德意志思想意识》中嘲笑左黑格尔派谈“人性”,谈不属于任何阶级、毫无实在、只存在于哲学幻想领域里的笼统的人。在《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序言里,这个态度变得更加明朗了。异化这个问题从此就被马克思置诸脑后。当代在马克思思想里重新发现异化概念的是卢卡契。此外还有克尔凯郭尔和卡夫卡给黑格尔的异化概念加进了宗教内容;而代表德国社会学悲观思想的人,如曼海姆和韦伯,也给予异化概念以新的理智的支持。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则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找寻新的人道主义根据而回到马克思的早期著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社会主义异化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在我国泛滥起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说,主要是由于这种论调是从歪曲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和马克思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引伸出来的,是贴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的,因而颇具迷惑力。因此,对它的失误作一番剖析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异化”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范畴,也是人们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等同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概念,宣扬只有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中才能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在国内,关于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分歧也较大。因此,明确马克思异化概念的特点,搞清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的区别,对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无疑是必要的。异化一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使用,开始于近代欧洲哲学,流行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亨利·列菲弗尔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政治理论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声称马克思主义被“教条化”、“官方化”了,提出既要“继续”,又要“超越”马克思主义;主张从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著作中寻找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源泉,以便“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并加以“革新”。他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解释,并提出:“要按照两条主导线索来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这两条线索就是异化理论和国家理论。”他把“异化”一词看成是“显影剂”和“催化剂”,提倡沿着“异化”这个概念的轨道去探索一切问题。在所有“异化”问题中,他认为政治上的异化是最严重的异化,是“在国家中和在国家帮助下”的异化,  相似文献   

14.
尽管国内学界在马克思哲学的基础是实践这一点上并无多大的异议,但透过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斑驳陆离的解释,一种奇怪的现象凸现了出来:一些看似差异很大并且在学术刊物上经常爆发争论的观点其实是貌离神合的,譬如,以反对“物”本为基础的实践人道主义、“‘类哲学”观点与有些同志从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对实践唯物主义所作的生存论解释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而一些看似一致的观点之间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本质区别,譬如,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概念下,有些同志从存在论的角度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理解为人的自我生成,而有些同志却从现实…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平等”观念只是一种历史的规定,并未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其是否过时取决于人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平等”说到底只是一个前共产主义的概念。当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劳动的异化被历史地扬弃。财富的尺度发生历史性的改变之际,使“平等”和“不平等”及其关系成为问题的问题域本身便被历史地超越和辩证地扬弃了。  相似文献   

16.
价值是异化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或外化,本是黑格尔等人用过的一个概念。马克思在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学说之前,就对这个概念进行了革命的改造,使之成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表述了自己的劳动异化思想。在该手稿里,马克思把劳动异化看作是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异化的基础,他通过分析劳动异化的演进,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社会经济形态的最初尝试。当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篇。马克思一八四四年以后的著作并没有放弃劳动异化的思想,而是进一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我国理论界、美学界和文艺界的某些同志,任意地将“异化”概念普遍化、抽象化,甚至与唯物辩证法完全等同起来。在这些同志看来,“异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永恒的、普遍的现象,似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毫无例外地存在。有的人甚至宣扬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思想领域,都存在着“异化”,文艺也会“异化”;所谓“现代美学”,就是要把“异化”的人解放出来。这种社会主义“异化”现象的存在,好像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其根源就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四这立即引起许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异化果真是一个如此无所不包的批判概念吗?第二个问题:果真如此的话,它不是太含糊笼统了吗?考虑到它已有很长一段历史,它是不是比马克思想要说的具有更多得多的涵义?第三个问题:这样“无所不包的”概念实际能派上什么用处吗?我们能不能译解它、用别的概念来表达甚或根本不用它?第四个问题: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极少提到“异化”,其中一  相似文献   

19.
“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以前已有广泛的运用。大致说来,在近代,卢梭首先加以使用‘,但他只是在极其有限的、狭窄的范围的意义上,即在政治意义上运用这~概念;真正将这一概念泛用为哲学名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三巨头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费希特的异化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纯粹自我’创异化观;黑格尔则是客观唯。已主义的“精神异化论”,他是在唯心主义本体论和辩证法的意义*变用异化概念的;费尔巴哈更前进一步,从入本主义的观点阐述异化观,立足于人性和人类的本质,是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异化论。马克思的异化学说,正是在上…  相似文献   

20.
异化观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一把钥匙。随着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升华 ,他逐步放弃了这一提法。《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异化观的收官之举。在他以后的著作中就很少再提及异化概念。在《形态》中他为这一观点作了最为科学 ,最为详细的解答。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有关异化的产生、前提、根源等问题的解答作了一定的分析 ,并以此来考察当代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