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宁稼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3):22-30
文章认为,六朝之前,中国典籍中“小说”一词所指并非现代文体意义上的小说;而当时含有现代小说文体因素的作品并不具有小说的名称。直到唐代,这两条线才逐渐合拢,形成一个“Y”走势。而六朝正是这个“Y”字形的两条端线分别形成却还没有合拢的时期。鉴于此,对“六朝小说”这一概念的使用,就应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2.
胡明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99-102
王澍(1668—1743)是清代有名的篆书家及金石学家,其理论著述颇丰,于书家评述、碑帖考辨及技法研究多有贡献王澍在其书论中的书体论里强调“瘦劲”、“自然”,堪称杜甫“书贵瘦硬方通神”观念在清代的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吴章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8-12
六朝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引发了思想界关于形神问题的大论争。佛经中的薪火喻内涵丰富,不仅用来比喻形神关系,也用来比喻烦恼、智慧、涅槃等其他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手段,它不断被六朝形神论者引用、发挥,借以阐发各自的思想主张。奉佛者强调薪尽火不灭,主张形尽神不灭;反佛者强调薪尽火灭,主张形神俱灭。薪火喻的运用,在六朝形神论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肖三喜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30-31
南朝宋虞龢《论书表》中曾认为:王献之书法受到谢安的轻视,并且王献之自称书法胜其父。其实,谢安是颇重视王献之其人及书法的,且王献之并没有因为时人对自己的推崇而得意忘形,只是认为自己和其父的书法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6.
唐祖敏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2):39-43
"丽"是汉魏六朝文学观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文学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文章"于原初意义上具有源于"文"、"章"含义的含美特性,文学所追求的"丽"是对"文章"原初意义上含美特性的延扩与发挥,"丽"观念是伴随着文学的自觉而形成并臻于成熟的.汉代辞赋的"铺采扌离文"标志着"文章"观念之趋于明朗(自觉),标志着"丽"观念的初步形成.魏晋曹丕、陆机对文体及其体貌的辨析标志着"丽"观念的深入.南北朝时期,以刘勰及其集大成之作<文心雕龙>为代表,对文学形式美有了全面深刻的探讨,标志着"丽"观念在文学自觉中臻于成熟. 相似文献
7.
藏词法是指藏去经典中某较为熟悉的文句中的本词,用该句中的其他词来表达相关之意。大量地使用藏词法,是在魏晋以后。齐梁时期,尤其是梁代,藏词法的使用达到了高峰。相对于南朝,北朝藏词法的使用并没有形成风气。直至北周时期,也没有太多的文章使用藏词法。藏词法主要用于六朝文章中,尤其是六朝骈文中,已成为六朝文章的一个重要修辞手段。六朝文章之所以大量地运用藏词法,并不只是为了单纯地将一些单音节或多音节词变为双音词,而是为了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是一种避陈取新之道,同时也可使行文简洁,从而使文章产生更丰富的蕴含。 相似文献
8.
徐慧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
在明中期前七子文复秦汉说风靡的背景下,祝允明从与经文的源流关系和经文文质对举、风格兼备的角度对六朝文予以了充分的辩护,提出"文之本体"的概念;其文统观对六朝论的阐述表现出对传统悬绝汉魏高古、指斥陈隋绮靡做法的反感,反之以平览十代和否定四家六家说的开放、多元精神,将备受质疑的六朝文纳入了复古的统绪之中;又以创作实践展示出对六朝文风的偏爱;在前七子派有限容纳六朝文、反"靡丽"说意义向度的对比下,其晚年对六朝文的极力推崇显得有别时流,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六朝时期火灾频繁发生,并具有规模大、破坏性严重、相对集中的特点。火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重了六朝人民的负担,并加剧了六朝生态环境的破坏。六朝时期对火灾的认识尚不科学,但开始注重对火灾的救助和防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书法艺术"化丑为美"风格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这种风格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审美范畴,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追溯书法艺术"化丑为美"风格的发展过程,分析其产生的原由,并对其历史价值作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施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
班固撰《汉书》,为司马迁立了专传《司马迁传》,评司马迁《史记》为“实录”,这为“实录”论立了丰碑。此论包含事、文、义三方面的准则要求:一是“事核”、“事理”,即要求记事真实,善序事理;二是“文直”,“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即传人记事,要求文质相称;三是“不虚美,不隐恶”,即要求传人记事必须达义,美恶如实,不虚不隐,公示于世。班固之“实录”论,承上启下,不只是评司马迁《史记》,还有确立中国史学本体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世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31-34
“趣”是中国书法理论批评视野的重要审美范畴,书“趣”论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书法审美概念,它在汉魏六朝被引入书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得到充实和发展,并逐渐升格为一个书法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论家对“趣”作为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生成等予以了深化论述,“尚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兴局面,体现为一种时代艺术精神和一股艺术审美思潮相别于前朝。 相似文献
15.
马俊青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81-84
书法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包融了华夏民族古老文化的全部内容,而且将这古老而又博大的文化以一种喜闻乐见,又如此简略的形式展示于世人,确实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相比的,是华夏民族聪明智慧的体现。中国书法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从这些传说中,更多地体现出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这种力量才是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16.
王彩芬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453-455
20世纪中国美术史学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著作,滕固的《中国美术小史》就是其中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滕固和他的这本《中国美术小史》从写作背景、内容、方法及特点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进而体现了《中国美术小史》在中国美术史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书法创作与欣赏 ,是凭借一定的临池经验与生活经验进行的。书法以实用汉字为载体 ,它必须接受全民族的考验。不同的欣赏群体对书法的评价可能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 ,它是由不同的经验引起的 ,我们还找不到一种为所有人接受的书法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建林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5):94-96,110
宋代书法家不仅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苏轼重自然,黄庭坚重韵味,米芾强调率意等等。但透过这些不同的表述,我们发现宋代书法理论有一个总的精神,那就是"尚意",这既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书法创作与欣赏,是凭借一定的临池经验与生活经验进行的.书法以实用汉字为载体,它必须接受全民族的考验.不同的欣赏群体对书法的评价可能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它是由不同的经验引起的,我们还找不到一种为所有人接受的书法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20.
周德聪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4):56-61
书法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对它施加的影响,而书法的创新又力图挣脱传统对之的束缚.因此,传统与现代,是互为因果的--传统的当下形态是现代,现代的最终形态是传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