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目的是再现异国的风俗信仰,传达相关宗教文化知识,帮助译文读者了解作品的深层文化内涵。宗教文化具有复杂性、隐蔽性、民族性、专业性等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尽量保留、主次有别、异化为主、形式与内容兼顾、整体把握、注意细节的原则,以求准确、全面、深刻地揭示原作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宗教作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的翻译既是难点也是亮点。本研究从阐释学出发,运用定性研究,分析比较《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汉译本中宗教文化的传译,由此得出三位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原系于译者所处时代的特殊性,个人偏见和自我视域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亡;而宗教文化属于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财富,它将在人类社会中永存。所以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宗教在广泛流传中促使大量的习语形成。基督教是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许多习语来自于《圣经》的人物和故事。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渊源,常引起丰富的联想。翻译时除了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形象比喻、丰富联想及文化特色。本文探讨了源于宗教文化的习语的翻译方法:可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释义加注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化适应性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适应性问题。对文化信息的解码及传递、对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的恰当处理、兼顾语义手段和交际目的、体现“情理”与“文辞”的统一是成功进行文学翻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往往鲜明的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翻译界一直有"译名难于译文"的说法。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对于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语境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文化语境中最难最生僻的宗教和历史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翻译中对文化语境现象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试论宗教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梳理和阐述宗教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对二者的关系和复杂性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将宗教与文化、宗教的文化性等特征放在当代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动态的审视、思考和盐?这是我们研究宗教与文化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深远影响的历史现象.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是解读中华宗教文明的窗口.通过研究其英译本对于涉教信息的译介,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原作的宗教文化信息并予以准确表达才能完成文化传真的任务,最大程度上发挥古典名著活化石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1.
数字语义的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言具有模糊性出发 ,讨论了数字语义的模糊性的存在极其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旨在探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数这类看似精确的词的模糊处理 ,使译文能充分展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英章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学短标题翻译方面的困难。有些英短的翻译仅从字面意义上实行翻译,是难以正确表达其原意的。因为标题的翻译涉及到语言表达方式、化背景以及审美标准等诸方面的因素,是一种直译基础上的意译。所以,对学短的标题翻译,只有深刻理解本土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正确掌握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 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 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难,译成标题既需生动传神、紧扣原作内容主旨,又要力求简洁凝练,还需兼顾译入语文化习惯,更重要的一点是译成标题要有文学性,具有文学审美功能。要做好文学作品标题的翻译,就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而这些翻译原则和方法的制定需要以上述文学作品标题的特征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  相似文献   

16.
汉英两种语言中拟声词都很丰富.它能增强声势和动态方面的描绘效果.对汉语拟声词的英译、翻译过程中词性对等与转换、英汉拟声词的差异与空缺进行了讨论,并用大量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民族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要抓住其民族特点,即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习惯及其心理素质,才能正确地理解一个民族语言的内涵.其具体的做法是,在其翻译中应保留原作品的民族色彩,或采用变通手法进行翻译或舍去原作的民族色彩,以达到正确理解、翻译、运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讨论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虚对实,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的准确语言;以虚对虚,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以实对虚,以精确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等角度探讨模糊语言翻译的方法.在翻译文学模糊语言中,译者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使译文文本同原文一样呈开放性的结构,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去解读,去阐释,从而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