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媒体愈发追求经济利润的市场化进程中,新闻的价值观也正在向利润观靠拢.本文以香港艺人梁朝伟、刘嘉玲举办"千万豪华婚礼"新闻为例,解读"炫富"新闻中的媒体逻辑,剖析其生成原因,揭示其对社会价值干扰的弊害.  相似文献   

2.
浅谈新闻娱乐化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娱乐化的发展促使新闻开始贴近群众生活;然而,过度娱乐化也使不少新闻流于庸俗,带来不良社会影响.所以新闻娱乐化必须坚持一定的"度",即:真实性、遵守基本的法律与道德、追求正确的舆论导向.只有把握好这三方面的"度",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在娱乐化的发展道路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用陈染的<私人生活>来进行论证这样一个观点"意识形态"与"历史性"从未真正地"终结"和"退场",无论作家对它们进行如何的"弱化"、"忽视"、"改写",都很难将"大时代"、"大背景"、"大社会"真正彻底地予以抹去;并在陈染独特的"个人幻想经验"的"重述"中,解析日常生活的政治内容及如何让小说的潜本文成为一则"公共政治寓言"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要"三贴近"的精神运用到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高校实际,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并对这三方面分别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绩效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新闻传播绩效评估的现有方式进行总结、归纳、评析的基础上,借鉴公共管理中的绩效评估理论,在新闻工作"三贴近"的总体目标下,构筑了新闻传播新的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之义、基本途径、政治保障、根本目的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政治媒体化是当今媒体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新闻媒体与政治治理不可分割的关联,政治越来越受媒体的控制,媒体也演变为政坛的"斗秀场".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把制造新闻与政治治理的不可分割性称为"政治媒体化".在政治逻辑下,媒体的所谓客观性、独立和自由、媒介权力的实质等,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媒体逻辑中,大众传媒似乎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第四种权力".渠道畅通的政治表达是社会民主的重要标志,"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政治秩序已经形成.大众传媒可以创造出健康的舆论空间,为更合理的政治决策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范长江对于报纸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是其新闻思想的精髓,这种认识以1942年为界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942年以前,处于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范长江提出了"报纸是政治的工具"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基本的新闻学原理".同时,范长江还提出了报纸的作用在于它不仅是"宣传工具"而且是"组织工具"的理论.1942年以前范长江的报纸三"工具"论为他以后的马列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的公共新闻运动中,媒体让普通民众参与媒体政治议程的设置,由民众设置的媒体议程也就是所谓的"民众议程"。"民众议程"不仅没有产生广泛影响,而且还受到了来自新闻界和学术界的诸多批评。"民众议程"本身确实还存在某些缺陷,但这些缺陷并不都是不可弥补的,新闻界、学术界的批评也不都是恰如其分的,它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愁"作为人们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在宋词中经常得以表现。在具体创作中,词人往往借助某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和情感指向的意象进行传达。本文着重指出"落红"与"幽月"二意象来阐释词人的言"愁"情怀。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英语资料中,我们常常遇到抽象名词,对于这些抽象名词,我们觉得理解它们的意思,却很难用简短的汉语将其意思说明白.本文提出了用转化法和引申法来翻译抽象名词,以及使用这些方法的前提,说明了如何使译文达到信、达、雅.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始终都在"超越"和"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即在"沉默"与"言说"之间:恰如其分地说出可说的,以显示不可说的.这一思路为后世哲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一种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的新的思维方式.认为哲学也并不意味着找到答案以求安宁,而在于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不断地提出新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人之为人的永恒追求,构成了人的价值意义世界,将与人类同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XX门”形式构词的一些词语异军突起,并且频频见诸报端。与以往以“门”字构词的词语有所不同的是,这些词语的语素构成存在强烈的语境差。其实,正是语境赋予“门”字以临时意义。这种临时意义随着语境差的消失最终升级为固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不仅需要中国人民不计前嫌的博大胸襟、中国政治领袖非常的政治智慧和诚意,更需要日本政府的诚意、日本政府和人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19.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