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家友 《小康生活》1999,(11):20-20
蕨菜,俗称蕨苔,又名如意菜,属凤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营养丰富,每100克蕨菜中含蛋白质1.6克、维生素1.3克灰分0.4克、钙24毫克、抗坏血酸35毫克、铁6.7毫克、胡萝卜素1.65毫克、水分86克;蕨菜还可入  相似文献   

2.
春天的野生蕨菜破土而生,散发着清淡的幽香。蕨菜的幼芽、嫩芽有独特风味和较高的食用价值,加之又很少受环境污染,被誉为“山菜之王”。蕨菜不仅口感清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除了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磷、维生素C外,蕨菜中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等,其蛋白质和其他维生素的含量也是一般蔬菜的数倍。蕨菜还含有蕨甙、蕨素、琥珀酸、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痢疾、咳血等病。蕨菜味甘性寒,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化痰等功效,经常食用可降低血压、缓解头晕失眠。蕨菜还可以止泻利尿,其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下…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表示事物的名称也是无穷无尽的。有一些事物还有若干种异名。例如蕨,据陆文郁《诗草木今释》考证,俗名谓之蕨菜、米蕨草;《尔雅》谓之(?)、月尔、(?);郭璞《尔雅》注谓之紫(?);陆德明《经典释文》谓之(?);《说文》谓之(?);《广雅》谓之茈(?);《后汉书·马融传》谓之茈萁;《诗》毛氏传疏谓之柔(?)“广东新谱”谓之龙头莱;《救荒野谱》谓之蕨萁;郝懿行《尔雅义疏》又谓初生者为拳菜,老者为紫厥。又有俗名谓之如意菜者。  相似文献   

4.
蕨菜属凤尾蕨科植物,取其幼嫩茎叶作蔬菜,质脆滑嫩鲜甜可口,营养价值高,每100克蕨菜中含水分86克、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粗纤维1.3克、钙24毫克、磷29毫克、铁6.7毫克、胡罗卜素1.6毫克及维生素 B、C 等蕨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能治风湿、利尿解热、对漫性关节炎、头晕、失眠、高血压等病都有较大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蕨菜,俗名蕨苔,其食用价值很高,被誉为“山菜之王”。现根据我地农民经验,介绍蕨菜人工根茎繁殖法。根茎繁殖法主要有两种:露地栽培和促成栽培。1、露地栽培:可选择坡度在12—18度,土层深厚(40—50厘米)的向阳地为生产地。如果是荒草地可以在头年冬季深翻25—30厘米。亦可选择新  相似文献   

6.
野生蕨菜的采后生理变化及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丰富的绿色保健食品,采后嫩茎品质变劣,营养物质会大量消耗,导致降低经济价值,甚至失去食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野生蕨菜采摘后老化、酶促褐变及黄酮类物质含量等生理变化,以及保持野生蕨菜新鲜品质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并结合开发野生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野生蕨菜需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问题,展望了野生蕨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薛勇 《小康生活》2002,(9):44-44
(1)蕨菜:出土22厘米以上,不开卷的拳状菜。把绿茎菜和紫茎菜分别装筐,及时整理。把长短一致的菜挑在一起,理成6厘米粗的小把,用刀切去不能食用的硬根。(2)薇菜:当叶柄出口18厘米以上时,即可采集不伸巴掌的嫩菜。叶柄卷钩半伸,便开始老  相似文献   

8.
蕨菜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概述蕨菜生活史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蕨菜分株繁殖、孢子繁殖及组织培养等快速繁殖方式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就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彭雪开先生新近出版了散文集<人间烟火>.看过的人都说:"好一本湘东菜谱大全".的确,15万的文字,闲谈漫扯,或东家萝卜,西家芋头;或陇头种菜,野地采蕨.不经意间湘东人的家常便菜、果味零什、风味小吃尽数被作者网罗,俱陈笔下.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返朴归真开始崇尚天然的今天,新鲜、无污染的野菜渐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走上餐桌。目前,野菜身价倍增,吃“野”成了我国各地食品消费的新时尚。 我国野菜种类多达300余种,常见的、营养成分高的就有100余种。生长在田野山区的野菜,由于自然生长未经人工栽培,没有农药污染,为人们提供取之不尽的可食菜肴,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生活和饮食。 如今,我国市场上野菜品种繁多,常见有:叶菜类包括薇菜、蕨菜、香椿、黄连木等;茎菜类:山芹菜、野豌豆、土当归等;根菜类:山竹笋、土茯苓、大  相似文献   

11.
食蕨考     
蕨作为古代常见的野菜,其食用的历史长达三千多年。古人食蕨始于春秋,到唐代得以推广和发展,至宋元进一步加深,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可见,历史时期人们就十分注重对蕨的开发和利用,它具体表现在:蕨的食用部位转变,烹饪方法的增多,药用价值的探究以及对蕨命名的关注等方面。此外,蕨,作为古代常见的一种救荒疗饥的食品,曾发挥了巨大的救济贫民的作用,但由于人们对其的过度挖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保持和培育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Hook)资源,采用室内无菌培养及常规繁殖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不同基质中孢子的萌发情况,同时观察其有性世代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4C左右,适宜的培养基质为腐殖土+河沙(体积比1∶1),萌发率达92%以上.有性世代多为雌雄异株,有性生殖率达90%以上,且有性世代受温度、光照、湿度、pH等因素的制约.复壮幼孢苗的方法经济易行、效果明显,为繁殖、生产鹿角蕨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蕨是一种广泛生长在丘陵山区的天然野生植物。蕨根加工的淀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健胃补脾之功效;对防治中暑、鼻出血、牙痛和痢疾等病效果较好;可酿酒、制作糕点和粉丝,用开水加糖冲泡可当粮充饥,味道很好。  相似文献   

14.
发展自贡盐帮菜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贡盐帮菜是川菜小河帮菜系的支柱.自贡市政府将扶持发展"盐帮菜"写入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为盐帮菜迎来了发展良机.本文通过对发展自贡盐帮菜的意义、有利条件、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自贡盐帮菜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万大山的4个蕨叶蜂科新种:结铗平缝叶蜂Nesoselandria nodalisa Wei sp. nov.和黄肩侧齿叶蜂Neostromboceros xantholimus Wei sp. nov.,隶属于蕨叶蜂亚科(Selandriinae);大窝七节叶蜂 Heptamelus foveatus Wei sp. nov.,隶属于七节叶蜂亚科(Heptamelinae);黑角异齿叶蜂Niasnoca nigroflagella Wei sp. nov.,隶属于长背叶蜂亚科(Strongylogasterin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学院昆虫模式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1.剩菜汤带油的汤、带肥肉的菜等,不能直接倒进马桶。菜汤等含油脂的菜进入下水道,冷却后会凝结成固体脂肪。凝结后的脂肪常常会粘住纸巾、碎屑等,造成严重的堵塞。2.安全套以及其他橡胶产品一般情况下它们很难冲下去。可是一旦被冲下去,它们就会充满空气,挡住水流,导致堵塞。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蕨类植物生态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鄂西神农架蕨类植物进行的专题研究的结果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垂直分布带谱明显,与云南玉龙山相似;生态类型较多;种类丰富,起源较古老,但次生成分突出;地民分复杂,相互交错,但以亚热带成分为主,温 成分也有不容忽视的比重,还有一定数量的势带成分参与其中,这表明成分具有多样发生 并具有热带新缘性;鳞毛蕨科、水龙骨科、1蹄盖蕨科属种优势明显,三科种类占其总种数的高比例炒本地区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属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以恩施自治州不同产地的5种纯天然食用植物花菇、薇菜、蕨菜、莼菜和茶叶为原料,对其锌、汞含量的测定,同时分析评定了恩施州纯天然食用植物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这些样品中Zn、Hg含量分别在(1.000~3.300)mg/kg、(0.015~0.034)mg/kg之间,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瑞 《华人时刊》2009,(8):85-85
去年春天我们全家搬到悉尼定居没多久,我就发现家附近有一座叫罗斯罗的森林。初夏时节,金银花、野夏果、蕨菜尖……这些美味到处都是,可惜老外都不认识,便便宜了我们一家。周末的时候,一家人一起来采摘,金银花晒干后泡茶或是塞入枕头做成花枕;夏果直接洗洗就吃了;蕨菜尖带回家后用开水烫一下做成凉菜或是清炒。后来,为了方便,我们便把屋前的一小块空地整成了一片小花园,里面种上了移栽来的一些果木和花草。  相似文献   

20.
茶事起于何时,向来有不同的观点.《晏子春秋》有“茗菜”之语,很多学者据此认为战国时代便已有茶之事,《中国茶叶大辞典》更是将晏婴列为古今第一茶人.本文利用文字学、词源学、版本学、气候学、地理学等方面知识,对《茶经》、《太平御览》、《晏子春秋》等书中的五段类似的引文进行逐一辨析.笔者认为《茶经》的“茗菜”引文并不可信,“茗菜”当为“苔菜”之误,或《晏子春秋》中并无“茗”或“苔”字,这条语料并不能被用来证明战国已有茶之事.本文还简要分析了先秦可能是茶的有关文献记载,认为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先秦有茶的观点并不可信.本文利用“二重证据法”,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角度分析,认为茶事起于西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