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效能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肇始于美国的一项教育研究,至今已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有效学校研究时期、学校效能与改进时期、学校效能研究国际化和综合化时期。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学校效能研究在研究重心方面沿着"效能→改进→发展"主线发展;在研究取向方面经历了"内部→外部→未来"的转变;在研究方法方面由"单一→多元→综合"不断完善。美国学校效能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为我国学校效能研究提供以下启示:拓展基础理论研究,打破壁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处理好"效能"与"改进"的关系,政策取向、实践取向与理论取向并重。  相似文献   

2.
[摘要]美国农村学校合并一直就是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农村居民及社区争论的话题。合并的支持者从大规模学校的优势以及实用性目的方面积极倡导农村中小学合并,而合并的反对者主要从经济角度、小规模学校的优势以及农村学校对社区的价值三个维度予以否定。美国农村中小学合并出现争论不断的原因,主要在于合并过程中存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合并学区与独立学区各有所长。在激烈争论的背后,应正确认识到学校规模的适宜性以及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应是多元的,但这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中又有根本,相互之间在根本价值取向的统摄之下,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具体地说,我国农村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为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与此同时,兼顾我国农村、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对于农村教育的价值诉求。在体现这一基本精神的前提之下,我国农村各类教育又应适当地体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村级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 文章试图对这种“因改善而消亡冶的现象做出解释,通过对中央政策和县域实践的考察,揭示教育均衡政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之间的关联。 在县域的政策实践中,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冶,产生了政策扭曲,其结果是村级学校的局部改善与整体边缘化,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危机。 文章对教育发展政策中的“硬件偏好冶与“投入导向冶作出反思,引入教育生态的概念,强调树立整体性的政策观,以重建教育生态为核心政策目标,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发展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一体化和我国进入多元文化社会时期,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面临新的选择的情形下,民族教育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价值取向,需要重新讨论和进一步修正.这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形态是确立我国民旅教育取向的现实基础.确立民族教育以民族地区为取向的理论存在误区.民族教育应坚持以民族地区和全国化为共时取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百年历程,经过了初步探索阶段、巩固提升阶段、系统推进阶段,进而迈入新时代全面发展阶段。在百余年驰而不息的接续奋斗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累了“五个坚持”的基本经验,即坚持党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在一脉相承中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坚持国家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相结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继往开来的基础,但还需从现实存在的问题入手,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凝聚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合力、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格局、补齐思想文化工作短板、激发精神文明建设能动作用,由此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研究生骨干培养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骨干培养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与创新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理论课堂提升研究生思想素养,以实践课堂增强研究生道德体验,以交流与反馈机制促进研究生自我发展的三联动培养模式。文章通过系统分析该模式的发展历程、培养体系,从而归纳出价值经验,以期为广大高校探索研究生骨干培养的实践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公民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上看,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立场,坚定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发展方向。从公民教育研究的视角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研究整体上划分为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两大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重视培育公民意识以及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人人成人成才成功,个个适应社会需要促使学生成人成才,既是教育的成功,又是成功的教育,这是学校教育一致性的价值追求。为了实现这一追求,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人人成人成才成功,个个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目标,恪守"进德修技"的校训精神,构建了"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三位一体的"三成教育"体系,在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但乡村学校发展仍面临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小规模及超小规模学校问题凸显、人力资源问题相对胶着、内外治理能力不足、乡村生源弱势状况堪忧。基于合作探索的亲身体悟,借鉴国内外同行研究中破解乡村教育发展困境的思路和经验,提出乡村学校走出困境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在区域教育现代化框架下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盘活资源、促进共享,创新乡村教师流动政策;重点扶持乡村小规模学校,另辟蹊径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底线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尚在讨论之中,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尚需明晰.从发达国家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经验及中国与发达国家呈现出的背景相似性看,中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从学校布局调整目标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不仅是一个空间调整,也是一个教育资源再分配的过程;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实践推进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认知、利益和情感兼顾的过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作为教育意义底线的学生在场、作为公众支持底线的生命安全、作为优先目标底线的身心健康、作为价值观照底线的文化多元,探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返观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其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明显的工具化倾向。“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两种价值误区。回归人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追求,而“教育自身”和“人的生命”是农村教育回归本体价值取向的所指。  相似文献   

13.
1.重视人文关怀 现代高校管理思想充分注意到人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认为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起点和终点,一切由人去管理,一切管理都是为了人。而在知识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人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学校管理当中,就是树立以“教师为本”和“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因为他们是学校管理的主体要素。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理论成为新世纪积极倡导的管理理念,学校教育行政管理同样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和行动指南,使整个学校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更趋合理,达到良性运转。探索“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行政的有效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和效率,对实现教育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激进主义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进主义教育思想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批评,提出了教育的自由选择和“非学校化社会”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公立学校的危机,激发人们探索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为美国公共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并推动了世界各国可选择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为例考察土家族农村地区学校教育的兴起与撤离,学校教育之"兴"为土家族农村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如今的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盲目追求规模效益,不切实际撤销村级学校,导致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成本上升,农民负担加重,农村孩子平等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被剥夺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育观念中,学校管理只是少数领导者的事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通通被排除在管理门外,这种高度集中和全封闭式的管理体制造成大量的管理资源流失和浪费,导致学校管理效能的严重缺失,越来越不适应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校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我校近年来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探索,提出基于全面发展理念的全员参与式学校管理,并从参与式学校管理的背景、内涵、核心理论基础、价值和行动策略五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学校管理必须人本化。学校人本化管理必须坚持学校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的价值取向 ;必须重视人的需要 ,时时处处以激励为主 ;必须在组织设计和规章制度制定及实行等方面充分考虑教师的特性 ;必须把培训和自我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学校价值教育受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深刻影响。自由主义以个体权利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政治中立的立场、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尊重与宽容及对个体自治的强调,深刻地影响着公立学校价值教育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和方法选择。而社群主义为批判地审视自由主义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参照,重新唤起了对社会价值观和个体的社会责任在学校教育中重要地位的关注,使重塑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成为美国价值教育的重要议题,同时社群主义对公民美德的重述也为价值教育提供了一种基于公民品格塑造的路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理论修复和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影响着美国学校价值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美国学校价值教育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在多元政治哲学的变奏中,力图淬炼某种更加具有包容性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人们对教育平等权利的追求,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开始从时代精神、儿童权利、特殊儿童发展、分类与标签效应、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等方面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效能的反思,并在家长推动下,通过立法实践,逐步发展起了以回归主流为主要载体的融合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