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元本位制视角下美国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危机的作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一国之内,它通过各种传染渠道向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蔓延,从而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在现行的美元本位制下,世界经济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贸易账户区、资本账户区格局.美国金融危机通过共同冲击、贸易、金融及预期渠道向其他国家或地区传染,美元本位制成为放大与扩张美国金融危机国际传染效应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传染的货币市场渠道、资本市场渠道、外汇市场渠道的理论分析,采用VAR系统方法对危机的传染效应和传染强度进行检验。研究表明,美国金融危机通过三个渠道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显著的传染效应。其中来自货币市场渠道的直接传染效应显著,来自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渠道的交叉传染效应显著,并且传染效应的持续时间较长。危机通过外汇市场渠道和货币市场渠道对我国货币市场传染效应的贡献度最大。最后提出了应对本次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传染性问题出发,分析了危机的传染途径和影响因素,着重定性地阐述并说明了危机的传染效应及渠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讨了危机传染的内在规律性。论文的最后是基于对金融危机传染性研究所得到的防范启示,指出了金融危机传染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命旺盛现象的复杂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符合行为传播交流特点。文章运用NetLo- go仿真平台,在经典SIR模型基础上,探究城市老年人生命旺盛现象网络结构传染特征,为积极老龄健康治理提供参考。在仿真实验观测中发现,生命旺盛感的传染具有系统延迟性、复杂特征以及级联扩散效应。生命旺盛现象传染率有等于、大于和小于免疫率三个场景,生命旺盛曲线、生命不旺盛曲线、潜在生命旺盛状态曲线均出现四次交点但传播趋势不同。社会网络的初始状态、生命旺盛现象的传染率和免疫率皆影响旺盛传染曲线的达峰时间,传染特征取向不同。研究提示不同强度生命旺盛现象的干预时间和效果不同,因此积极老龄社区的营造需要综合考虑区域老年人群旺盛的比例、特征、最佳干预方式、最佳干预时间等条件。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金融风险传染问题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后危机时代金融风险传染呈现出突发事件的二维性、传染效应的复杂性和传染区域的多元化等特点。针对这些新的特点,本文以国际收支理论为基础尝试构建金融风险传染的宏观分析框架,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经常项目下,金融风险溢出主要依赖于国际贸易渠道,此时国民收入和汇率水平的变动都是影响进出口的重要因素;其次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构成了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渠道。通过比较金融风险传染在国际收支不同项目下的差别,认为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应对资本和金融项目上的金融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相似文献   

6.
石油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最大宗商品贸易,金融危机对国际石油贸易影响甚为深远。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具有“四大新特征”,其影响体现在“六大定律”,对国际石油贸易的冲击大、影响深;石油贸易呈现出国际油价宽幅震荡、石油需求总体疲软、石油企业并购活跃、贸易模式创新加快等新特点、新趋势;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石油贸易的影响,重点路径在进口渠道多元化、贸易方式多样化、运输线路网络化、市场经营国际化和发展战略策略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网络,本研究分析流动性风险在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下的网络传染机制和网络特征。实证表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传染机制具有层次性和反传染性;传染网络在经济繁荣(高阈值网络)时符合无标度特性,在经济衰退(低阈值网络)时符合小世界特性;高阈值网络中多数国有银行易受攻击,低阈值网络中股份制银行易受攻击;股份制银行具有传染性和易感性,并充当传染中介角色。在宏微观审慎监管下,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指标的监测,并同时关注银行外部业务联系,及时监测流动性风险,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并表现出显著的传染性。通过对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成果的分析,指出现有模型存在的缺憾——只强调了金融渠道,却忽视了贸易渠道。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考虑,应兼顾金融危机形成与传导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13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阻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GDP乘积、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但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却为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应加强与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地区)的合作,注意贸易和投资管理措施的协调统一,走创新资产寻求型的投资道路等,以促进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个体网络借贷市场(P2P)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是国家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对E租宝事件导致的新金融业态风险传染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对风险传染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空间层面,重点考察风险传染期间各地出现问题平台的数量差异,分析风险传染影响的地域规律;时间层面,重点研究不同特征平台的交易量指标恢复至风险前水平所需时间,通过平台的恢复期差异来分析风险传染对不同特征平台造成的真实影响。结果发现:经济金融发展水平高,网络借贷行业较为发达的地域,风险传染对其影响较大,当地平台在风险传染期内暴露风险的可能性较高。平台规模越大,人均投资金额越低,平台成交量与投资人数恢复到风险爆发前的正常水平所需时间越短,恢复速度越快,受风险传染影响越小。且从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来看,成交量下降幅度越小的平台,平台规模以及人均投资金额对平台恢复时间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对外贸易促进了东盟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给东盟的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增长下滑。云南省与东盟的贸易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云南省与东盟双边贸易受到金融危机的较强的负面影响,贸易额显著下降。但金融危机对云南省与东盟各国的影响程度不同,云南省与越南和新加坡的贸易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云南省与其它八个国家的贸易受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和阿拉伯国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放慢步伐,而中国经济在危机的影响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为了摆脱危机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方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条件。金融危机对中阿经贸合作的影响主要有:金融危机加强了中阿经贸往来;加深了中阿之间的相互认知程度;推动了对经贸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为中阿贸易合作创造了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阿经贸合作,应充分利用机遇,加快合作步伐;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从互补型向战略型转变;推动合作机制的规范化和市场化;加强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对于中美贸易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货物贸易失衡进行,而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影响双边贸易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对美贸易结构会影响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就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之间开展服务贸易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指出两国的产业分工格局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为双边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服务贸易必将成为未来中美贸易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对北京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旅游服务贸易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宣传意义。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明显,值得关注与研究。分析北京旅游服务贸易规模、主要贸易国和服务贸易主体,可得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金融危机直接造成北京服务贸易出口总量明显下降,已形成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事件影响的第三个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负增长,北京是2008年接待人次超过100万的11个旅游城市中降幅最大的城市,进口总量增长趋缓;其次,主要贸易国的洲际市场不同程度萎缩,尤其是亚洲国家变化明显,以日本、韩国为甚;第三,服务贸易主体受不同程度冲击,尤以航空企业和高档酒店明显。金融危机影响旅游贸易的规模发展,北京旅游服务贸易总量呈现"U"字形走向。对此需出台开拓国内市场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DCC-GARCH模型对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发达股票市场对八个新兴股票市场(智利、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中国台湾地区、泰国和南非)的金融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发达股票市场均对新兴经济体市场存在明显的传染效应,且这种传染性具有显著的持续性。此外,由于各新兴市场宏观经济基础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危机期间发达股票市场对其传染效应也存在着差异性,发达股票市场对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的传染效应较弱,而对智利、南非和墨西哥的传染效应则较强。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世界100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贸易伙伴关系。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只有在巩固传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才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目前中国出口企业面临贸易摩擦强度逐步加剧,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成本上升导致竞争优势削弱,面临国际市场压力上升等新挑战。出口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面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和劳动力的操作水平亟待提高等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突破核心技术,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加大服务贸易、文化贸易的出口力度。  相似文献   

17.
厘清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有助于理解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来源。构建汇率波动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渠道影响金融稳定的研究假说,并用3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汇率波动通过上述三个渠道影响金融稳定的作用大于两者之间的直接关系,且通过资本流动和资产价格影响金融稳定更加强烈,而贸易渠道相对较弱。因此,应注重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避免汇率波动通过资本渠道冲击国内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