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史前陶器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及其时空意识进行了探究。文章不仅从史前人们的时空观、宇宙结构与史前时空意识、史前时空意识与史前陶器及建筑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与时空意识进行了思考,同时还将甲骨文的字例与史前陶器密切结合,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古代宇宙观念的起源与时空意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近十多年来考古新发现的五十多座史前城址不是中国五六千年文明史的证据,而是中国文明漫长起源期的历史反映。仰韶时代的初现的城市代表了中国文明的萌芽与奠基,龙山时代繁盛的城市是文明即将诞生的标志。夏以前的中国不是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3.
东周陶器在造型上,栩栩如生的仿生造型使器物富有生活气息。而传统的几何造型更是由抽象、规范走向纤细、玲珑;纹饰上,纹样装饰的写意性、象征性减弱而写实性增强,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性图案普遍盛行。而绘画、雕塑、漆艺等多种艺术技法的综合运用,点、线、面的娴熟把握,使得陶器纹饰与造型妙合无垠,相得益彰。东周陶器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对美的自觉追求,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东周陶器在造型上,栩栩如生的仿生造型使器物富有生活气息,而传统的几何造型更是由抽象、规范走向纤细、玲珑;纹饰上,纹样装饰的写意性、象征性减弱而写实性增强,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性图案普遍盛行。而绘画、雕塑、漆艺等多种艺术技法的综合运用,点、线、面的娴熟把握,使得陶器纹饰与造型妙合无垠,相得益彰。东周陶器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对美的自觉追求,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5.
从聚落考古学的角度认为 ,中国史前尤其龙山时代有相当数量的城址当为中心或次中心聚落 ,集中体现着当时社会政治变革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史前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龙山时代已逐渐形成了以筑城建国为基本特征的“王国”林立局面 ,从而为夏商周王国联盟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史前文明“一元发生”论与“满天星斗”论的提出 ,文章在分析了新时期考古、科研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史前文明部族、方国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融聚轨迹的阐述 ,从而得出中华民族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的“多元一体”论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7.
8.
大众传播与媒介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文化影响包括高雅文化、平庸文化和通俗文化。传播媒介不仅要发现和推介高雅文化,而且要描写和评价平庸文化,表现和阐明通俗文化,满足社会公众之多样化的文化期待。要实施媒介文明工程,阐释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特质,传递雅俗共赏的文化成果,传播富有韵味的文化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论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为媒介生态的文明构建提供了一种更为广阔的思维与视野。媒介生态文明是一种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以自身文明状态实现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实现媒介、人类、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媒介伦理形态。媒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应着力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信息通畅,多样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平等相待,正确认识的媒介生态环境;理念形成,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  相似文献   

10.
陶器时代为我们保留了大量关于触觉的文化“文本”,它们不仅构成了中国史前艺术研究的对象,同时也促成了中国早期华夏审美意识的发生,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中国史前艺术“触觉”问题的思考。在陶器时代,人的触觉认知方式不断得以凸显,手成为触觉重要的认知器官;陶器的材质、工艺、器型、纹饰及功能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触觉特质;彩陶的绘制工具、纹饰、器型、功能,也都具有触觉特质。触觉与触觉性问题的提出及其探讨,为中国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提供了视觉认知之外一种较为独特的视角、路径、观念或方法,因而有可能获得对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全新体认。  相似文献   

11.
史前可以说是文明前的“文明”,虽然是文明前的“文明”,却不妨碍它也产生美,大量的考古材料证明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传统、史筮合一传统、阴阳和合传统、礼乐和合传统和意象合一传统等诸多审美传统均肇始于史前。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认识到原始宗教、巫术对史前人类的艺术创造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时,很客易犯将这一作用扩大化、绝对化的毛病,忽视了艺术创造者本身的审美自觉所产生的力量。其实,审美与非审美的因素总是处在一种混合状态中的。所以在与中国原始陶器上那些朴稚然而极其绚烂的纹饰照面时,我们不免首先会被凝固在器壁上的那种暗涌着的强大的原始生命的喜悦所深深打动。可以说,象形纹饰几何化以及几何纹饰繁化的道路,也就是陶器制造者们审美自觉的过程.正是在对美的把握与创造中,他们获得了生命存在的诗意与狂喜。  相似文献   

13.
江淮地区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是当时该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考古材料,以史前重要遗址为例,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略作探讨,梳理史前玉器功能的演变规律:玉器被大量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礼仪性用玉的逐步形成;玉器成为宗教活动中执事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时,江淮地区开始了文明化的漫长进程,玉器在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一,墓葬中出土大量玉器并形成了祭坛,这是氏族社会从神权开始向王权过渡的重要标志;其二,大型中心聚落遗址的出现,可以视作该地区从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对研究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文明的起源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三,大量玉礼器的存在,不但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更孕育了礼制文明。  相似文献   

14.
江淮地区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是当时该地区史前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考古材料,以史前重要遗址为例,结合历史学研究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略作探讨,梳理史前玉器功能的演变规律:玉器被大量用于祭祀和宗教活动;礼仪性用玉的逐步形成;玉器成为宗教活动中执事人员的重要辅助工具。由此得出如下结论:在距今约五六千年时,江淮地区开始了文明化的漫长进程,玉器在该地区文明化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一,墓葬中出土大量玉器并形成了祭坛,这是氏族社会从神权开始向王权过渡的重要标志;其二,大型中心聚落遗址的出现,可以视作该地区从氏族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对研究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文明的起源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三,大量玉礼器的存在,不但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更孕育了礼制文明。  相似文献   

15.
伊尼斯的传播理论提出了媒介影响文明的两重范畴:时间-空间偏向和口头-书面偏向。他认为,建立在传播基础上的比较政治视野比那些仅仅考虑生产或宗教关系的研究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社会的兴衰。历史被占支配地位的媒介划分成不同的发展时期,这些媒介把信息记载和转化为一定的知识体系,而一定的知识体系又与既定政治社会的权力结构相匹配。媒介和社会的互动造成了传播的偏向,传播的偏向强烈地影响了该社会的文化定向。透过传播的偏向,我们不仅可以辨识文明的特性,还可以预断文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文明历史演化的大时空和长周期看,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城市与乡村作为人类文明全部演化信息的携带者,就像阴阳两极构成的太极一样,他们之间是一种不可分离、不可替代、生克制衡的平等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公平性,不仅表现在人类文明演化过程中两极交替演化的规律,还表现为两极之间生克制衡的平衡关系。农业文明时代是携带着乡村文明信息充分显化时代,也是东方文明鼎盛的时代,近代以来是城市文明信息充分显示的时代,也是西方文明复兴走向世界的时代。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失衡、南方与北方失衡、物质与精神失衡、农业与工业失衡、科技与文化失衡等一系列阴阳失调的危机,都与城市与乡村失衡密切联系。从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城乡两极文明的新关系,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必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能够担当起对有巨大惯性的世界城市文明走向进行校正使命的国家是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能是单纯城市文明复兴,只能是在中国乡村文明复兴中,重构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城乡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乡村有大乾坤,乡村文明复兴是事关人类文明的天下大事。  相似文献   

17.
历来新媒介的发现、改进、发展都使得色彩的表达有了不断拓展的空间.文章列举了不同时期媒介发展与画面色彩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各油画大师的色彩原创性和材料媒介相关性的方式,以期更深刻地领会格林伯格的"艺术即媒介"说.  相似文献   

18.
媒介性是媒介的根本属性,是一种“通过……而……”的动态指引结构,依据现象学方法分析媒介,会看到身体是媒介性的源初也是媒介性结构的本体,从而可以说是由身体出发,延伸出各式各样的媒介,使媒介以及技术得以演化。在当前的传播学研究中,媒介性提供了一种动态的视角去反思传统观念中的媒介,并指引着我们认识媒介与身体的关系,从而在理解人的基础上去理解媒介,去发挥媒介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媒介的逻辑     
人们往往同时用“数字时代”与“图像时代”一起命名我们这个时代。这一穿越抽象、具象、可见、不可见领域的奇特的双重命名,正是因为今天的数字——虚拟媒体已经成为最抽象之物与最逼真之物的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虽然是传媒界理论和实践的共识,但在认知和实践上出现了一定的误区,融媒时代尚未表现出它应有的形态来.分析媒介融合存在的概念不清、相互矛盾等理论缺陷,探讨媒介融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展望媒介融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