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合法性、利益相关者和声誉的角度,以2012—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但存在异质性,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在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同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国际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中可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被投资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行为,是公司金融与智力资本领域间交叉研究新议题。以中国2010—2015年间A股高科技公司为样本,利用采集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情境中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 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更显著; 较之处于较低不确定程度环境中的企业,机构投资者对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企业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更强。研究还发现,在成长期、成熟期企业中,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较在衰退期企业中更显著; 与民营企业相比,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企业的智力资本信息披露存在更强的抑制效应; 机构投资者对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抑制效应存在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环境中,但不存在于激烈竞争环境中。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引导、督促机构投资者发挥积极治理的负责任的大股东作用,上市公司也应注重资本市场的信息需求,积极主动地增加智力资本信息供给。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9—2011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及其持股比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不仅不能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还可能产生不利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但是,当机构投资者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时,或者在没有重仓持股情况下的相对长期持股行为,反而表现出不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汉语词汇学理论,利用“类词缀”特征的文本分析方法建立了企业转型升级词库,并对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测度;以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转型升级信息披露水平与机构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且分析师预测分歧发挥加剧抑制作用的调节效应;进一步明晰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对异质性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不同影响,从转型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企业市场价值的中介作用及其脉冲响应,揭示了转型升级信息披露影响机构持股的转型升级绩效不佳的替代机制、市场价值反应的滞后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机构投资者持股、董事会治理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董事会治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能否起中介作用,即机构投资者能否通过影响董事会治理而对盈余管理产生抑制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介入对后一期的董事会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后一期的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和董事持股比例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会规模和董事持股比例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董事会会议频率和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有显著正向影响;董事会规模、董事会领导权结构和董事持股比例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投资人认知差异视角,实证检验其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公司比,持股比例高的公司综合收益具有更高价值相关性,说明机构投资者能更有效认知综合收益信息,不同类型投资者的认知差异对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存在显著影响。而在其他综合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上,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与其他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净利润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并没有显著提高模型对企业价值的增量解释能力。对于解释综合收益价值相关性不同结论的原因,规范引导机构投资者发展,持续完善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列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2003—2019年持有A股上市公司股票为样本,基于投资组合视角研究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意愿受到投资组合影响,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不会显著增加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相反,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会显著增加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机制检验显示,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通过增加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企业,非国有和公司治理水平低的企业中非监督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以投资组合为研究起点,探讨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非对称影响,为证监会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治理、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遏制企业“脱实向虚”趋势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本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分析师跟踪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的分析师跟踪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进而降低“脱实向虚”风险,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其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分析师跟踪的作用效果系通过缓解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实现;拓展性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作用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不足,相较于被动型机构投资者,主动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市场化治理机制研究,对于我国大力发展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队伍,积极引导金融服务回归实体经济具有一定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投资者情绪和信息不对称两种路径考虑企业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探究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信息的披露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披露可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而社交互动可以缓解这种负向作用。路径检验发现,一方面,企业信息的大量发布,引起投资者情绪的极端化,产生非理性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大量信息的冗余加大了投资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提高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在情绪与信息两种路径综合作用下,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考虑社交互动具体影响机制时发现,社交互动的调节作用亦来自两种影响的叠加,一方面,投资者之间的社交互动会缓和极端情绪;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使得噪声信息更多,投资者提取有效信息难度上升,加大了信息不对称程度。研究结果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规范与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地履行财务信息披露责任,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稳定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显著抑制了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实地调研则强化了上述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信息环境、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技术问题型和非技术问题型财务重述行为、欺诈型和非欺诈型财务重述行为均有抑制作用,但实地调研仅强化了对非技术问题型和非欺诈型财务重述行为的抑制作用。因此,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入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相关制度,从而形成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11.
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的重点,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起着关键作用。基于201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抑制了雇佣冗余,缓解了雇佣不足和解雇过度。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是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密集度则对两者关系无显著影响。因而,吸引优质机构投资者、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市场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今的国情下,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中国实施QFII制度的影响,在短期内能增加国内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量,提高国内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比重;在中长期可以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素质。为更好的引入外国机构投资者,应当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信息披露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绩效期望落差影响管理者的搜索动机和冒险能力,进而会改变企业的行为决策。选取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绩效期望落差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绩效期望落差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较大时仍进行大额现金分红主要是出于降低企业的股权融资难度和留住现有投资者的目的;绩效期望落差与现金股利分配之间的“U”型关系在高盈利能力、拥有较多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因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再融资制度的规范,增强对异常派现企业的监管,并积极引导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沟通;企业应注重增强自身发展韧性,及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绩效期望落差水平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笔者以2002-2008年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处罚的311家上市公司及其非违规的配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及回归分析的方法,从股权性质、处罚方式及对同行业的冲击方面研究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市场反应和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违规处罚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市场反应,民营上市公司的负向反应更为强烈;民营及受处罚较重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因处罚公告而受损失的程度更大;同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也难以幸免。  相似文献   

15.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秉承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盈余平滑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维度,考察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不同属性盈余平滑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抑制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促进信息属性盈余平滑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较差、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要加快建设机构投资者体系,发挥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以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机构投资者的不同持股特征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机构投资者与控股股东股权力量对比较弱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整体的力量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督,而大型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大型机构的持股比例与持股权重对关联交易没有产生显著的作用,同时表现在大型机构之间持股的差异度、集中度对关联交易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短期资金支持长期投资的期限错配现象普遍存在于企业中,成为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2013—2020年中国深交所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调研等数据,对企业投融资及期限配置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投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改善了企业投资,激励管理层进行更多长期投资;在融资端,机构投资者调研部分缓解了融资约束问题,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短期借款,但仍然无法有效支持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长期借款。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调研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借款来部分满足正常投资需求。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以及有基金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机构投资者调研使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配置更为合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对机构调研质量的监督,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从而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和评价,增加信息有效供给和监管供给,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是推进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市2009—2015年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促进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发现,相比于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相关制度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为企业加强自身信息披露建设、政府推进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学术界对其能否促进企业创新长期存在认知分歧。本文立足于我国“十四五”时期高度重视机构投资者发挥经济功能的现实场景,以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不相关行业的极端收益事件作为其专注度的外生冲击,从机构投资者分心的视角深入考察我国市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对企业创新具有负面影响,从新的视角证实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具有推动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分心导致机构投资者弱化对管理者的监督,进而诱发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以及放纵管理者的懒惰行为是导致前述影响的潜在渠道。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或良好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有助于缓解上述负面影响;监督型和长期型机构投资者的分心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但作为专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能够快速调整注意力,从而避免对企业创新产生长期负面影响。本文不仅为理解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补充了来自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证据,而且为新时代我国监管层进一步引导市场力量助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7—2016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即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还进一步考察了终极控制人性质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的绩效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