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多年来学术界有很大争论。由于文献不足、理解各异,一时还难作出定论。最近,在党的“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起。我从经济史研究角度提出的初步看法是:西周总的说来不能算作封建社会,而应属于奴隶社会的范围,西周初期在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中,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后来在奴隶社会里逐渐产生了封建制的萌芽,到西周末期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已有相当的发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何景成 《社会科学》2020,(10):157-163
礼仪文化是西周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其影响已渗透至西周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西周时期,商品交换已经较为活跃。从物品商品化发展角度来看,由于不同物品在礼仪活动中所发挥的功能不同,其商品化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玉器、皮幣等用品而言,西周礼仪文化促进了这类物品的商品化发展;而对于青铜礼器而言,礼仪文化则抑制了其商品化发展。这显示了礼仪文化对西周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西周到秦汉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是问题最多的。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之不能解决,主要的?结就在於对这时期社会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中国历史学者对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郭沫若先生认为春秋以前是奴隶社会,战国时期才进入封建社会;范文澜、翦伯赞先生等认为从西周以来中国就进入封建社会了;侯外?先生认为西周春秋战国都是奴隶社会,秦以后才进入  相似文献   

4.
师玉梅 《殷都学刊》2003,(4):102-104
西周铜器铭文能否作为研究西周音系的材料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这一时期铭文的构字 (主要是形声字 )、用字 (主要是假借字 )是否含有方言因素。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文字的传承与传播特点 ,以及这一时期的铜器和铭文特点、文字自身发展的阶段特点等几方面的分析 ,说明西周铜器铭文构字及用字很少有方言的体现 ,可以用来研究西周音系。  相似文献   

5.
现在大多数历史学者,都主张商代属于奴隶社会,但也有一部分学者判定殷商尚未进入奴隶社会,而处于原始共产社会末期。主张殷商为奴隶社会者,对于商周历史的分期,也持有一些不同见解。例如有人认为,商初奴隶制度就很发达,有人则认为盘庚在位前后,殷商的奴隶制度才成熟起来;有人认为,商末封建经济因素已经萌芽,为西周过渡到封建社会准备了条件,有人则认为商代和西周都属于奴隶社会阶段;更有人把奴隶社会的下限移到两汉,从而认为商代尚处于奴隶社会的前期。因此关于殷商社会的性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开始用铁的时代问题评胡适派的史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杨宽先生写了一篇从新估定中国用铁时代的论文,他主张西周时代已经应用铁器,他用这个说法来证明西周已进入封建社会。我个人对於中国古史分期的看法是和杨先生不同的,但是我很赞同他所说的西周已经用铁的说法。自然,西周已有铁器的说法,是有利於西周已进入封建社会的说法的。然而我们知道:有没有铁器,并不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分野,因为奴隶社会也可以使用铁器。所以我赞同西周已有铁器的说法与我本人对於中国古史分期的说法,并不相冲突。固然我也承认:西周已有铁器的说法,是替西周已进入封建社会的说法解除了一个极大的困难。正同范文澜先生不否认东周奴隶数量巨大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样,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的承认西周已有铁器。不但西周已有铁器,我还要进一步主张殷代已有铁器。  相似文献   

7.
卿事(士)考——兼论西周政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制是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时期的卿事(士)在王室政权机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对卿事进行溯源析流之考察,以揭示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特征,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西周政体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杨旸 《北方论丛》2012,(2):14-17
西周时期,中国文化经历了从"尚质"、"尚鬼神"到"尚文"的变化与整合过程,这一过程是从自为到自觉,是逐渐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的过程。从文德的政治理念到具体的生活规范,从礼仪的道德化和社会化,再到人们对这种生活的自觉追求,"文"风习俗养成,"文"已成为西周社会的有机部分。西周文学发生以及发展演化的背景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用西周金文和古代文献,探讨了与西周法制有关的三个问题。西周时期的罚金实即赎刑制度,现代意义上的罚金最早流行于西汉;西周金文中“中史”的职掌是书写和保存簿书,主要偏重于司法档案的管理,是属于《周礼》中士一类的司法官;铭文中“”字,是一个法律用词,读为“谳”字,该字的出现,表明读鞫判决制度滥觞于西周。  相似文献   

10.
在西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人的主体性意识已经觉醒。西周人文精神觉醒的深层表现是周人极为可贵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源于周人从立国到灭商后面临的艰难处境,其中含有重要的敬德与保民思想。礼乐作为一种宗教仪典形式,并延伸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行为规范,在西周建立之前的夏商时代就已形成。伴随着社会生活领域人文精神的觉醒,西周的礼乐文化价值重心已由崇尚自然和天命鬼神向礼乐文明演进,并具有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和调整人际关系的政治道德功能。西周后期,礼逐渐实现了转化,并因此而成为西周文化的重要表征。这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基础。西周时期形成的人文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周学校教育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古文献记载似较前代为详。尽管《礼记》、《周记》诸文献所述,难免掺杂了不少汉人的附会推论,不可尽信;但其中毕竟透露出一些真情实况;而出土的西周铭文,更为研究西周教育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资料。因此,如果能够将古史文献和铭文二者结合起来,互为印证,慎重考察,则对于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轮廓,或即不难辨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和中国通史有密切关系。经济史可以有自己经济范围内的分期标准,但属于五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类型的分期,不能也不应和通史两样。因此,中国通史关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划分问题,经济史也认为是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应该重视和应该进一步研究解决。目前史学界对古史分期问题,又展开了争论,关键集中于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学术月刊》1960年第九期杨宽同志在“论西周时代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中提出一种新的看法,“认为西周还是和殷代一样,主导的生产关系是奴隶制,奴隶主贵族及其国家奴役着大批的生产奴隶,但由于社会发展极端不平衡,有较多地区原始‘村社’残余形式被保存下来,被奴隶主及其国家利用,改变为奴役和剥削单位,使农民实质上奴隶化,和生产奴隶受到相同的奴役和压迫。”我的看法和杨宽同志不同,认为西周和殷代不一样,西周不是奴隶社会。我所根据的材料是极普通的,且属于常识范围,看法是一般传统的看法。这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提出来和杨宽同志商榷。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东岳论丛》2012,33(7):86-89
西周初年的分封诸侯,带来了中国学术史上的第一次官学下移,即西周王室的学术下移到了诸侯国.这在分封鲁国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分封鲁国在中国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它为西周时期的史官之学注入了新的因素,使西周时期的史官之学较之夏、商时期的史官之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次,它为春秋以来邹鲁(搢)绅之学及孔子儒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艳 《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15-218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对音乐的论述多从政治、伦理、哲学等层面综合阐发音乐的意义.周公建立初期,建立了严格的礼乐制度,并在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音乐教育学校.中国美学思想理所当然是以西周的哲学观念、礼乐文化为胚基而生长发育的.这使中国美学充满一种易准天地、弥纶大道、参赞化者、契合真宰的生命精神,充满一种生气贯注、蓬勃旺盛的生命动力.在西周时期的音乐教育制度中透露着对生命个体的关怀,教育中显露出西周时期审美理想的追求.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音乐教育制度、审美意识以及和现当代音乐教育的联系进行简述,旨在从西周时期的音乐制度中梳理出处于萌芽阶段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论西周王朝政府的僚友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金文中的"僚"和"友",是不同身份的两类职官.其中的"僚"是指担任副职、负责辅佐正职管理职事的官员;"友"则是指一般的属吏,这类属吏通常是由官长的同族兄弟担任.在西周时期,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形成了正职、副职和属吏的三级科层结构,反映了西周行政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科层化和政事的日益繁复.  相似文献   

16.
一、从战国土地制度谈起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些同志完全否认中国与亚细亚生产方式有过瓜葛。他们认为,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属于奴隶社会,三代以后则是封建社会,而出现过奴隶制社会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也有的同志认为,如果说中国古代具备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一些特征的话,那也只是指西周或西周以前的时期。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楊寬同志在最近发表了“論中国古史分期問題討論中的三种不同主張”(見本年八月九日《文汇报》一文),富有启发性。他辨明了“民”、“庶民”、“庶人”的身份不是奴隶,“井田”制度是“村社”土地制度,是我完全同意的。尽管如此,看起来我們之间对分期問題还是有分歧的。目前还不知道他的分期意見如何,应等待他的全面主張发表以后,經过仔細研讀,再作全面商榷。在本文中,我仅能就楊文所涉及的若干理論問題,提出个人意見,請楊寬同志和讀者指教。过去,我对古史曾有一些誤解,也利用本文可能涉及的地方,进行自我批判和更正。 楊同志的文章,粗粗一看,很令人惊訝,他既否定了西周是封建領主制社会,又否定了西周是古代东方型的奴隶社会,更否定了西周是典型(希腊、罗馬)奴隶制社会。讀了以后,使我徬徨无主,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世界史上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嗎?西周是不是原始社会或資本主义社会呢?显然不是,那怎么办呢?幸而楊同志在結語中說:“西周該是奴隶制社会”,这才使我心上一块石头落了下来。但既說西周是奴隶社会,却又認为西周既不是古代东方型,又不是古典奴隶制型,在我們看,是很难說通的,就从这里談起罢!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才思想是在对人才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人才质量标准、选拔使用、培养提高等方面形成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从而在全党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邓小平人才思想是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人才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人才是管理之宝,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如果说,奴隶社会财富的标志是奴隶的数量,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是土地的数量,近代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是资本的数量,那么现代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是知识和能力,也就是人才。人才成为国家、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即使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雄称霸,御敌卫国,争相招贤纳士,人才的争夺也是十分激烈的。“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既是对当时历史现状的生动写照,亦表明了人们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各家各派的人才思想争奇斗艳,层出不穷,其中墨子的人才思想尤为丰富,独具特色,于今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 一、“贤良之土”的标准 关于人才,墨子有多种表述,如“贤良之士”、“国  相似文献   

20.
“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世界各个文明古国古代哲学的发生,都遵循 着这一人类认识发展的共同规律。但是,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宗教形式会产生出特点各异 的哲学,这也同样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宗教,是直接从原始宗教演 化而来的反映宗法奴隶制社会现实的宗教,经过西周的宗教维新,它的典型形式就变成了天 命论。西周天命论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理性精神,因而,它是中国古代哲学发生的最初 根源。同时西周天命论和春秋无神论思潮的特点也先天地规定了中国古代早期哲学的一些思 维特点和理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