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199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约有500余万人。但如果把国有企业1500万至2000万的下岗、富余人员也计入失业人口,当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大约在7%左右。而且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后几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从1995年至2000年,这六年中,全国失业职工将达到2130万人,其中,富余人员将分流到社会上的有450万人,终止劳动合同人员有1080万人,破产企业职工也将有上升势头,失业职工将以平均每年355万人的幅度增长。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好失业问题,已成为实现“九五…  相似文献   

2.
控制失业率,几乎是所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所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下岗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曾专门召开再就业工作会议,力求较完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人们发现,下岗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国企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工作日趋复杂,要解决这一系统工程,有必要对我国当前下岗失业问题作以探讨和深入研究。一我国目前存在下岗失业问题的原因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曾几何时,中国在理论和宣传上是不存在失业的。“人人有饭吃,个个有…  相似文献   

3.
1988年,我国失业率为2.1%。这是我国首次由官方宣布的年度失业率,也是建国以来正式用“失业”代替“待业”的开始。 以上失业率仅计算城市中的公开失业人口,并不包括滞留在企业中的“隐蔽失业”人数。据有关专家估计,由于企事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中属于“在职失业”人数约占职工总数的15%~20%,全国约为2000万至3000万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镇失业率:2.4%(1992年)、2.6%(1993年)、3%(1994年) ●我国失业救济人数:30万(1992年)、90万(1993年)、180万(1994年) ●1994年底,我国城镇需就业者预计达1100万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困扰社会的城镇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我国劳动力参与率高、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增长中结构不平衡是造成目前城镇高失业率的三大基本原因。提出有效地改善失业现状的途径, 一是加速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 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要进行调整; 三是开辟再就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虑,目前找国的失业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原在企业工作,因企业减产,停产,破产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的职工;二是找不到工作的新增就业人口;三是涌进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此外,全国企事业单位还有富余人员1500万。隐性失业率达到10%。伴随着经济运行机制的进一步改变,各种原因出现的失业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如果失业人员缺乏生活保障,将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况且,我国的失业率已超过两位数,属于失业严重型,因此,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已成为经济运行机制中刻不容缓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失业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仿佛是一个很遥远也很陌生的名词。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经济体制中原有的弊病日益显现,失业也就不可避免地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成为大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解次失业问题,为两三忆人口重新打造饭碗,已成为国家的当务之急。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经济理论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统计部门所公布的3%左右的失业度仅为城镇登记失业率,若再计入农村失业以及城镇的未统计失业和在岗失业,中国的失业度则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研究就业问题,首先要对中国的失业总量…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伴随着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施,国家对企业资产重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城镇职工下岗与再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去年李鹏总理在接受埃及《金字塔报》副总编时指出,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员达600多万,失业率3%。98年初,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有、集体及三资企业中累计下岗职工已占职工总数的20%。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发展不仅影响到城镇下岗职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新的社会焦点。“失业”作为一个名词已逐渐被公众所发现,进而熟知。造成失业的原因有多种;既有人力资源的快速增长的自然原因,也有一些社会原因。下面就失业问题提出如下观点:一、我国失业问题在未来20年内将经历三个阶段1.在未来3-5年内失业人数将持续高速增长。2.5-10年内失业人数将居高不下,但增长缓慢。3.10-20年内失业人数将逐渐恢复合理水平。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假设之上的:(1)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正由衰退和萧条期向下一阶段过渡。()预计政府将在近期出台对国有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失业率连续攀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1986—1996年十年城镇失业率总共上升1个百分点,而1997年一年就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31%,失业人数580万。1998年5月底失业率33%,又比上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失...  相似文献   

11.
劳动部就业司司长张小建最近对《瞭望》、杂志记者说,今后几年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目标是:在“九五”期间,力争使城镇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不充分就业率减少到5%,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失业者和就业困难群体问题:在农村,力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将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实施“再就业工程”。今后我们将逐步建立“范围覆盖全部职工,费用由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失业率统计指标变化对测度失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长期以来缺乏一个和国际接轨的失业率统计数字,就业与失业的真实状况并不能通过科学的统计指标反映。目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失业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可是,2005年我国统计年鉴上公布的城镇失业率4.2%,它实际上很难反映中国真实的失业水平,因而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家统计局从2005年11月开始进行“调查失业率”的抽样统计。本文阐述国际上其他国家是如何测度失业率的和对比两种测试失业方法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托达罗模型和周天勇修正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实际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两个关键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工资的上升会加重城市失业;劳动力转移成本的下降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失业率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城市实际失业人数在最大失业人数点之前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增加,在最大失业人数点之后随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而下降,城市就业部门的扩大能够内生地解决城市失业问题。因此,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统计局关于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中使用的一个“新”词——失业。 “待业”一词,大概属于我国的“专利”,发明于何年,启用于何时,难于考证,可以说是相当久远了。直到去年的统计公报还是这样表述的:“全年城镇新安排就业700多万人,年末城镇待业率为2.3%。”今年则不同了,有关内容改为这样表  相似文献   

15.
海外     
欧委会拨款6.2亿欧元,资助法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近日,欧委会运用“青年就业安排”资金,启动第一次行动计划,帮助法国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法国将收到来自“青年就业安排”和“欧洲社会基金”共计6.2亿欧元的资金用于那些青年失业率超过25%的地区的失业青年再就业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失业问题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殊困难:落后的生产力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庞大人口基数;国有企业吸纳新就业劳动力的数量将逐年减少;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将面临“社会代价”和“企业代价”的两难选择;在经济体制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经济效益与保持社会稳定的两难选择;劳动力市场发育滞后;社会承受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弱。要正确认识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为了减少失业的消极作用,必须研究适度社会失业率的运行轨迹。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把解决失业问题的有效做法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城镇失业人数达1200万人,这种现象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情况有很大反差.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具  相似文献   

18.
以“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高失业率”和“一些失业者不愿从事低薪工作”两个现象为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失业背后的权力因素。在这两个现象的背后,是劳资之间权力的失衡:经营者能够利用不受约束的权力解雇工人,压低就业者的工资,压低到就业者不能接受的地步。因此,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存量失业的层面,需要政府干预经营者的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失业。  相似文献   

19.
失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人们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保持适度失业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把所有劳动力都安排就业,会造成隐性失业,助长懒汉思想,影响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把我国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各方面改革的深入,现有失业保险制度的缺陷逐步暴露,呈现“重生活保障,轻就业促进”的局面,导致其主要功能未充分发挥,失业问题较为严重:实际失业率较高、失业人口和就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