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初与你结识,你还是个孩子。温顺乖巧的你时常依偎在我怀里,亲昵地抚摸我的脸颊。我的伤心总会使你落泪,你的快乐时常让我开怀。在你的爱抚和善解人意里,我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处女作,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塔拉在极端的原生家庭影响下,遭受心理创伤,陷入自我迷失,通过自我努力摆脱了旧日的心理桎梏,解放了心灵,在痛苦的涅槃中实现自我重塑。本文运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对主人公塔拉原生家庭遭受的创伤,再凭借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最终实现创伤复原进行详细的解读,旨在揭示原生家庭对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遭受创伤的个体通过自我构建积极地寻求创伤复原、实现自我重塑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你说你"分布在"X+‘你说你’+(Y)"语境中,X表示言语交际中听话人实施的动作或发出的话语,Y表示说话人对X的认识、评价或要求;说话人的主观态度Y是对听话人X的负面评价。"你说你"具有话语提示、话题转接和话题评述三种话语功能,话题评述即"你说你"标示说话人对听话人言行的否定和责怪是其核心功能。"你说你"的形成经历了从"截断块"到"认知情态结构体"再到"话语标记"的过程,是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你说"、负面评价和人称代词"你"等是"你说你"形成和产生的诱因。  相似文献   

4.
安徒生童话中有很多都是悲剧性,如《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论文通过这些童话体现出的悲剧色彩,来解析这些悲剧童话产生的根源,同时对这些悲剧童话的审美特性进行了观照。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作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结合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背景,以贯穿全文的流行音乐为依据,特别是一代巨星鲍勃·迪伦的音乐对于故事情节的作用以及同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尝试从全新的角度解释少女康妮为何要跟随陌生来客阿诺德·弗雷德走出家门的原因。实际上,阿诺德·弗雷德是康妮在流行音乐刺激下产生的幻象,代表着其潜意识中的各种渴望;康妮的出走,归根结底,是在响应自己的渴望和需求。  相似文献   

6.
《小姐你早》是一部以“中国女性意识觉醒”为主旨的长篇小说,但作品中以复仇为主线的情节和围绕三位女性展开的“意识觉醒”却忽略了“女性意识”的社会性别和社会意识特征,混淆了人物的个人意识、等级意识、自然属性的性别意识等与“女性意识”之间的根本区别,从而导致人物意识的悖论性和“女性意识”的迷失。  相似文献   

7.
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沉沦和本真是两种绝然不同的生存状态,代表权威和规范的“常人”使前者成为日常生存的一种基本形态,而使后者成为一种非常态的变体。《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康妮一度屈服于常人的压力,但在雉鸡的感召下,她找回了迷失的自我。康妮从孤寂隔离到与情人合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从被物化的沉沦状态到追求个性完整的本真的历程,而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动物则诱发和见证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灵与肉的分离、绝望的反抗、文化的隐喻三个层次,把康妮和菊豆两个悲剧女性形象置于具体的文化背景下,对她们的命运进行探讨,认为她们的悲剧是文化酿造的苦果  相似文献   

9.
马丁·布伯通过“我—你”、“之间”、“对话”等概念的建构和“关系本体论”的建立,弥合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中“我”与“他者”的裂痕。“我—你”、“之间”、“对话”恰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反映了布伯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对构建当代“以人为本”的对话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你的杰作     
《阅读与作文》2011,(4):1-1
试想一下……你!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你,不管是过去或是将来,都不会有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在历史上和宇宙中,你都是独一无二的。哇!停下来好好想一下,你要强于万里挑一、亿里挑一,甚至是兆里挑一的。  相似文献   

11.
论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悲剧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徒生在其代表性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等作品中表现出一种对于悲剧情节的沉溺。本文从安徒生自卑心理的发展的角度,并运用阿德勒补偿心理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超越了自卑的骄傲,替代完满爱情的崇高理想,于不完满中找寻完满,这就是安徒生童话的悲剧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为你写诗     
刘东伟 《可乐》2011,(1):53-53
爱上你,就爱上了秋天,就懂得了所有的爱,经历考验,更能耐久。你看那满树的叶,霜打后,经红的。经红的秋天,我是如此深情地爱你!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社区》2009,(33):40-41
迷失的女孩 小女孩一个人在街上玩,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怎么也回不了家,便大哭起来。警察走过来说:“好孩子,你哭什么,回家去吧!”小女孩哭着说:“我迷路了,找不到家,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14.
顾城是当代诗坛颇有争议的一位诗人,其诗歌创作体现出天真的童话理想,他始终在构筑自己迷幻的童话王国。自然、生命与女性情结是顾城童心构建与固守童真的最重要的因素,他对童话理想的追寻最终也由迷恋走向迷失。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十分优秀的男人来到你面前时,你会觉得那就是你心中的首选,还是你有点配不上他?现在我告诉你,你配得上最好的人。第一,不管这个男子是如何来到你面前的,亲戚朋友介绍还是小圈子聚会,抑或是某种特殊的场合,都至你面前的,亲戚朋友介绍还是小圈子聚会,抑或是某种特殊的场合,都至少证明:他离你的生活并不算远。如果是介绍相识。那么至少在你之前有一个或多个人认为“你配得上他”。否则,他们为什么给你介绍呢?  相似文献   

16.
你在我的梦里不只一次地出现,我想追上你,让你携我飞翔在广阔无垠的海洋上。我要感谢你。因为是你让我拥有了梦想的底气。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我要与你并肩同行。有没有人告诉你,我很爱你。  相似文献   

17.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康妮是资本主义文明束缚下追求真正爱情的英国贵族少妇,《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是封建伦理道德桎梏下有着变态情欲的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她们是个性迥异的两位女性形象。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造就不同的性格,她们同是在痛苦的婚姻下苦苦挣扎,在欲望的压抑中饱受煎熬,虽然都在绝望中反抗,却谁也逃不出悲剧的结局。两位作家通过他们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凸显了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妈。你什么时候回来?”每当我抱着电话问你时,你总说:“快了,过年就回来。”然后我就听见话筒那边嘟嘟的响声。在我的记忆中,你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相似文献   

19.
昨夜梦见属猴的你抚摩着尾巴,说要割下来给我当裤带用。我是说过想要一条真皮裤带,但把猴尾系在腰上,我不忍心。再说你要成了秃尾巴猴,显得老气横秋的,白送给动物园人家都不要。  相似文献   

20.
你是否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一场美妙新奇的童话,是否曾经想象过如果有一天可以跟深爱的人手牵手走在童话的空间里呢?有着爱情的陪伴,即使走在陌生的空间,也一定不会迷路,路人的笑脸也一定会给你带来幸福的感觉。两个人走在新奇的街道上,一定是很美妙的滋味。那么属于你的童话空间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下面的测试为你铺好地图,指出方向,Let's 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